为了将“护理优先、守护至上”的理念贯彻到极致,滨海市喵警警队做出了一项更为大胆和彻底的决定——对光明区喵警大队的功能进行根本性重塑。
鉴于光明区大队是可可和卡卡所属的护理警员队伍主要驻地,且希宇的案例让警队深刻意识到,传统的羁押环境(冰冷、肃穆、充满约束感)对于“希宇式”的患者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二次创伤源。警队高层毅然决定:
将光明区喵警大队内所有的嫌疑人临时羁押室,进行整体改造,转变为专供护理警员使用的“临时陪护病房”。
改造细节如下:
· 环境软化: 移除铁栅栏、硬质审讯椅、束缚装置等所有带有惩戒和禁锢意味的设施。
· 氛围营造: 墙面重新粉刷成柔和的米白色或浅蓝色,安装可调节亮度的暖色调灯光。
· 设施更换: 配备舒适的护理床、软包座椅、小茶几,甚至添置了减压玩具、绘本和播放舒缓音乐的设备。
· 安全考量: 保留必要的监控和紧急呼叫按钮,但所有设施都进行了软包处理,确保患者在情绪激动时的安全。
功能性转变:
· 专属空间: 这里不再是关押嫌疑人的地方,而是护理警员对接手后的患者进行初步情绪稳定、医疗处理、心理评估和陪伴守护的专属安全空间。
· 隔离保护: 将需要特殊关怀的患者与真正的犯罪嫌疑人从物理空间上彻底隔离开,避免他们受到任何可能的惊吓或不良影响。
· 家的感觉: 尽力营造出一种类似家庭病房或温馨休息室的氛围,让患者能在最大程度上放松下来,接受护理和安抚。
配套调整:
· 职能转移: 光明区大队原有的临时羁押嫌疑人职能,全部转移至其他区的喵警大队。这意味着,一旦在光明区辖区内抓获嫌疑人,将直接押送至邻近区域的大队进行临时羁押和初步处理。
· 定位清晰: 自此,光明区喵警大队的定位将非常清晰——它将成为滨海市喵警系统中,一个专注于弱势个体守护、康复和关怀的“安全港”与“庇护所”。
这项改革举措的力度是空前的。它不仅仅是一次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警队价值观和工作重心的一次鲜明宣示:当执法的刚性与人道的柔性发生冲突时,对于最脆弱的群体,他们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当可可和卡卡看到那些曾经冰冷压抑的羁押室,被改造得明亮、温暖、充满关怀时,她们的眼眶湿润了。她们知道,这每一处用心的改造,都凝结着警队对希宇遭遇的痛惜与反思,也承载着对未来无数个需要被温柔以待的生命的承诺。
这间特殊的“临时病房”,将成为她们践行全新守护职责的重要阵地。在这里,淡粉色的身影将用专业与温柔,抚平创伤,守护安宁。这无疑是滨海市喵警警队历史上,最充满人性光辉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