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第十一章 “堡垒”内的温馨与闹剧
随着“内部公开”的时间推移,马嘉祺和张真源的相处模式越发自成一体,而其他成员也找到了在这个“全糖宇宙”中最舒适的旁观(兼捣乱)姿势。
日常九:专属的“充电”方式
高强度行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恢复方式。而张真源最近发现的最高效“充电”方式,名叫马嘉祺。
只要回到宿舍,周围没有外人,张真源就很容易变成马嘉祺的“人形挂件”。有时候是瘫在沙发上,头枕着马嘉祺的腿,让马嘉祺有一搭没一搭地玩他的头发或按摩他的头皮;有时候是直接从背后抱住正在做事的马嘉祺,把脸埋在他背上,嘟囔着“充会儿电”。
马嘉祺总是纵容的。被枕麻了腿就轻轻动一下,被抱着不方便做事就索性停下来,反手拍拍身后的人。
有一次,宋亚轩也累得够呛,有样学样地试图扑到刘耀文背上“充电”,结果两人差点一起摔倒在地板上,引发了一场毫无意义的“谁才是真废物”的掰头。
贺峻霖看着那边鸡飞狗跳,又看看这边岁月静好,摇头感叹:“这玩意儿还挑天赋和对象的。耀文儿,放弃吧,你没那个命。”
刘耀文:“???”
日常十:厨房里的“爱心投喂”
马嘉祺偶尔下厨,受益者从“全体室友”逐渐变成了“张真源和顺便喂饱的其他室友”。
他会记得张真源喜欢的口味,下意识地把菜做得清淡些,或者特意多做一个他喜欢的糖醋小排。摆盘时,最好那块肉、最水灵的那棵菜,总会自然而然地落到张真源的碗里。
“马哥,我也要那个排骨!”刘耀文眼巴巴地看着。
马嘉祺面不改色:“自己夹,盘子没长腿。”
刘耀文:“那为什么张哥碗里就有!”
张真源得意地晃晃脑袋,啊呜一口吃掉:“嘉祺给我的,不一样。”
严浩翔默默把排骨盘子推到刘耀文面前:“弟,靠自己,啊。”
饭后,如果是张真源洗碗,马嘉祺八成会靠在厨房门口陪着聊天,或者在张真源洗到一半被队友叫走时,很自然地接过去把剩下的洗完。
丁程鑫有次想去厨房倒水,看到这一幕,默默退了出来,对客厅众人说:“散了散了,厨房暂时是‘双向奔赴区’,闲人免进。”
日常十一:游戏时间的“特殊规则”
一起打游戏时,某些潜规则也逐渐形成。
比如,张真源和马嘉祺默认是一队。
比如,可以“集火”马嘉祺,但如果你针对张真源针对得太明显,可能会遭到马嘉祺的“重点关照”。
比如,张真源的游戏人物如果“死了”,经常会下意识地喊:“嘉祺救我!” 而马嘉祺的操作往往会立刻变得犀利起来,试图力挽狂澜(虽然不一定成功)。
玩竞技类桌游,抽到队友身份牌时,马嘉祺和张真源之间的默契简直是作弊级别的。一个眼神就能传递信息,骗起人来一唱一和,天衣无缝。
“不行!下次不能再让他们俩抽到一伙了!” 再次被联手做掉的贺峻霖悲愤拍桌,“这游戏体验极差!”
马嘉祺笑着耸肩:“运气好,没办法。”
张真源在一旁点头附和,眼睛里全是狡黠的笑。
日常十二:突如其来的“小醋意”
即使是在内部公开的安心环境下,偶尔也会有点小小的、无关紧要的醋意,成为兄弟们起哄的素材。
有一次,张真源和宋亚轩因为一个音乐上的想法聊得特别投入,脑袋凑在一起看一个手机屏幕,笑了好久。
马嘉祺坐在不远处看剧本,没说什么,只是过了一会儿,状似无意地走过去,把一杯温水放在张真源面前:“喝点水,说了那么久话。”
张真源正聊得开心,很自然地接过喝了一口,眼睛还盯着手机屏幕:“谢谢嘉祺……亚轩你看这个地方……”
马嘉祺没走开,就站在张真源沙发后面,手搭在靠背上,安静地看着他们讨论。
宋亚轩说着说着,感觉后颈有点发凉,一抬头,对上马嘉祺平静无波的眼神,瞬间福至心灵,猛地站起来:“啊!那什么!我好像忘了给刘耀文儿辅导作业了!你们聊!你们聊!” 说完光速逃离现场。
张真源一脸茫然:“嗯?耀文什么时候有作业了?”
马嘉祺这才绕到前面坐下,拿起张真源的杯子也喝了一口水,淡淡地说:“不知道。你们刚才在聊什么,好像很有意思?”
贺峻霖在远处用胳膊撞严浩翔,压低声音:“看到了吗?看到了吗?无形的领域扩张!”
严浩翔深沉点头:“学到了,这叫‘温和地宣示主权’。”
张真源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凑近马嘉祺,笑着小声问:“马老师,刚才是不是有点点不高兴?”
马嘉祺看他一眼,伸手捏了捏他的脸:“没有。只是觉得你讨论音乐的样子很好看。”
张真源的脸一下子又红了,傻笑着靠回马嘉祺身边:“哦。”
【围观群众:饱了,真的饱了。】
在这个被队友们共同守护的“堡垒”里,所有的甜蜜、玩笑、甚至那一点点无伤大雅的小醋意,都成了日常中最鲜活温暖的底色。他们的“全糖宇宙”不仅没有因为公开而变得乏味,反而因为有了更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变得更加生动而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