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这位学生讲完后,老师咳嗽一声接着问道:“你们根据之前我所给你们讲的知识作为基础思考一下,这场战役为什么会打赢?打赢的点在哪里?”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凯尔大帝所处的位置很好,整个帕克肯崔地区就只有两个陆路入口,而且南方的气候适合耕种,相较于北方来说更为富庶。”
“其次约翰公爵的实力恐怖,在与敌军主力作战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既能在敌阵肆意杀进杀出,还能指挥的将军对当时的敌军的士气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如果没有约翰公爵在主力战场的胜利,那么后面埃文斯公爵偷袭敌人的策略也不会成功。”
听到这个回答,这个老师淡淡的摇了摇头。但很显然,这么想的学生不在少数。不少人发出了赞同的声音。
‘这门课到底教了些什么?这哥们儿完全没说到点上啊。不过这也方便我展现能力在克蕾蒂娅眼里提高自己价值了。反正我上这个课就是这目的。’
正当吕思铭准备站起来回答的时候,一个学生站了起来。他穿着一身蓝色长袍,下巴高高抬起,用不屑地眼神看着所有人。
“我否认这位同学的观点,我觉得我们根本不应该去分析这场战役。因为这场战役的指挥真的很烂。”
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毕竟这话相当于否定了书上那些权威的结论。是犯了大禁忌。
顿时有人按耐不住大声斥责到:“你说这场战役的指挥很烂,难道你认为自己比立下赫赫战功的那些将军更有指挥能力吗?!”
那蓝袍学生冷哼一声,随即说到:
“没错!在我看来,这场战役明明可以打的更好!”
“约翰公爵根本不用带兵出关在关外的开阔地与敌人野战,他完全可以依托地形据守在关内,让敌人陷入攻城战的僵局,这样既能减少我军伤亡数量,又能限制敌军骑兵的发挥,其次还能打击敌人,完全没有必要和敌人野战。”
“也就是约翰公爵本身很强,不然出城与敌人野战绝对会被敌人打败,然后顺着关打入南方腹地,到时候即便埃文斯公爵偷袭敌人粮仓成功也无法挽回局势。”
这话听起来好似有些道理,一部分学生变得沉默不语起来。他们不敢去想,因为权威就是权威这种思维早已刻进他们的骨子里。
“虽然前面按照史书的记录照搬是错误且愚钝的,甚至有点不过脑子。但是这不代表你说的就是正确的。”正当蓝袍青年得意时,一直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吕思铭站了起来淡淡的说到。
不等那人翻脸,吕思铭紧接着说到。
“我不是为了反驳你,只是你确实说的有问题。而且不够客观。”
“以当时北伐战役开始时双方的情况来看,似乎刚刚清除了反贼的凯尔大帝并没有叛军那种后备补充兵员和物资补给能力上的优势,所以这场战役注定了不能拖,拖得越久对于北伐来说越为不利。”
“拖到最后最好的结局也只能是靠地势躲在南方,想要再打出去却是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