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值功曹掉沟的那一刻,天庭的警报并未响起。
他不过是在夜色里例行巡界,替天庭清点灯火与人心。谁知凡间的井盖像一口沉默的嘴,忽然把他吞了下去。
他扑腾着从臭水里爬出,正想拂袖而去,却听见耳边一阵从未听过的嗡嗡声。那声音细如密雨,汇聚成千万条看不见的线,织成了一张网——一张在他脚下、却又仿佛笼罩三界的“凡间网”。
他伸手一点,冷光一闪,眼前便展开了一面小小的水镜。镜中,人们正说着他:有人感叹“井盖又没了”,有人抱怨“路灯坏了好几天”,还有人用手指戳着屏幕,把一张照片传遍四方。
与此同时,凌霄宝殿。
玉皇大帝从云榻上醒来,总觉得今夜的星斗有些失序。他推开殿门,银河如练,万神寂然。他垂下目光,第一次看见了那张网。
网在凡间的屋檐下,在巷陌的风里,在每一次叹息与每一声笑里发光。他看见四值功曹的狼狈,也看见那些被忽略的角落:坏掉的灯、坑洼的路、迟到的雨、早来的霜。
玉帝忽然明白,天庭的旧法像一台磨得发亮却日渐笨重的钟,指针仍在走,可已经赶不上人心的脚步。
“张葛许邱四位功曹,”玉帝开口,声音不怒自威,“为何井盖失修?为何路灯失明?”
四值功曹伏地请罪:“回陛下,凡事务须三请六批,臣等奔走多日,仍未走完流程。”
玉帝沉默片刻,转身看向那张网。网中,一个凡人女孩正抱着书本,在黑暗的巷口犹豫不前。他的心像被轻轻揪了一下。
“传旨。”玉帝道,“自今日起,开通‘三界工单’,凡有急难,先办后奏。设‘夜巡专席’,由值夜星官直接调度风雨雷电。”
他顿了顿,又道:“开放‘众仙共治’,凡人可上达民情,神仙须限时回复。天庭不是高墙,是桥。”
旨意如春风化雨,很快吹遍了三界。
天街上,风伯雨师接到了第一道直派工单,连夜为旱田送去甘霖;月下,嫦娥抱着玉兔,在“夜巡专席”上当起了接线生;千里眼顺风耳不再只向上汇报,也开始向下倾听。
四值功曹则被派去做一件他从未想过的事——做“三界工单系统体验官”。他学着在凡间行走,学着用凡人的眼睛去看,用凡人的耳朵去听。他发现,许多看似微小的事,恰恰是压在人心上的石头。
他也遇到过阻力。有些老仙习惯了旧法,对“先办后奏”嗤之以鼻;有些城隍土地抱着旧印,不愿放手。可每当他打开那张网,看见女孩在亮灯下安心回家的背影,看见农人在雨后露出的笑容,他便知道,这场变革并非为了天庭的面子,而是为了那些微弱却坚定的灯火。
数月后,天庭气象为之一新。凌霄宝殿不再只听仙乐,也能听见凡间的烟火。玉帝偶尔也会亲自连上“凡间网”,看那些小小的光点如何汇聚成星河。
他明白,那张网并非天赐,而是人心所织。天庭的权柄,不在于高高在上,而在于俯身可及。
这夜,四值功曹再次经过那条曾经吞了他的小巷。井盖严丝合缝,路灯明亮如昼。他抬头望向星空,看见一颗新星正从天边缓缓升起。
那是“民声星”。它不照天庭,只照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