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流光智爱
本书标签: 现代 

第五章 量产的挑战

流光智爱

流光智爱

第五章 量产的挑战

清晨的阳光透过实验室的落地窗洒进来,照在那枚"共生"系列的原型上,金属藤蔓在光线下闪烁着细腻的光泽。沈知晚站在工作台前,手中拿着放大镜,仔细检查着最新版原型的每一个细节。

"今天有什么安排?"陆行川走进来,看到她专注的神情,放轻了脚步。

"上午我们要和生产部门开会,讨论量产可行性。"沈知晚放下放大镜,"下午则是和几家潜在供应商的技术交流会。"

"听起来又是忙碌的一天。"陆行川微笑,"我已经安排了车,半小时后出发去工厂。"

陆氏智居的精密制造工厂位于市郊,占地广阔,现代化的生产线上,机械臂精准地完成着各种复杂操作。沈知晚和陆行川在生产总监的带领下参观了整个生产线。

"这是我们最先进的柔性生产线,可以快速切换不同产品的生产流程。"生产总监介绍道,"但'共生'系列的工艺要求远超我们以往的任何产品。"

"具体有哪些挑战?"沈知晚问道。

"主要有三个难点。"生产总监指着展示板上的要点,"第一是材料的特殊加工要求,尤其是柔性智能合金的成型和表面处理;第二是微型电子元件的高精度组装,我们需要在极小的空间内完成复杂的电路连接;第三是质量控制,每一件产品都需要同时满足珠宝级的外观标准和电子产品的功能标准。"

"这些问题有解决方案吗?"陆行川问道。

"我们正在研究。"生产总监回答,"但需要时间和资源投入。我估计至少需要三个月的工艺调试期,才能达到稳定量产的水平。"

"时间太紧了。"沈知晚皱眉,"我们计划在六个月后参加日内瓦高级钟表珠宝展,时间已经很紧张了。"

"我会调配更多资源到这个项目。"陆行川坚定地说,"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按时完成。"

下午的供应商交流会同样充满挑战。虽然大部分供应商对这个创新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但当谈到具体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时,很多人开始犹豫。

"沈小姐,您要求的表面处理工艺在珠宝行业都是顶级标准,我们需要引进新设备才能达到。"一家金属加工供应商的技术总监说道。

"我们的微型显示屏可以满足您的技术参数,但批量供货需要提前四个月预订。"另一家电子元件供应商的代表补充道。

"我们的智能玻璃在弯曲状态下的光学性能测试还没完成,大规模应用存在风险。"第三家材料供应商的工程师坦言。

会议结束后,沈知晚感到一丝沮丧:"看来我们面临的挑战比想象中更大。"

"这很正常。"陆行川安慰道,"真正的创新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只需要找到正确的合作伙伴,那些敢于挑战极限的供应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沈知晚苦笑,"符合我们要求的供应商,大多是行业领导者,他们通常不缺订单,为什么要冒险和我们合作?"

"因为这是一个改变行业格局的机会。"陆行川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们不是在简单地制造产品,而是在创造一个新的品类。对于那些有远见的企业来说,这是展示实力的绝佳舞台。"

接下来的两周,团队分成几个小组,分头拜访潜在供应商。沈知晚和陈默亲自前往瑞士,拜访了一家以精密加工闻名的珠宝制造企业。

"我们研究过你们的项目。"瑞士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在听完介绍后说道,"很有创新性,但也极具挑战性。你们要求的公差精度比行业标准高出50%,这意味着废品率会很高。"

"我们愿意承担这个风险。"沈知晚坚定地说,"我们相信,真正的奢侈品值得这样的投入。"

"而且我们的智能模块可以为传统珠宝带来全新的价值。"陈默补充道,"这不仅是一次商业合作,更是一次行业创新。"

瑞士公司的CTO陷入沉思。最终,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冒险的光芒:"好吧,我们接受挑战。但我需要你们的技术团队长期驻扎在我们工厂,共同解决工艺问题。"

"没问题!"沈知晚和陈默异口同声地回答。

与此同时,陆行川也在国内成功说服了一家高科技材料企业加入项目。这家企业拥有世界领先的柔性显示技术,他们的首席执行官被陆行川描绘的未来蓝图所吸引。

"如果你们真的能创造出融合珠宝与智能科技的产品,这将是一个全新的市场。"CEO说道,"我们愿意成为你们的独家显示技术合作伙伴。"

"我们不仅需要你们的技术,更需要你们的远见。"陆行川微笑着说,"这将是一次改变行业格局的合作。"

随着关键供应商陆续确定,项目终于进入了实质性的量产准备阶段。实验室的团队成员们开始轮流驻扎在各个供应商的工厂,协助工艺调试和质量控制。

沈知晚几乎每周都要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周一在深圳的电子元件工厂,周三飞到瑞士监督金属加工工艺,周五又赶回上海参加项目例会。虽然疲惫,但她从未有过的充实。

"你看起来很累。"一天深夜,陆行川在实验室找到还在工作的沈知晚,"已经快凌晨了,你应该休息了。"

"还有几个设计细节需要确认。"沈知晚揉了揉太阳穴,"明天要发给瑞士那边。"

陆行川走过去,轻轻拿走她手中的文件:"工作重要,但你的健康更重要。我们还有时间,不差这几个小时。"

沈知晚想反驳,但看到陆行川坚定的眼神,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吧,就休息几个小时。"

当团队终于完成所有工艺调试,准备开始小规模试生产时,一个新的危机出现了。

"我们的智能玻璃供应商刚刚通知,由于生产线升级,他们无法在约定时间内供货。"采购经理焦急地报告,"至少要延迟两个月。"

"这不行!"沈知晚猛地站起来,"两个月的延迟意味着我们将错过日内瓦展。"

"我已经在联系备选供应商。"采购经理说道,"但他们的技术指标都达不到我们的要求。"

会议室内一片沉默。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将对整个项目造成致命打击。

"我有个想法。"陈默突然开口,"我们可以暂时改用传统蓝宝石玻璃,配合透明显示膜,虽然效果会打折扣,但可以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等智能玻璃供应商恢复供货后,我们再推出升级版。"

"这是妥协。"沈知晚皱眉,"我不希望我们的首发产品有任何妥协。"

"这不是妥协,而是策略。"陆行川说道,"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整体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交互方式,即使暂时无法实现最佳的显示效果,我们的产品依然是革命性的。"

沈知晚陷入沉思。她知道陆行川说得有道理,但作为设计师,她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作品有任何瑕疵。

"或许我们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她最终说道,"给我三天时间。"

接下来的三天,沈知晚几乎不眠不休,查阅了大量材料科学的最新研究,联系了几位大学教授和行业专家。第三天晚上,她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

"我联系到一家日本初创企业。"她在紧急会议上宣布,"他们开发了一种新型透明复合材料,光学性能接近智能玻璃,而且成型工艺更简单。虽然没有大规模应用的案例,但实验室测试数据很有前景。"

"风险太大了。"生产总监担忧地说,"我们没有时间进行充分的可靠性测试。"

"但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沈知晚坚定地说,"我愿意为这个决定负责。"

会议室内一片沉默。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陆行川,等待他的最终决定。

"我支持沈首席的方案。"陆行川最终说道,"创新从来都伴随着风险。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不能在这里退缩。"

一周后,日本供应商的首批材料样品运抵实验室。团队连夜进行测试,结果令人惊喜——这种新型复合材料不仅在光学性能上接近智能玻璃,而且在弯曲强度和耐刮擦性能上甚至更胜一筹。

"这可能是因祸得福。"陈默兴奋地说,"这种材料的加工难度更低,良品率会更高。"

"而且成本比智能玻璃低15%。"财务经理补充道。

沈知晚松了口气,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看来我们的坚持得到了回报。"

一个月后,"共生"系列的首批试生产产品完成。当第一批成品从生产线上下来,运送到实验室时,整个团队都沸腾了。

"它们比我想象的还要美。"小苏捧着一件成品,眼中闪烁着泪光,"我们真的做到了。"

"这只是开始。"陆行川看着满桌的成品,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接下来,我们要让全世界看到我们的创新。"

沈知晚拿起一件藤蔓项链,轻轻戴在自己脖子上。在灯光下,金属藤蔓随着她的呼吸微微起伏,仿佛一条有生命的植物在她肌肤上生长。花苞在她的触摸下缓缓绽放,柔和的光芒透过新型复合材料,呈现出梦幻般的效果。

"它很完美。"她轻声说道,眼中充满了骄傲和喜悦。

"就像你一样。"陆行川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自己的失言,脸上泛起一丝尴尬的红晕。

沈知晚愣了一下,然后微微一笑。在这一刻,所有的疲惫和压力都烟消云散,只剩下成功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日内瓦见。"她说道。

"日内瓦见。"陆行川回应,声音中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在这个灯火通明的实验室里,一个全新品类的诞生故事,正迎来它最激动人心的篇章。而创造这个故事的人们,也正准备踏上世界的舞台,向世人展示他们的创新与梦想。

上一章 第四章 原型测试的挑战 流光智爱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六章 日内瓦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