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智爱
第八章 市场的考验
回国后,"光影实验室"立即投入到紧张的量产准备工作中。日内瓦的成功让团队士气高涨,但每个人都清楚,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我们收到了来自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订单意向。"市场总监在周一例会上汇报,"但各国的法规要求差异很大,尤其是在电子产品认证方面。"
"欧洲市场需要CE认证,美国市场需要FCC认证,亚洲一些国家也有各自的标准。"合规经理补充道,"我们需要针对不同市场调整产品参数,这将增加研发和生产成本。"
"这是进入全球市场必须面对的挑战。"陆行川冷静地说,"我们将市场分为三个优先级:第一梯队是法规相对友好且购买力强的市场,如日本、新加坡;第二梯队是欧洲主要国家;第三梯队是美国和其他市场。"
"我建议我们先在第一梯队市场进行小批量上市,收集用户反馈后再进入其他市场。"沈知晚提议,"这样可以降低风险,也能让我们有时间优化产品。"
团队一致同意这个策略。接下来的几周,实验室与各市场团队密切合作,针对不同国家的法规要求调整产品设计。
与此同时,国内市场的推广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市场团队策划了一场名为"光影之约"的沉浸式发布会,将在上海外滩的一栋历史建筑中举行。
"这将是一场融合艺术与科技的视听盛宴。"市场总监兴奋地介绍,"我们将用全息投影技术展示'共生'系列的创作过程,让观众感受从设计草图到成品的完整旅程。"
"我想在发布会上讲述'共生'背后的情感故事。"沈知晚说,"技术参数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太抽象,而情感故事能让他们产生共鸣。"
"我们还邀请了几位文化名人担任品牌大使。"公关经理补充道,"包括著名舞蹈家李婧、科幻作家周明以及科技企业家陈浩。"
发布会前一周,团队进行了多次彩排。每次彩排结束后,沈知晚和陆行川都会留下来讨论细节,从灯光效果到产品摆放角度,力求完美。
"你看起来很紧张。"一天彩排结束后,陆行川递给沈知晚一杯温水。
"我总是在重要场合前感到紧张。"她坦言,"这次发布会不仅关乎产品成败,更关乎我们能否改变人们对珠宝的认知。"
"你知道吗,每次看到你站在台上介绍产品,我都感到无比自豪。"陆行川轻声说,"你的专业、你的热情,还有你对美的执着追求,都让我深受感染。"
沈知晚抬起头,与他四目相对。在这个空旷的场馆里,灯光在他们之间交织成一道温暖的光桥。
"谢谢你,行川。"她轻声回应,"有你在身边,我感觉更有力量。"
"光影之约"发布会当晚,上海外滩的夜空格外璀璨。历史建筑内,全息投影将整个空间变成了一个光影交织的梦幻世界。
"欢迎来到'光影之约'。"随着主持人的开场白,发布会正式开始。
第一幕是"灵感之源"。全息投影展示了沈知晚的设计草图如何一步步转化为三维模型,藤蔓如何在虚拟空间中生长、绽放。
第二幕是"科技之翼"。陈默带领观众走进"光影实验室"的虚拟场景,展示了柔性智能合金、微型燃料电池和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发过程。
第三幕是"情感之心"。舞蹈家李婧在光影中翩翩起舞,她佩戴的"共生"系列作品随着她的动作绽放出不同的光效,象征着情感的流动与变化。
最后一幕,沈知晚和陆行川一同走上舞台,身后是全息投影形成的巨大藤蔓,慢慢生长、开花,最终形成"共生"的字样。
"珠宝,是情感的载体。"沈知晚对着全场观众说道,"科技,是连接未来的桥梁。我们相信,当情感与科技相遇,将创造出超越想象的美好。"
"这不仅是一款产品,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陆行川补充道,"它代表着开放、包容和创新的精神。我们希望,'共生'能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不同领域的桥梁。"
发布会取得了巨大成功。社交媒体上,#光影之约#话题阅读量突破5亿,众多媒体将其评为"年度最具创意的产品发布会"。
然而,市场的反应并非完全积极。发布会后一周,一篇题为《智能珠宝:噱头还是革命?》的评论文章在业内引起广泛讨论。文章质疑智能珠宝的实用性和保值性,认为其只是"昂贵的科技玩具"。
"这种质疑很正常。"在团队会议上,陆行川说道,"任何创新产品都需要时间被市场接受。我们需要用实际用户体验来回应这些质疑。"
"我有个想法。"沈知晚提议,"我们可以启动一个'光影体验计划',邀请不同领域的创作者——艺术家、设计师、科学家、作家——佩戴'共生'系列一个月,记录他们的体验和创意。"
"这是个绝佳主意!"市场总监眼前一亮,"这不仅能展示产品的实际使用场景,还能创造丰富的内容传播素材。"
"光影体验计划"启动后,迅速吸引了各界人士的关注。著名科幻作家周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他如何用"共生"记录创作灵感的过程;舞蹈家李婧则展示了她如何根据作品的光效变化调整舞蹈动作;甚至有一位心脏科医生用它来监测患者的情绪变化,辅助心理治疗。
这些真实的使用案例,比任何广告都更有说服力。越来越多的普通消费者开始接受这种新的珠宝品类。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一个月后,供应链传来坏消息——日本复合材料供应商因工厂扩建,无法满足激增的订单需求。
"这是个严重问题。"采购经理焦急地报告,"如果材料供应中断,我们的交付计划将受到严重影响。"
"我去日本一趟。"沈知晚立即决定,"我要亲自与供应商高层会面,寻找解决方案。"
"我和你一起去。"陆行川毫不犹豫。
三天后,两人从日本带回了好消息——供应商同意优先保障"共生"系列的材料供应,同时,实验室也找到了两家备选供应商,开始材料认证测试。
"危机暂时解除,但我们必须加快备选材料的认证进度。"回到上海后,沈知晚在会议上强调,"供应链多元化是降低风险的关键。"
那天晚上,实验室的灯光依旧亮到很晚。沈知晚和陆行川站在工作台前,看着一件件即将发往全球的"共生"作品,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我们正在创造历史。"沈知晚轻声说道。
"是的。"陆行川握住她的手,"而我很庆幸,这段旅程有你相伴。"
沈知晚抬起头,与他四目相对。在这个充满创新与挑战的旅程中,他们的关系也在悄然深化。从最初的合作伙伴,到并肩作战的战友,再到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他们的故事,就像"共生"系列本身一样,融合了光与影、艺术与科技、传统与现代。
而这个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