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浩翔选择了一首他自己参与创作、尚未公开发表的歌曲 《褪色》。
这首歌带着淡淡的Urban和R&B风格,旋律线条细腻而富有层次,歌词描绘了记忆中某种逐渐模糊却又无法彻底忘却的情感色彩。
江雨眠仔细聆听着这首歌的Demo,眼神里充满了欣赏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江雨眠“这首歌……很好听,但是感觉……很难。”
她坦言自己的压力。这不是驾驭唱功的技巧难,而是理解并融入那种微妙情绪的表达难。
严浩翔“不用想得太复杂。这首歌的感觉……有点像我们之前听的那个歌单里,那首《星墟》。”
他精准地提到了那个他们共享的、充满小众音乐的私密歌单。
江雨眠“我大概明白那种感觉了……”
练习开始,难点果然出现在情感注入上。
江雨眠的声音技巧无可挑剔,但唱出来更像一个完美的翻唱,缺少了原曲那份私人的、带着呼吸感的叙事性。
一次,在练习主歌部分时,严浩翔喊了停。
严浩翔走到她面前,没有指责,而是用一种引导的语气。
严浩翔“这里,你处理得太干净了。可以试着带一点气声,想象那种……边界变得模糊的不确定感。”
江雨眠轻轻叹了口气。
江雨眠“我好像……找不到那个‘模糊的边界’。”
严浩翔看着她微微蹙起的眉头,沉默了几秒,忽然做了一个出乎意料的举动。
他走近一步,伸出手,轻轻虚掩在她的眼前,挡住了她部分视线。
严浩翔声音低沉,就在她耳边响起。
严浩翔“现在,你看东西是不是不那么清晰了?世界好像蒙了一层纱。试着用这种感觉去唱。”
他的手掌离她的脸很近,近到她能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甚至能闻到他身上的气息。
江雨眠的心跳骤然失衡,脸颊不受控制地泛起热度。
但在这种视觉被部分剥夺、感官却更加敏锐的状态下,她似乎真的捕捉到了那种朦胧的、失焦的情绪,她顺着这种感觉开口。
一曲唱罢,严浩翔放下手。
两人对视了一眼,又迅速分开,练习室里弥漫着一种无声的、滚烫的暧昧。
在讨论歌词的细节时,江雨眠指着其中一句歌词,认真地问。
江雨眠“浩翔师兄,这句‘曾是唯一的色彩,如今褪成灰白’,这里的‘唯一’,你觉得是遗憾更多,还是……感谢曾经拥有更多?”
她在向他探寻创作意图,也是在触碰他内心世界的一角。
严浩翔“都不是。是一种……承认。承认它存在过,也承认它正在消失。不挣扎,也不美化。”
他的解读冷静而深刻。
江雨眠望着他,忽然觉得舞台上光芒四射的偶像严浩翔,和此刻这个沉静地剖析着内心情感的创作者严浩翔,重叠在了一起,更加真实,也更具吸引力。
江雨眠“我好像……有点懂了。”
严浩翔“那把你的理解,唱给我听。”
他们就这样一遍遍磨合,将一首原本属于严浩翔私人的作品,逐渐变成了两人共同的理解和表达。
长时间的练习让人疲惫。
江雨眠偶尔会靠在墙边休息,低头看着复杂的歌词和笔记,严浩翔会默不作声地将保温杯递过去,里面是温度刚好的温水。
没有多余的话,江雨眠接过,杯壁上还残留着他掌心的余温。
她小口喝着,觉得那水温一路暖到了心里。
有时讨论到深夜,两人会并排坐在练习室的地板上,靠着镜子,一起听刚才录制的练习片段,头不知不觉地靠得很近。
严浩翔“这里,你的气声进入得刚刚好。”
江雨眠顺着他的手指看去,注意力却有一部分被他近在咫尺的侧脸和专注的神情吸引。
江雨眠“嗯……”
她的回应有些心不在焉。严浩翔似乎察觉到了,侧过头来看她,距离太近,呼吸可闻。
江雨眠能看到他长长的睫毛和在灯光下格外清晰的瞳孔轮廓。时间仿佛慢了下来。
最终,他只是微微动了下唇角,什么也没说,又转回头去。
那首名为《褪色》的歌,因为他们共同的努力,似乎被注入了新的、鲜活的、名为“此刻”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