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照鱼觉得,杨国中和刘创华两人也算是奇葩对奇葩,只是相比起来刘创华要正常许多了,只是爱约几个朋友一整天泡在商场、美容店里而已。而杨国中就算是五毒俱全纯靠八面玲珑的待人处世和马蜂窝一样的心眼活到现在。
但杨照鱼也没想多久这件事,就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了。反正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就像生米煮成熟饭,再后悔也没用,更何况这是杨国中干的事。
接下来的一个月,杨照鱼的生活近似于循环,早晨去学校,听听课写写题,然后再看会书,教李则天几道题,就又回去看书写题了。每天就是这么浑浑噩噩的过着,他在他的生活中几乎找不到乐趣,只是麻木地学习着,生活着。或许只有与李则天的同窗谊能算得上是不多的亮点吧。
他有时会想到鲁迅的《少年闰土》里的两个小孩,一个是生活在高墙大院里的少年,一个是居住在碧绿瓜田边的村童,“我”的生活经历与闰土截然不同,却被润土所描绘的生活吸引着。
杨照鱼和李则天的童年也是不同的。一个生活在钢筋水泥筑成的高楼大厦之间,只知道书本上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却从来无法用心去体会;一个生活在鸡鸣犬吠构造的乡村田园中,并未仔细看过那些写景的名句,却又心中自有沟壑。
杨照鱼的生活太单调了。他知道各个地区的风俗习惯,可对自己所处的地方的人文习惯也就反限子春节吃饺子一类的了。以至于一个在河边拾河蚌的趣事都是以引起她的兴趣。
期末考试考完,又上了两个星期的课,高一学生们就迎接了宝贵的寒假。
寒假放假的时候就已经快过年了,但一直到大年三十以前杨照鱼家中都只有一个人。
大年三十的下午,刘创华终于拖着行李箱风风火火的回来了。
那天她穿着一件黑色长风衣,头发被染成栗色,烫成羊毛卷,化着淡妆,走路时似乎都能带起一股风,比和杨国中在一起时更加的飒爽了。
而在刘创华的身后,跟着一个穿着浅蓝色新中式棉袄,打扮得十分清甜可爱的女生,看样子也就二十多岁,但不排除保养的好的原因,因为杨创华看起来也不到三十岁。
“鱼鱼,这是你方舟周阿姨,你小学时候见过的,快来打个招呼。”刘创华说。
方舟周与杨照鱼却实也仅限于见过了,连话都没说过,杨照鱼在脑子的信息库里搜索了半天,终于想起方兵周是刘创华的一个好闺蜜,来他家做过客,但那他才上二年级。
“鱼鱼都长这么高了?你儿子长得真帅!”方舟周一笑起来大眼睛有些弯,很天真的样子。
“那还不是我的基因好?幸亏遗传的是我,要是像场国中,那真是完蛋了。”刘创华接着说。
其实这纯粹是睁眼说瞎话。杨照鱼的五官是杨国中和刘创华都遗传了点,整体轮廓却是两人优化后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