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一笑客栈
本书标签: 古代  原创小说  古言   

未拆的药包

一笑客栈

晨光微露,一笑客栈的厅堂里,四人围坐在一张旧木桌旁,中间摊着那本从井底青铜棺中取出的账本——《一笑客栈·终卷》。封皮已泛黄脆裂,边角被井底湿气浸得微微卷起,唯有“终卷”二字,墨迹如新,仿佛昨日才落笔。

沈知笑指尖轻抚封面,迟迟未翻开。苏小蛮端来四碗热茶,茶汤清亮,浮着几片新摘的茉莉花。她轻声道:“喝口茶吧,别让故事还没开始,人先僵了。”

老酒鬼接过茶碗,一口饮尽,咂咂嘴:“我这辈子喝过不少苦酒,也喝过不少甜茶,可从没喝过这么‘沉’的茶。”他指了指账本,“这玩意儿,比井还深。”

糖画老人坐在角落,左手残缺的小指轻轻摩挲着铜勺,目光落在账本上,久久未动。秦郎中则默默打开药箱,取出一包干燥的草药,轻轻压在账本一角,防止它被晨风吹开。

“开始吧。”他低声道,“有些真相,拖得越久,越像毒。”

沈知笑深吸一口气,翻开第一页。

**“永和十七年三月十七,我知我将死。若此账现世,说明机关已启,井已开,而你,我儿知笑,终是来了。”**

字迹苍劲,却微微颤抖,正是沈父的笔迹。

苏小蛮屏住呼吸,指尖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沈知笑继续读下去:

**“一笑客栈,非客栈,乃药庐。我非掌柜,乃医者。二十年前,慈安坊疫病横行,我与苏氏素心——你母亲,共设此庐,以客栈为名,行救死扶伤之实。药资不收,只记于账,谓之‘一笑’——笑病可愈,笑人可活。”**

“原来如此……”苏小蛮喃喃,“我娘……真是医者。”

沈知笑继续读:

**“然,有药不可轻传。疫病之源,非天灾,乃人祸。有人以药控民,以病牟利。我与素心查出真相,欲揭发,却被反噬。素心被囚,我被迫藏身客栈,以账本为记,以井为藏,等待时机。”**

“所以,我娘的镯子,是押在井里的信物?”苏小蛮问。

“不。”糖画老人忽然开口,声音沙哑,“是钥匙。银镯内圈的‘素’字,是药庐的密令。持镯者,可入密室,取药方。”

沈知笑翻页,下一页画着一幅简图——正是一笑客栈的地下结构,标注着“药室”“密道”“井枢”。在“药室”旁,写着一行小字:

**“阿福灶底,第三块砖下,藏有‘解铃散’方。若井铃响,即服之,可避毒。”**

“阿福?”老酒鬼猛地抬头,“那孩子天天熬药,该不会……”

话音未落,阿福端着一盘酱菜进来,见众人神色凝重,挠了挠头:“咋了?我脸上沾灰了?”

“阿福,”沈知笑问,“你灶底那几块砖,动过吗?”

“动过啊!”他笑嘻嘻地,“前日老鼠钻进去,我撬开砖头,塞了包雄黄粉。那老鼠当场翻白眼,可把我乐坏了。”

众人:“……”

苏小蛮忍不住笑出声,又赶紧捂住嘴。老酒鬼拍腿:“好家伙,你这是把解药当老鼠药使了!”

阿福一愣:“啥解药?我就放了雄黄,还能解啥?”

糖画老人却神色凝重:“雄黄克毒,但‘解铃散’需七味药配成,缺一不可。你这一包雄黄,或许救了你命。”

“啊?”阿福瞪眼,“我天天在灶边转,咋了?”

“井底铜铃,”秦郎中沉声道,“不是普通铃铛。它用‘迷魂砂’铸成,长年累月释放微毒,吸入者会渐渐神志不清,记忆错乱。你每日在灶边,离井最近,若无解铃散,早该疯了。”

阿福吓了一跳,一屁股坐在地上:“那我……我咋没事?”

“因为你傻。”老酒鬼咧嘴一笑,“傻人有傻福,毒都绕着你走。”

众人哄笑,唯有糖画老人未动,目光仍落在账本上。

沈知笑继续读:

**“若你读至此,切记:不可轻信‘庙祝’。真庙祝早死于火中,今之庙祝,乃冒名者。他断指非因贪财,乃为取信于我。他守井,非为守约,乃为守秘——秘在铃中,铃在井底,井在心上。”**

“所以……糖画老人不是真庙祝?”苏小蛮震惊。

“我是。”他忽然说,声音轻得像风,“但我不是‘他’。真庙祝是我兄长,三十年前为护药方,被烧死在井边。我接替他,成了‘庙祝’,也成了‘守井人’。”

他缓缓卷起左袖,露出小臂内侧一道焦黑的疤痕:“这是我从火中抢出账本时留下的。我兄长临终前说:‘若有人开井,必是沈家后人。若他读账,必问三事——药方何在?苏氏何往?一笑为何?’”

他抬头,看着沈知笑:“现在,你问吧。”

沈知笑沉默片刻,终于开口:“药方何在?”

“在你手中。”糖画老人指向账本最后一页。

那页空白,唯有一行小字:

**“药方已拆,藏于未拆之包。”**

“未拆之包?”苏小蛮环顾四周,“哪有包?”

阿福忽然一拍脑袋:“哎!我灶膛里还有个纸包!是前日扫灰时发现的,黑乎乎的,没敢拆!”

众人随他奔向灶间。在灶膛最深处,果然有个焦黑的纸包,用油纸层层裹着,边角已被火燎得卷曲。阿福小心翼翼取出,递给沈知笑。

他解开油纸,里面是一张折叠的药方,墨迹清晰:

**“解铃散:雄黄三钱,菖蒲五钱,白芷二钱,远志一钱,茯神四钱,甘草一钱,加井水煎服。”**

而在药方背面,写着两个字:

**“素心。”**

苏小蛮怔住。那是她母亲的名字。

她忽然想起,幼时母亲总在夜里熬药,药香中混着一丝甜味。她问:“娘,药苦吗?”母亲笑答:“不苦,这是甜的,给好孩子喝的。”现在她才懂,那不是甜,是母亲把苦藏进了笑里。

“所以……”她声音微颤,“我娘的药方,一直在这里?”

“是。”糖画老人轻声道,“她没死。她只是走了。带着另一份药方,去了更远的地方。她留信说:‘若我女来,告诉她,一笑非笑,乃心之所向。’”

沈知笑合上账本,望向井口。阳光洒落,井底铜铃静默,仿佛从未响过。

可他知道,有些铃声,一旦响起,便永不消散。

上一章 账本与未写完的算式 一笑客栈最新章节 下一章 灶底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