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的风平浪静,往往意味着暗地里的波涛汹涌。
李默和林薇的“恩爱秀”确实起到了极强的震慑和迷惑作用,让四位攻方暂时按下了明面上的行动。然而,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不会轻易消失。尤其是对于顾云深、江叙这类洞察力敏锐,以及沈哲这种观察力细致入微的人而言。
顾云深的路线是“数据派”。
他动用了些不为人知的权限,调取了李默近几个月的所有工作行程、报销记录、通讯记录(非内容)分析。他发现,在李默“官宣”之前,他的生活轨迹极其简单,基本是公司-家两点一线,没有任何与异性频繁接触的迹象。那个叫林薇的女人,就像是凭空冒出来的。
而且,根据李默的报销记录,他近期并没有任何前往林薇所在城市的差旅记录,也没有大额消费记录(比如给“女友”买礼物)。这不符合热恋期男性的普遍行为模式。
太干净了,干净得有些反常。顾云深看着分析报告,手指在“林薇 首次出现时间”上点了点,眼神深邃。
江叙走的是“人际派”。
他充分发挥了合作方的优势和人脉,旁敲侧击地向李默部门里比较熟络的同事(比如小张)打听。 “哎,张儿,李默这小子藏得够深啊,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 小张一脸八卦:“是啊江总,我们也吓一跳!不过默哥女朋友真的好温柔好漂亮啊!就是感觉……有点眼熟?好像在哪见过似的……” 江叙心中一动:“哦?在哪见过?” 小张挠头:“想不起来了,可能就是长得比较大众脸?啊不是,是长得比较亲切!” 江叙笑着打哈哈过去,心里却记下了“眼熟”这个关键词。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渠道,试图查询林薇在李默所在城市的活动轨迹,却发现除了李默安排的那几次“偶遇”,几乎查不到她任何其他出行或消费记录。一个大活人,难道只在需要“演戏”的时候才出现?
沈哲则是“观察派”。
作为邻居和插画师,他对细节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他回想起“官宣”照片里的咖啡馆,特意去实地看过,那家店客流极大,环境嘈杂,并不像李默营造的那种“岁月静好”的氛围。而且,李默和林薇在超市“偶遇”时,他注意到一个细节:林薇很自然地把一包李默明显不爱吃的辣味零食放进购物车,而李默只是看了一眼,并没有提出异议。热恋中的情侣,会不清楚对方的口味吗?
还有李默的眼神。在和林薇互动时,他看似温柔配合,但眼底深处缺少了一种真正恋人之间的亲昵和火花,更像是在……完成一项任务。沈哲的速写本上,多了几张李默与林薇“相处”时的细微表情捕捉,旁边标注着小小的问号。
周子烨相对单纯,他的“调查”更多是出于本能的不安和失落。
他翻来覆去地看着李默朋友圈里那些“恩爱”照片,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学长笑起来的样子的确很开心,但那种开心……和他平时搞定一个难题、被领导表扬时的开心,好像没什么区别?就是一种“如释重负”的开心,而不是“沉浸在爱情中”的甜蜜。
他还偷偷保存了林薇的照片,利用自己的人脉圈(主要是大学同学和同龄朋友)打听,想看看有没有人认识这个“学姐”,结果却是一无所获。这个漂亮的、温柔的“嫂子”,仿佛没有任何社交痕迹。
四个人,四种方式,却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李默的这个“女朋友”,出现得突兀,存在感薄弱,与李默的互动看似完美却经不起细究。
怀疑如同藤蔓,在暗处悄悄滋长、缠绕。他们按兵不动,不是因为相信,而是在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或者……一个足以撕开这层完美伪装的突破口。
而神经已经放松下来的李默,对这一切毫无所知,正美滋滋地享受着他“骗”来的安生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