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司珩的坦白像一阵清风,吹散了林淮安心头最后一丝迷雾。那些曾经让他感到不安的距离感、沈司珩偶尔的沉默和欲言又止,此刻都有了清晰的答案。他看到的不是一个完美无瑕的精英形象,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挣扎有过去、会脆弱也会害怕的真实的沈司珩。这反而让林淮安觉得,他们之间的距离被真正拉近了。
星耀案的听证会取得关键性胜利后,后续的法律程序虽然依旧繁琐,但压力明显减轻了许多。媒体的风向也彻底转变,开始大量报道星耀科技涉嫌欺诈的细节,以及对恒达律所,尤其是沈司珩的专业能力的赞誉。沈司珩依然忙碌,但不再像之前那样神龙见首不见尾,至少能保证每天回家吃晚饭,周末也能抽出半天时间陪林淮安。
林淮安也搬回了自己的公寓。安全屋的生活虽然安全,但缺乏生活气息。周正和他的同事撤走了,但沈司珩还是坚持在林淮安的公寓楼下增加了安保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生活似乎重新回到了正轨,甚至比之前更加甜蜜和踏实。他们像所有普通的情侣一样,会为了谁洗碗而猜拳,会窝在沙发里看一部无聊的电影,会在周末的清晨一起去市场买菜,然后沈司珩这个厨房杀手试图给林淮安打下手,结果往往越帮越忙。
林淮安发现,褪去精英律师的光环,沈司珩在生活中有种近乎笨拙的可爱。他会分不清生抽和老抽,会把白色的衣服和深色的衣服一起洗染成奇怪的颜色,会在林淮安写作时,像个大型犬一样安静地趴在旁边的地毯上看书,偶尔抬头看他一眼,眼神专注而满足。
这种琐碎平凡的日常,让林淮安感到一种深沉的幸福。
然而,平静之下,并非全无波澜。沈司珩提到的那句“正式介绍给家人”,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虽然当时应允了,但事后回想起来,林淮安心里难免有些忐忑。他通过新闻报道和沈司珩的叙述,对沈建明其人有了一些了解——一个强势、传统、白手起家的商业巨擘。这样的人,能接受自己儿子和一个男人在一起吗?
他没有将这份担忧表露出来,只是偶尔在沈司珩接听来自沈家的电话,语气变得略显公式化时,会默默地观察着他。
这天晚上,两人在沈司珩的公寓吃饭。饭后,沈司珩接了一个电话,走到阳台上去接。回来时,脸色有些微妙。
“是我父亲。”沈司珩坐下,揉了揉眉心,“他看到了关于星耀案的报道。”
林淮安放下手中的书,看向他:“他说了什么?”
“他说……我做得不错。”沈司珩的语气有些复杂,像是意外,又带着点嘲讽,“难得从他嘴里听到一句肯定。不过,他紧接着就问,我是不是还‘执迷不悟’,坚持走那条‘歪路’。”
林淮安的心沉了一下。他知道“歪路”指的是什么。
沈司珩握住他的手,力道坚定:“我告诉他,我的职业选择不会改变,至于我的私人生活……”他顿了顿,看向林淮安,眼神温柔而决绝,“我告诉他,我遇到了想认真对待的人,时机成熟时,会带回去见他。”
林淮安能想象电话那端沈建明的反应,必定不会愉快。他反握住沈司珩的手:“会不会……太急了?我们可以慢慢来。”
“我不想再躲藏了,淮安。”沈司珩认真地看着他,“我想光明正大地和你在一起。我的家人这一关,迟早要过。无论他接不接受,都不会改变我的决定。我只是希望……你能给我一点时间,让我来处理。”
他的眼神里有不容置疑的坚定,也有对林淮安反应的些许担忧。林淮安看着这样的他,心中的那点忐忑忽然就消散了。他笑了笑,点点头:“好,我等你。我们一起面对。”
沈司珩似乎松了口气,将他拉进怀里,下巴抵着他的发顶,低声说:“谢谢。”
几天后,林淮安接到了母亲的电话。他和家里的关系一直很融洽,父母都是开明的知识分子,虽然对他选择写作这条路曾有过担忧,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对于他的性向,他在大学毕业那年就和父母坦诚过,父母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后,也表示了理解和尊重,只是叮嘱他要保护好自己,认真对待感情。
电话里,母亲照例关心了他的生活和写作近况,然后语气自然地问道:“淮安,你最近是不是……谈恋爱了?”
林淮安一愣,下意识地想否认,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和沈司珩的关系,虽然尚未公开,但他并不想隐瞒最亲的家人。
“嗯。”他轻声承认,“妈,你怎么知道的?”
“看你最近发的动态,照片里的样子,眼神都亮晶晶的,和以前不一样。”母亲的声音带着笑意,“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你好吗?”
林淮安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简单介绍了一下沈司珩,隐去了那些复杂的背景和最近的风波,只说他是一名律师,人很好,很照顾他。
母亲安静地听着,然后说:“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人。什么时候方便,带回来一起吃顿饭吧?你爸爸嘴上不说,其实也挺想见见的。”
如此自然而然的接纳,让林淮安的眼眶有些发热。他想起沈司珩那边可能面临的疾风骤雨,再对比自己父母的和风细雨,心里既感到幸运,又为沈司珩感到一丝心疼。
“好,妈,等我问问他时间。”林淮安答应道。
挂断电话后,他给沈司珩发了信息,告诉了他这件事。沈司珩很快回复:「替我谢谢叔叔阿姨。等我处理完家里这边,一定登门拜访。」
看着手机屏幕,林淮安更加坚定了要和沈司珩一起走下去的决心。他的家庭能给予的温暖和支持,他也希望能传递给沈司珩,成为他面对自己家庭压力时的后盾。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林淮安以为生活终于步入平稳之际,一封匿名的电子邮件,悄无声息地躺进了他用来联系读者和编辑的公共邮箱里。邮件的标题只有两个字:「真相」。
林淮安点开邮件,里面没有正文,只有几张附件图片。他点开第一张,瞳孔骤然收缩——那是一张有些年头的照片,照片上是年轻许多的沈司珩,和他并肩站着的,正是苏雯。两人穿着学位服,在毕业典礼上相视而笑,姿态亲昵。这本身不算什么,但照片的角度和拍摄意图,明显透着恋人之间的氛围。
第二张图片,是一份文件的扫描件,看起来像是某种内部备忘录的一部分,提到了多年前那起有“争议”的并购案,用词隐晦,但暗示沈司珩当时的行为“可能越界”,并提到了“利益输送”等字眼,虽然没有任何实质证据,但足以引人遐想。
第三张图片,则是一张近期沈司珩与一位衣着华贵的年轻女士在某个私人会所外交谈的照片,正是那位“瑞林集团千金”赵小姐。照片拍摄的角度极其刁钻,让两人看起来距离极近,姿态暧昧。
邮件的最后,是一行加粗的文字:「你以为你了解他吗?沈司珩的世界,远比你想象的复杂和肮脏。离开他,是为你好。」
林淮安握着鼠标的手,指节微微发白。他盯着屏幕,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这封邮件的目的显而易见,是想离间他和沈司珩,用这些精心挑选、断章取义的“证据”来动摇他对沈司珩的信任。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如果是几个月前,刚刚和沈司珩重逢不久的时候,看到这些,他或许会慌乱,会怀疑。但此刻,在经历了这么多,在听过了沈司珩的坦诚之后,这些伎俩在他眼里,显得如此拙劣而可笑。
他没有删除邮件,而是将其转发给了沈司珩,附言:「收到一封有趣的‘问候’,你看看。」
他选择用这种方式告诉沈司珩——我信你,所以这些,伤不到我。同时,他也想看看,沈司珩会如何应对。这不仅仅是信任的考验,也是他们能否共同应对未来风浪的又一次演练。
几分钟后,他的手机响了,是沈司珩打来的。电话接通的瞬间,林淮安听到的是沈司珩冰冷而愤怒的声音,但那愤怒,显然不是冲着他。
“我知道了。”沈司珩的声音像是淬了冰,“看来,有些人还是不肯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