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读着,先是觉得这场景生动有趣,随即,一丝了悟与甜蜜悄然漫上心头。
那“毛色如雪,机敏灵动”的白狐,不正是在暗喻她吗?
而那“玄青,静踞,目光如电”守护在侧的青狐,分明就是他自己的写照!
他将他与她,化入了京郊秋日的山林野趣之中。他用最含蓄风雅的方式,描绘了一幅 “我与你” 的秋景图。
海棠心中暖意融融,她起身走到画案前,看着自己刚刚完成的《京郊秋猎图》。画中那白马之上的骑者,虽未画面容,但那份孤高清冷,正是慕容策。
她微微一笑,提笔蘸取朱砂,在那骑者前方的枫林深处,
轻盈地点画上了一只回眸的、灵动的白狐。白狐的眼神清亮,正望向画中的骑士,姿态亲昵,仿佛旧识。
海棠刚将那幅添了白狐的《京郊秋猎图》最后一笔润色完成,便听得院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她搁下笔,抬眼便见慕容策的亲卫官舟正稳步走来,手中提着一个雅致的三层朱漆食盒。
官舟夫人
官舟抱拳行礼,将食盒轻轻放在案上,
官舟将军命属下将此物送回府中
海棠含笑示意采薇接过。打开食盒,第一层赫然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蜜橘,个个圆润饱满。
当她揭开第二层时,里面是四色精致的松鹤楼点心:鹅油酥卷酥皮薄如蝉翼,樱桃毕罗馅料饱满,玉露团洁白如玉,还有一碟金丝枣泥山药糕。这些都是京城难求的招牌点心。
最让她意外的是第三层。里面放着一个小小的白瓷冰盏,盏中盛着晶莹剔透的冰糖燕窝,盏壁还凝着细细的水珠,显然是一路用冰镇着送来的。燕窝旁放着一个小巧的银勺,底下压着一张素笺:
慕容策“松鹤小点,聊解馋意。待余亲至,再品新肴。”
她正品味着这份心意,却听官舟又道:
夫人请先用这些。将军特意交代,说让您先尝尝鲜,等他过两日得空回府,再亲自陪您去松鹤楼,将那几样需现做现吃的招牌菜,一一试过
海棠眼底漾开明媚的笑意,她小心地将那幅已经干透的画卷起,用丝带系好,递给官舟:
沈海棠有劳大人,请将这画带回去,告诉将军……就说,点心甚好
官舟双手接过画轴,沉稳应道:
官舟是,属下必定将话带到
他转身离去,步履生风。
待傍晚时分官舟赶回大营
慕容策展开画卷。当那幅熟悉的场景映入眼帘,以及画中枫林深处,那只凭空添上的、灵动机敏的白狐,正与他遥遥相望时……
帐外秋风掠过旌旗,猎猎作响。帐内,这位以冷峻著称的将军,对着画中那只小小的白狐,唇角缓缓勾起一抹极致温柔、无人得见的弧度。
我寄你一幅心中景。
你回我一场画中缘。
夜色渐深,海棠却无睡意。白日里蜜橘的甜香仿佛还萦绕在鼻尖,
她坐在灯下,反复看着慕容策那几封小信,指尖轻轻抚过那几个力透纸背的字,仿佛能触摸到他落笔时的神情。
思念总是在这样的静夜里最是汹涌。 她想起他执笔时微蹙的眉头,想起他练剑时额角滚落的汗珠,想起他偶尔看向她时,那双深邃眼眸里转瞬即逝的温柔。
这些细碎的片段,在分别后的日子里,被她反复咀嚼,酿成了心底最醇厚的酒。
她甚至开始想象,此刻的京郊大营该是何等光景。
他是否也还未安寝?是在烛下研究舆图,还是在校场巡视夜哨?夜风可会穿过营帐,为他带去一丝她院里的海棠香气?
这般想着,她唇角的笑意便藏也藏不住,心底却泛起一丝微酸的怅惘。
原来书上说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竟是这般滋味。
就在这情思缠绕之时,窗外忽然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扑翅声,在这寂静的夜里清晰可闻。
她的心猛地一跳,几乎是瞬间就站了起来,快步走到窗前。
果然是那只神骏的灰鸽,正歪着头,用喙轻啄窗棂,腿上绑着熟悉的细竹管。
这一次,她的动作带上了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急切,小心地解下竹管,取出里面卷着的信笺。
展开的瞬间,她的呼吸几乎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