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雅兑现承诺的速度很快,不过一周,就带着满满两大箱天文科普资料来到了旧物仓。箱子里装着彩色星图、简易天文模型,还有适合孩子看的绘本,她还特意在旧物仓的角落腾出一块地方,摆上小桌子和矮板凳,“天文科普小课堂”就这么热热闹闹地开起来了。
消息传到村里,不少家长都带着孩子来报名。第一堂课那天,小桌子旁坐得满满当当,孩子们手里攥着笔记本,眼睛亮晶晶地盯着苏晓雅手里的月球模型,连大气都不敢喘。苏晓雅拿着模型,慢慢转动,给孩子们讲月球上的环形山,讲月相的变化,老周叔也搬来藤椅坐在旁边,偶尔补充两句自己当年看月亮的经历,林晓则在一旁帮忙分发星图,整个旧物仓都浸在温柔的求知氛围里。
几堂课下来,苏晓雅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孩子——十岁的林小宇。小宇总是坐在最角落,不怎么说话,却每次都第一个到,笔记记得工工整整,还会偷偷在本子上画星图,画得比有些成年人还细致。有一次课后,其他孩子都围着苏晓雅问问题,小宇却留在原地,盯着展柜里周明的观测日记发呆,手指悄悄摸着玻璃,眼神里满是羡慕。
苏晓雅悄悄走过去,顺着他的目光看向日记:“你也喜欢看星星,喜欢画星图吗?”
小宇吓了一跳,赶紧把手里的本子往身后藏,脸颊微微泛红,小声点头:“嗯……我想认识所有的星座,还想知道怎么用天文望远镜看银河。”
“那为什么不跟大家一起讨论呀?”苏晓雅在他身边坐下,语气温柔。林晓也走了过来,递给他一张空白的星图,小宇看着星图,慢慢放松下来,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小宇的爸爸是一名货车司机,常年在外跑运输,每次出发前,都会跟小宇说:“爸爸走夜路的时候,就会看天上的星星,星星亮的地方,路就好走。等你学会认星星了,咱们就一起在院子里看,爸爸给你讲路上的故事。”可去年冬天,爸爸在运输途中出了意外,再也没回来。从那以后,小宇就开始偷偷学认星星、画星图,他总觉得,只要能看清爸爸说过的星星,就像爸爸还在身边一样。
“我把爸爸的旧指南针带来了,”小宇从书包里掏出一个银色的指南针,外壳已经有些磨损,“爸爸说,指南针能指方向,星星也能,我想把星星和指南针的方向记下来,以后告诉爸爸,我认识好多星星了。”
苏晓雅和林晓听着,心里都酸酸的。这时,老周叔走了过来,摸了摸小宇的头,指着展柜里的旧天文望远镜:“以后每周来上课,叔教你用望远镜看星星,晓雅姐姐教你认星座,咱们把你画的星图,也贴在旧物仓的墙上,让更多人看到,好不好?”
小宇眼睛一下子亮了,用力点头,手里紧紧攥着指南针,像是握住了满满的希望。
从那以后,小宇成了科普课堂上最积极的孩子。他不仅认真学知识,还把自己画的星图一张张带来,林晓特意找了一块空白的木板,把小宇的星图一张张贴上去,旁边还附上小宇写的话:“这是爸爸说过的星星,我会好好认它们。”
来旧物仓的人看到这些星图,都会停下脚步。有人会给小宇留言,鼓励他继续喜欢星空;有人会带来自己收藏的天文小物件,送给小宇;还有家长特意带着孩子来,让孩子跟小宇一起画星图、聊星空。慢慢的,小宇变得开朗起来,会主动跟大家分享自己新认识的星座,脸上也渐渐有了更多笑容。
这天课后,小宇拉着老周叔的手,指着天上的北斗七星:“周叔,您看,那是北斗七星,像个大勺子,能指方向!我画在星图上了,还标了指南针的方向,等下次爸爸‘看到’,肯定会夸我的。”
老周叔笑着点头,苏晓雅和林晓站在一旁,看着小宇的身影,又望向天边的星空。她们知道,旧物仓的星空故事里,又多了一段温暖的牵挂——那些藏在星星里的思念,从来都不会消失,会借着科普课堂的光,借着旧物的温度,慢慢变成勇气,陪着小宇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