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他的喜好
我注意到他每次加班到很晚,即使很累,也会坚持喝一杯温热的牛奶助眠,但常常因为太疲倦而忘记。
于是,在一个他加班的深夜,我提前热好了一杯牛奶,在他推开家门时,默默地递到他手里。
他接过杯子时,指尖触碰到我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明显的惊讶,随即化为一种极其柔软的、几乎要将我融化的暖意。
“谢谢。”
他说。那声谢谢,比任何情话都让我心跳加速。
. ⋆ ☆ ⋆ ★ ⋆ . · . ☆
· 无声的陪伴
他偶尔会在周末的下午,坐在窗边的地毯上,安静地看一些晦涩难懂的学术文献。
那是他完全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时刻。
以前,我会刻意避开,生怕打扰。
现在,我会拿上一本自己的书,默默地坐到他对面的沙发上,或者只是挨着他坐下,靠在他身边。
我们不说话,各自做着的事情,但空间的氛围是交融的、安宁的。
有一次,他抬起头,发现我在看他,便对我笑了笑,伸出手轻轻握了握我的脚踝。
那种无需言语的默契和陪伴,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
. ⋆ ☆ ⋆ ★ ⋆ . · . ☆
· 记住他的随口一提
他有一次无意中提到公司楼下咖啡店的贝果很好吃,但总是排长队。
某个周末的早晨,我提前出门,去那家店排了半小时队,买了他喜欢的口味,在他睡眼惺忪地走出卧室时,像献宝一样递给他。
他愣了好一会儿,才接过那个还带着温热的纸袋,眼神复杂地看着我,有惊喜,有感动,最后都化为了一个用力的、长久的拥抱。
“你怎么……”
他声音有些哑。
“我记住了。”
我小声说,心里像揣了一只快乐的小鸟。
. ⋆ ☆ ⋆ ★ ⋆ . · . ☆
· 在他疲惫时,成为港湾:
他项目压力极大,回家后异常沉默,眉宇间是挥之不去的倦意。
我没有像以前那样,因为他的沉默而感到不安或开始自我怀疑。
我只是去浴室,拧了一条热毛巾,递给他擦脸。然后安静地坐在他身边,手轻轻覆在他放在膝盖的手背上。
他没有说话,只是反手紧紧握住了我的手,力道很大,仿佛在汲取某种力量。
过了很久,他低声说:
“就这样,陪着我一会儿就好。”
这些举动,微小,笨拙,甚至有些刻意。
我依然会怀疑,会忐忑,不确定自己做的是否正确,是否足够。
但每一次,我都能从他眼中看到那抹真实的、被温暖到的光芒,那光芒比任何言语都更能安抚我的不安。
爱或许不是一场需要精确计算的等价交换,而是一场笨拙的、相互习得的双向奔赴。
他教会我被爱,而我,正在努力学习如何去爱。这条路或许依旧漫长,依旧会伴随着自我怀疑的阴影,但至少,我已经鼓起勇气,抬脚迈出了第一步,尝试着,走向那片曾经只敢遥望的、名为“陈屿”的温暖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