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包青天之地府审判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包青天  同人 

2章

包青天之地府审判

开封府的三更梆子刚落,后院老槐树的叶子便“簌簌”响了两声。包拯放下手中的朱笔,指尖还沾着阳间卷宗的墨痕——方才他正核阅城郊农户被强占田产的诉状,墨迹未干,便觉一股熟悉的寒气从窗缝里钻进来,裹着淡淡的冥纸香。

“包大人。”

崔珏的声音比往日沉了些,他立在廊下,玄色官袍的下摆沾了些地府的湿雾,手里没持生死簿,反倒托着个巴掌大的木盒,盒面雕着缠枝莲纹,缝隙里隐隐透着金光。

包拯起身时,案头那方“开封府印”又泛起了青气,比昨夜更甚。“崔判官今日神色有异,可是这案子棘手?”

“确是棘手。”崔珏上前两步,将木盒递过来,“这里面是‘骨片’,来自死者张老实的指骨。他是开封城郊的布商,半月前在家中‘失足’摔死,阳间官府定了意外,可他的魂魄到地府时,指骨碎了三块,嘴里只反复喊着‘儿子害我’,却连完整的证词都说不出——他死前被灌了哑药,连呼救都做不到。”

包拯打开木盒,一股极淡的血腥气混着阴气扑面而来。骨片呈灰白色,断口处还留着不规则的裂痕,像是被重物反复碾压过。他指尖轻轻拂过裂痕,只觉寒气顺着指缝往骨头里钻,竟比上次握生死簿时更冷——这寒气里,裹着死者未散的恐惧。

“张老实的儿子,是何许人也?”

“其子名唤张秀,年方二十五,平日里以‘孝悌’闻名乡里。张老实夫妇早年间经商攒下不少家产,前年张秀娶了媳妇后,便一直帮着打理生意,对外总说要‘替父分忧’。”崔珏说着,眉头皱了皱,“更奇的是,张老实死后第三天,张秀就把家里的老宅和布庄都卖了,带着银子去了江南,临走前还请了戏班唱了三天‘孝子送葬’,街坊邻居都夸他孝顺。”

包拯将木盒合上,拿起案头的惊堂木——枣木上的“公正”二字,在烛火下泛着微光。“既是如此,便去看看这‘孝子’的真面目。”

两人往后院槐树走,今夜的月色比昨夜暗些,云层压得低,将槐树枝桠的影子投在地上,像无数只伸出的手。崔珏按了三下青苔,地面裂开的缝隙里,竟飘出几缕暗红色的雾气,比往日的青雾更稠。

“这是‘怨雾’,死者的怨气越重,雾气颜色越深。”崔珏解释道,率先跳了进去。

包拯跟着迈入缝隙,下坠时耳边的哭声比上次更凄厉,有个苍老的声音反复喊着“我的儿”,断断续续,像被掐住了喉咙。他攥紧惊堂木,睁眼时,已站在幽冥审判堂外。

今日的大殿外,竟多了个蜷缩的魂魄——是个穿粗布衣裳的老妇人,头发花白,手里攥着块褪色的蓝布帕子,见了包拯,便颤巍巍地爬过来,“大人,求您为我家老头子做主啊!他死得冤!”

崔珏上前扶了她一把,“这是张老实的妻子,李氏,三日前刚病逝,魂魄一到地府就守在审判堂外,非要等包大人来。”

包拯弯腰扶起李氏,见她魂魄上沾着不少灰尘,想来是在阳间时哭坏了身子。“老人家放心,今日定还你丈夫一个公道。”

进了大殿,黑石案几旁的阎罗已端坐其上,案上的油灯比上次亮了些,暗红色的灯油里,竟浮着几丝黑色的絮状物——崔珏说,那是死者未散的怨念。

殿中跪着两个魂魄,左边的是个老者,穿一身浆洗得发白的布袍,正是张老实,他的右手始终蜷着,指骨处的魂魄隐隐透明,像是断了一般;右边的穿锦袍,面白无须,正是张秀,他见了包拯,非但不慌,还微微躬身行礼,嘴角带着几分得体的笑,活脱脱一副“孝子”模样。

“升堂!”崔珏的喝声落下,鬼差们的狼牙棒敲在地上,震得殿柱上的灰尘簌簌往下掉。

包拯走到侧位坐下,目光先落在张老实身上:“堂下可是张老实?你有何冤屈,尽管道来,本府为你做主。”

张老实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只能着急地比划着,右手蜷得更紧,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掉,落在黑石地上,砸出比上次陈满仓更深的坑。李氏在殿外哭喊道:“大人,我家老头子被那畜生灌了哑药!他说不出话啊!”

张秀脸色微变,却很快恢复平静,对着包拯拱手道:“大人明鉴,家父是因中风失语,不慎摔下台阶而亡,并非什么‘灌药’。家母悲伤过度,胡言乱语,还望大人莫要当真。”

“中风失语?”包拯看向崔珏,“可有证据?”

崔珏取出业镜,镜面漆黑如墨。“大人,阳间官府的卷宗里,确实有郎中的证词,说张老实死前三日曾中风,言语不清。可这业镜,能照出真相。”他指尖点在镜面上,镜面亮起,映出张老实死前那日的景象——

画面里是张家的书房,张老实坐在桌前,手里拿着账本,眉头皱得很紧。张秀端着一碗汤药走进来,脸上带着笑:“爹,您近日身子不好,这是儿子特意为您熬的补药,快喝了吧。”

张老实抬头看了他一眼,接过药碗,刚喝了一口,便皱起眉头,想把药吐出来,却被张秀按住了嘴:“爹,良药苦口,您总得喝了才好。”他的力气很大,张老实挣扎着,手抓在桌角,指骨撞在木头上,发出“咔嚓”一声响——正是后来碎裂的那三根指骨。

汤药灌完后,张老实便说不出话了,只能睁着眼睛,满脸恐惧地看着张秀。张秀拿起桌上的账本,冷笑着说:“爹,您也太抠门了,家里有那么多银子,却连给我纳妾的钱都不肯出。您活着,我永远只能做个‘孝子’,哪有银子快活?不如您死了,我把家产卖了,去江南享清福。”

说完,他上前一步,抓住张老实的胳膊,将他往门外拖。书房外的台阶很高,张秀猛地一推,张老实从台阶上滚下去,头撞在青石板上,鲜血瞬间流了出来。张秀蹲在他身边,探了探他的鼻息,见没了气,便放声大哭:“爹!您怎么就摔下去了啊!”

画面最后,是张秀在郎中面前,偷偷塞了一锭银子,郎中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说:“张老爷是中风后失足,节哀。”

业镜的画面消失时,张秀的脸已没了血色,瘫在地上,嘴里喃喃着“不是这样的……是他自己摔的……”。李氏在殿外哭得几乎晕厥,被鬼差扶住才没倒下去。

“张秀,业镜已照出真相,你还有何话可说?”包拯拿起惊堂木,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张秀突然抬起头,眼神里满是疯狂:“是他活该!谁让他不给我钱!我是他儿子,他的家产本就该是我的!他活着就是个累赘!”

“你这畜生!”李氏哭喊道,“你小时候生病,你爹抱着你跑了几十里路找郎中,你说要做生意,他把养老钱都拿出来给你,你怎么能这么对他!”

张老实看着张秀,眼泪流得更凶,他慢慢抬起蜷着的右手,指尖指向张秀的胸口——那里,还别着一块玉佩,是张老实年轻时给妻子买的,后来转赠给了张秀,说是“留个念想”。

包拯的目光落在那玉佩上,声音冷得像地府的寒冰:“张秀,你父含辛茹苦将你养大,你却为了家产,灌他哑药,推他坠阶,事后还伪装成意外,欺骗乡邻,此等忤逆不孝、蓄意杀人之举,罪无可赦!”

他重重敲下惊堂木,“咚”的一声,殿顶的灰尘簌簌落下,连案上的油灯都晃了晃。“本府判你——打入十八层地狱,先受‘铁树地狱’之刑,让你尝尝被铁枝穿透骨肉的苦楚;再入‘石磨地狱’,将你的罪孽磨碎;刑满之后,投入畜生道,永世为驴,替人拉磨,赎你弑父之罪!”

话音刚落,两个鬼差上前,铁链“哗啦”一声缠在张秀身上。张秀终于怕了,哭喊着“我错了!爹,我错了!求您饶了我!”,却被鬼差拖着往外走。路过张老实身边时,张老实猛地扑过去,用透明的手抓住张秀的衣角,却什么也抓不住,只能眼睁睁看着他被拖进黑暗里,哭声越来越远。

李氏走进殿内,扶着张老实的肩膀,老两口相对而泣,眼泪落在一起,在黑石地上汇成小小的水洼。阎罗叹了口气,对崔珏说:“取两盏忘忧茶来,给他们老两口暖暖身子。”

包拯看着这一幕,心里竟有些沉重。他接过崔珏递来的忘忧茶,喝了一口,暖意驱散了寒气,却驱不散心里的闷——阳间的亲情,竟能被钱财腐蚀到如此地步。

“包大人,”阎罗走到他身边,“这案子虽了,可地府还有不少类似的卷宗,都是阳间的亲情反目、手足相残。日后,怕是还要劳烦你。”

包拯点点头,目光望向殿外的鬼火,那些鬼火里,似乎映着张老实年轻时抱着张秀的模样,也映着张秀最后疯狂的脸。“只要有冤屈,不管是人间还是地府,本府都会管。”

离开地府时,路过奈河桥,张老实和李氏正站在桥边,朝着包拯拱手。李氏手里的蓝布帕子,正擦着张老实蜷着的右手,那处的魂魄,似乎比刚才清晰了些。包拯朝他们点了点头,转身走进幽冥道。

缝隙合上时,开封府的天已微亮。包拯坐在案前,看着窗外的晨光,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幽冥夜审张秀弑父案”,旁边依旧注了一行小字:“钱财如土,亲情如金,悖逆者,阴阳难容。”

案头的墨汁已凉,他却毫不在意,继续写下阳间那桩田产案的审案思路。窗外的太阳渐渐升起,金色的阳光照在纸上,将那行小字映得发亮,也照亮了纸上“公正”二字的影子。

梆子敲过五更,开封府的衙役已开始洒扫庭院,脚步声、扫地声传来,新的一天开始了,阳间的案子,还在等着他去审。

上一章 1章 包青天之地府审判最新章节 下一章 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