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训结束的清晨,顾清樾在行李箱夹层发现一枚SD卡。卡片用透明胶带粘在隔板背面,胶带残留物检测出福尔马林的化学成分。读取数据需要绕过三道密码保护,最后一道的提示问题是:"镜像的痣在何处?"
他输入"右颊"时,系统日志显示访问时间戳与标本库低温报警记录重合。解密后的文件夹里,存放着考核期间他的生理指标全记录。当温澜调整波发生器频率的瞬间,他的心率变异谱出现与双星轨道混沌期相同的分形结构。数据附录页用极小字体标注着:"关联强度超越经典物理极限。"
顾清轩带着搜查令出现在观测站时,手里拿着放射性物质浓度计的校准证书。证书签发日期被修改为三天前,纸张边缘有类似银杏叶脉络的防伪压痕。他直接走向地下室通风管道检修口,从积灰中取出一铅封样本盒。盒盖激光刻印的"L.W.R-77"编号,与顾清樾的钥匙串解剖刀序号相同。
"数据泄露源已锁定。"顾清轩对着执法记录仪说话时,视线始终盯着温澜的助手证。他出示的查封清单第14项,是圆顶大厅的引力模拟设备,备注栏手写着"混沌吸引子参数异常"。
当天下午,生物竞赛委员会发来暂停通知。邮件正文的字体颜色与图书馆那本书的封面色值相同,附件里的违规证据截图,显示温澜在实验报告中引用了未公开的神经映射数据。数据点分布图与顾清樾焦虑发作时的手颤轨迹高度一致。通知签发日期是10月17日——前世阿榆吞服过量药物的日期。
顾清樾回到市区时,发现公寓邮箱被替换成电子锁型号。验证指纹时,屏幕显示上次开启记录为14:30,操作者ID关联着图书馆的旧版借阅系统。新收到的快递包裹里装着《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神经机制》精装本,扉页有图书馆藏书章,借阅记录卡显示该书最后一次借出是在三十年前。
他打开书,第77页的批注笔迹与集训考核报告的附录页相同。页脚有用针尖刺出的微孔,在灯光下投射出北斗七星残缺的勺柄图案。当他用手指抚摸这些孔洞时,书页突然自动翻到致谢栏,"陈子榆"的拼音缩写周围浮现出水印般的浅痕,形状像焦虑症自测量表上的分界线。
深夜电话响起,听筒里只有通风管道的震动声。挂断后他查看手机备份,发现通讯录被添加了新联系人:头像是一片空白,号码尾数是他前世病历编号的倒序。最后通话记录显示,这个号码曾在三分钟前接入,通话时长77秒。
第二天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时,检索系统自动跳转到1983年的旧数据库。查询"双星轨道混沌期"的结果中,混入了一篇未发表的医学论文摘要,作者署名栏是"L.W.R",研究主题是"镜像记忆对杏仁核激活阈值的影响"。论文引用文献列表里,出现了股权转让协议的档案编号。
回家途中经过药店,电子屏正在播放氟西汀的科普广告。当画面出现药物分子结构图时,背景音乐突然变成地质勘探报告的朗读声。他抬头看见顾清轩站在街角,手里拿着观测站的放射性样本盒,盒盖的铅封已经被揭开。
当晚梦境里,他站在圆顶大厅中央。温澜操纵的波发生器投射出双星轨道,而每颗星的表面都映出他颠倒的准考证照片。当混沌吸引子形成时,顾清轩的声音从通风管道传来:"你猜,标本库的月光能不能照进镜像世界?"
惊醒时发现枕边放着那本《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神经机制》,书页正翻到第77页。批注栏新添了一行字:"恐惧是指尖的冰,握紧它,反而融化得快。"墨迹尚未全干,闻起来像福尔马林溶液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