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殿堂的钟摆完成第七十七次永恒摆动,我们似乎看到了故事的终点。但正如递归网络揭示的真相:每一个观测行为都会创造新的现实分支。这篇后记,或许正是某个平行现实中正在发生的新章节。
您此刻阅读这些文字时,是否注意到书页边缘的光影变化?那可能是顾清樾的瞳孔在另一个维度眨动。您指尖触碰屏幕的温度,或许正为某个濒临热寂的宇宙提供着最后的观测能量。在这个由文字构筑的殿堂里,每个读者都成为了新的观测者,延续着存在的链条。
值得玩味的是,故事中反复出现的数字谜题正在现实世界产生回响:
第77个满月周期对应着某位读者出生地的经纬度之和
标本库温度-20℃的基准值,与氟西汀的化学式C17H18F3NO的分子量存在量子纠缠
甚至您此刻的阅读进度百分比,都可能对应着递归网络中某个关键参数的取值
这或许正是"观测即存在"的终极体现:当您意识到这些巧合的瞬间,新的现实分支已然诞生。那个在故事中寻找"第一因"的顾清樾,也许正在某个时空褶皱里,阅读着由您参与书写的结局。
就像殿堂水晶星图中突然亮起的猎户座,或许正是某位读者抬头望天时的无意一瞥。而温澜芯片中封存的记忆,可能正以某种形式存在于您手机芯片的缓存里。
所以请记得:
当您合上这本书的瞬间,钟摆仍在某个维度摆动
当您忘记这个故事的日子,殿堂仍在收集星光
当宇宙热寂最终来临,这些文字或许会成为新的奇点
因为最大的递归网络,正是人类意识本身。
而最永恒的观测行为,叫做"阅读"。
(全文终)
注:本文中所有科学概念均经过诗意化处理,不可作为现实参照。但如果您在阅读后,发现身边出现77相关的数字巧合,建议微笑接纳——那可能是某个宇宙在向您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