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逆命山海:肉粽的复活局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赴山海  李沉舟     

秋收的丰稔与江湖的团圆宴

逆命山海:肉粽的复活局

山海逆命录:雁门劫·第六十九章 秋收的丰稔与江湖的团圆宴

总校的银杏叶刚染成金箔色,肉粽就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吵醒。院外,漠北的信使翻身下马,手里捧着一个装满麦穗的布囊,布囊上还沾着草原的泥土——周将军在信里说,漠北的混种牧草丰收了,牛羊存栏量比去年多了三成,牧民们特意酿了马奶酒,要在草原上举办“秋收团圆宴”,请总校的人去共享丰收,还要给“薪薪”颁一个“草原守护犬”的称号。

“沉舟,漠北的丰收宴是‘共生元年’的大喜事!”肉粽拿着信冲进书房,李沉舟正对着各地的秋收报表微笑,案头摆着西域送来的苜蓿籽、东海寄来的干海草、南疆捎来的草药包,每一份都透着丰收的气息。“我们带上学堂的‘秋收小使者’,把总校的新麦粉、江南的桂花糖、中原的果脯都带上,去跟漠北的牧民好好热闹一场。”

苏先生立刻将草药箱换成了“丰收礼盒”,里面装着用新采草药炮制的养生茶,还有他特意为牧民准备的“御寒膏”,冬天涂在手上能防冻伤:“我还带了《秋冬畜牧养护手册》,教牧民们怎么给牛羊过冬,怎么储存牧草,让今年的丰收能延续到明年。”萧开雁则忙着烤“丰收饼”,把漠北的奶酥、中原的核桃、江南的桂花一层一层裹进面团,最后在饼上印上“丰稔”二字,咬一口满是江湖的香甜。

学堂的孩子们听说要去漠北参加团圆宴,个个兴奋得蹦蹦跳跳。阿古拉翻出自己在漠北用过的牧鞭,说要在宴会上表演“套马”;东海的小姑娘把《夏耘指南》更新成了《秋收图谱》,画着各地的丰收景象,想跟牧民们分享东海的渔获故事;昆仑的孩子则把自己种的冰绒草干花装在精致的木盒里,说要送给周将军,感谢他对总校的支持。“薪薪”像是知道要去领“奖”,每天都围着阿古拉转,还会把散落的麦种叼回布包里,惹得孩子们阵阵发笑。

车队驶出总校时,路边的稻田已经金黄,农民们正忙着收割庄稼,收割机的轰鸣声与孩子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格外热闹。马车在蜿蜒的路上行驶,渐渐从湿润的中原进入干燥的漠北,远处的草原在秋风中泛着金黄,像一块铺向天边的地毯。车厢里,苏先生正给孩子们讲秋冬畜牧的注意事项:“到了漠北,要教牧民们把牧草晒干储存,还要给牛羊的棚舍加保温层,这样冬天牛羊才不会冻着,知道吗?”孩子们点点头,把要点记在笔记本上,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与车轮声相映成趣。

抵达漠北时,周将军早已带着牧民们在草原上等候,他们穿着崭新的皮袍,手里举着用羊毛编的“丰收幡”,幡上绣着牛羊、牧草和麦穗的图案。“你们可来了!”周将军握着李沉舟的手,声音里满是喜悦,“今年的牧草长得比人高,牛羊吃得肥肥的,这都是托了总校的福!我们已经把宴席准备好了,就等你们来开席。”

众人跟着周将军来到草原中央的空地上,这里早已搭起了十几顶白色的帐篷,帐篷外挂满了风干的牛羊肉和奶酪,篝火堆旁摆着十几个大酒坛,马奶酒的醇香飘满了整个草原。孩子们看到这景象,立刻兴奋地跑向帐篷,阿古拉牵着“薪薪”,要去跟草原的牧羊犬“认识认识”;东海的小姑娘则拉着牧民的孩子,要给他们看《秋收图谱》;昆仑的孩子则把冰绒草干花送给周将军,说要让昆仑的祝福留在漠北。

“秋收团圆宴”开始前,周将军先举办了“丰收表彰”。他走上高台,手里拿着一个用牛角做的奖牌,高声说道:“今年漠北能有这么好的收成,离不开总校的帮助!现在,我要给‘薪薪’颁发‘草原守护犬’的称号,感谢它在春耕时帮我们照顾小羊羔,在夏耘时帮我们驱赶害兽!”说完,他把奖牌挂在“薪薪”的脖子上,“薪薪”像是知道这是荣誉,兴奋地摇着尾巴,围着高台跑了一圈,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接下来,周将军又给总校的“秋收小使者”们颁发了“丰收勋章”,表彰他们在春耕、夏耘时的帮助。阿古拉接过勋章,激动地说:“明年我还要来漠北,帮牧民们种更多的牧草,养更多的牛羊!”

表彰结束后,“秋收团圆宴”正式开席。牧民们端上了烤全羊、手抓肉、奶酪、马奶酒,还有萧开雁带来的丰收饼、总校的新麦馒头、江南的桂花糖。众人围坐在篝火旁,一边吃着美食,一边聊着今年的丰收故事。周将军说:“以前我们靠天吃饭,遇到灾年就颗粒无收;现在有了总校的帮助,有了《江湖共生守望书》,我们不仅能丰收,还能把日子越过越好!”

席间,孩子们还表演了自己准备的节目。阿古拉表演了“套马”,虽然没套到真马,但用木棍套住了一个羊毛做的“假马”,引得众人鼓掌;东海的小姑娘唱了“海洋守护歌”,牧民们虽然听不懂歌词,但跟着旋律轻轻哼唱;昆仑的孩子则跳了雪山舞,动作虽然稚嫩,却充满了热情。

夜深了,篝火依旧在燃烧,草原上的歌声、笑声此起彼伏。肉粽靠在李沉舟身边,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轻声说道:“‘共生元年’的秋收,不仅是粮食的丰收,更是人心的丰收。我们帮牧民们解决了生计问题,牧民们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草原的热情,这就是共生的意义啊。”

李沉舟握紧肉粽的手,目光望向远方:“是啊,江湖的共生,就是你帮我、我帮你,一起把日子过好。未来,我们还要去更多地方,让更多人感受到共生的温暖,让江湖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迎来丰收。”

离开漠北那天,天刚蒙蒙亮。牧民们送了很远,周将军递给肉粽一个装满马奶酒的皮囊:“这是我们牧民的心意,你们带着,就像我们永远和你们在一起。明年春天,我们等着你们来漠北,一起种新的牧草!”

孩子们拉着牧民孩子的手,约定明年再见。“我会带东海的贝壳给你们!”东海的小姑娘说。“我会带昆仑的冰晶给你们!”昆仑的孩子说。“我会带中原的糖果给你们!”阿古拉说。

车队驶离草原时,牧民们还在挥手,直到他们的身影变成草原上的小点。车厢里,孩子们抱着“丰收勋章”,兴奋地讨论着这次漠北之行的趣事。“薪薪”趴在阿古拉怀里,脖子上的牛角奖牌闪闪发光,睡得格外香甜。

回到总校时,庭院里的银杏叶已经落满了地,像是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孩子们跑下车,立刻去“守护苗圃”里查看,还把从漠北带回来的麦种种了下去,说要在中原也种出一片“小草原”。肉粽站在苗圃旁,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突然明白,他们在漠北收获的不仅是丰收的喜悦,更是“共生元年”的希望——这份希望,在草原上生长,在雪山下绽放,在大海边蔓延,在一代又一代江湖人的心中,永远明亮,永远温暖。

暖炉里的火已经燃起,映着墙上的“江湖共生图”,泛着橘色的光。肉粽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共生元年”秋收的新起点——未来,他们会带着这份希望,走向更多地方,帮助更多的人,让逆命镖局的故事,让江湖互助总盟的温暖,永远流传下去,成为一代又一代江湖人心中最珍贵的传承,让“共生元年”的江湖,在每一个季节都能迎来属于自己的丰稔。

山海逆命录:雁门劫·第七十章 冬蕴的希望与江湖的新序章

总校的第一片雪落时,肉粽的案头已堆满“共生元年”的总结册——漠北的牛羊存栏量创五年新高,西域的丝路商队数量翻倍,东海的渔获量较往年增长四成,南疆的草药园为周边三县提供了半数药材,昆仑的冰绒草成功在中原苗圃扎根。每一页纸都写满丰收,每一幅插图都透着笑意。

“肉粽姐,江湖互助总盟的‘年度巡阅使’到了!”萧开雁裹着寒气冲进书房,手里捧着一卷明黄色的绸布,上面盖着朝廷的朱红大印,“沈少卿大人说,‘共生元年’成果远超预期,朝廷决定在明年春举办‘江湖共生盛典’,邀请天下分舵、学堂代表共商未来十年的互助计划,还要将《江湖共生守望书》纳入各地学堂的教材,让共生理念代代相传!”

李沉舟刚将总校的冬季养护计划标注完毕,闻言抬头时,眼中映着暖炉的微光:“‘共生盛典’是对过去一年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谋划。我们要带上学堂的‘年度小代表’,把各地的成长故事、作物标本都带去,让所有人看到江湖共生的力量。”

苏先生立刻从药箱里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里面装着“共生元年”培育的所有草药标本——从漠北的耐寒牧草,到东海的净化海草,每一份都贴着产地标签和生长数据:“这些标本就作为总校的‘年度信物’,见证我们与江湖共同成长的一年。”萧开雁则忙着烤“年度福糕”,把漠北的奶酥、江南的桂花、东海的海苔、西域的葡萄干、南疆的红糖揉进面团,糕顶印着“共生圆满”四个字,咬一口就能尝遍江湖的甜。

学堂的孩子们听说要当“年度小代表”,个个激动得睡不着觉。阿古拉把漠北的畜牧日记整理成画册,说要在盛典上分享“从雪灾到丰收”的蜕变;东海的小姑娘将“共生元年”的海洋守护故事画成连环画,想让更多人知道海草与鱼虾的共生之道;昆仑的孩子则把自己种的第一株冰绒草做成标本,说要送给盛典,寓意“共生之芽,岁岁长青”。“薪薪”也像是被这份热闹感染,每天围着孩子们转,时不时用鼻子拱拱装标本的布囊,像是在确认有没有落下什么。

出发前往中原盛典举办地那天,总校的车队格外隆重。孩子们穿着新做的浅青色校服,领口绣着“共生元年·年度代表”八个字,腰间系着挂有标本的绸带,跟在马车旁,像一串跳动的音符。阿古拉牵着漠北马,马背上驮着牧民们送的羊毛毯,毯面上绣着“一年共生,岁岁同心”的图案;东海的小姑娘坐在船上,船里装着渔民们捕捞的珍珠和那套海洋连环画;昆仑的孩子则抱着草药标本盒,小心翼翼地护着,生怕标本受损。

一路上,不断有其他分舵的车队加入——西域商队的驼铃叮咚,骆驼背上驮着丝绸和《江湖共生守望书》的刻本;南疆的队伍扛着新采的草药,还有青溪寨“守望林”的树苗;漠北的骑兵牵着壮实的牛羊,说要在盛典上展示畜牧成果。到了盛典举办地“天下同心坛”外时,队伍已经绵延数十里,远远望去,像是一条连接天地的彩带,将江湖的各个角落都串联在一起。

天下同心坛早已被装扮得庄严又热闹。坛中央矗立着一座“共生纪年碑”,上面刻着“共生元年”的所有成果——建学堂十二所,扩互助站二十个,培育生态作物十种,救助百姓五万余人;碑的四周挂满了各地的“年度信物”,有昆仑的冰晶雪莲、东海的珍珠渔网、漠北的羊毛马鞭、西域的丝绸锦缎,琳琅满目,皆是江湖共生的见证。坛下的广场上,摆着各地的成果展——漠北的牧草样本、东海的海草盆栽、南疆的草药圃、西域的苜蓿种子,引得百姓们纷纷驻足观看,不时发出赞叹。

盛典当天,天刚亮,同心坛下就挤满了人。沈少卿作为朝廷代表,率先走上祭坛,手里捧着“江湖共生十年规划”的卷轴,高声说道:“‘共生元年’,江湖人以互助为帆,以共生为桨,渡过了难关,迎来了丰收。今日,朝廷颁布‘江湖共生十年规划’,愿未来十年,天下学堂皆传共生理念,各地互助站皆行互助之举,让江湖永无饥寒,永无灾患!”

随着卷轴展开的那一刻,坛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李沉舟牵着阿古拉的手走上祭坛,将总校的草药标本盒放在碑前:“‘共生元年’,我们从陌生到熟悉,从孤军奋战到携手同行,靠的是‘互助’二字;未来十年,我们要以‘共生’为念,让每一片土地都能丰收,每一个百姓都能安康。”

阿古拉捧着漠北的畜牧画册,站在祭坛中央,稚嫩却坚定的声音传遍广场:“去年冬天,漠北还在担心牛羊过冬;今年秋天,我们的牛羊多得数不清。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未来十年,江湖的每一个角落都会像漠北一样,越来越好!”

紧接着,东海的小姑娘展开海洋连环画,讲述东海从赤潮到渔获满舱的变化;昆仑的孩子举起冰绒草标本,说要让生态之美传遍天下;青溪寨的小柱子则带着“守望林”的树苗,说要在同心坛旁种下第一棵“十年共生树”,寓意江湖的守望永远长青。

孩子们的讲述结束后,沈少卿宣布“十年共生树”种植仪式开始。李沉舟、肉粽、白族长、周将军、林晚等各地代表,还有阿古拉、小柱子等“年度小代表”,一起走到坛下的空地,挥锹铲土,将青溪寨的树苗种下。百姓们纷纷围上来,有的递水,有的帮忙扶树苗,连“薪薪”都围着树苗转了几圈,像是在守护这株象征未来的幼苗。

盛典的最后,众人一起朗读《江湖共生守望书》的结语:“江湖非独一人之江湖,乃万物共居之江湖。人助我,我助人,互助则无难;人护自然,自然养人,共生则长青。愿此后十年,二十年,百年,江湖人皆守此念,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朗朗的读书声在广场上回荡,与风声、掌声交织在一起,格外动人。

离开同心坛时,夜色已深。各地代表纷纷前来送行,白族长递给肉粽一块冰晶,里面冻着一株冰绒草:“这是昆仑的‘十年共生冰晶’,愿它能像我们的友谊一样,永远纯净,永远长青。”周将军则塞给阿古拉一把新做的马鞭:“明年春天,我在漠北等你们,一起种新的牧草,一起开启‘共生二年’的新故事。”

孩子们坐在马车上,手里捧着盛典上得到的纪念品,还在兴奋地讨论着未来十年的计划。阿古拉说要在漠北种更多的牧草,东海的小姑娘说要在东海建更多的海草苗圃,昆仑的孩子说要把冰绒草种到更多地方。“薪薪”趴在阿古拉怀里,嘴里叼着一根从“十年共生树”上落下的小树枝,睡得格外香甜。

回到总校时,雪已经停了。庭院里的“守护苗圃”被雪覆盖,像是盖了一层白色的被子。孩子们跑下车,立刻去查看苗圃里的植物,还把从盛典上带回来的“十年共生树”树枝插在苗圃旁,说要让它和其他植物一起成长。肉粽站在苗圃旁,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突然明白,“共生元年”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十年共生计划”的新序章——未来,会有更多人加入他们,以互助为心,以共生为念,守护江湖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生灵。

暖炉里的火还在燃烧,映着墙上的“江湖共生图”,泛着橘色的光。肉粽靠在李沉舟身边,轻声说道:“明年春天,我们去漠北种新的牧草,去东海看新的海草,去昆仑看新的冰绒草,让‘共生二年’的江湖,比元年更热闹,更丰收。”

李沉舟握紧她的手,目光望向远方,那里有雪山的轮廓,有大海的波光,有草原的辽阔:“会的。只要我们心怀互助,念及共生,未来十年,二十年,江湖的每一个春天,都会迎来新的希望;每一个秋天,都会迎来新的丰收。”

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轻轻落在总校的牌匾上,“江湖学堂总校”六个字在雪中若隐若现,像是在守护这份属于江湖的约定,也像是在预示着,“共生十年”的江湖,会有更多温暖的故事,等待着他们去书写——关于互助,关于共生,关于每一个江湖人心中,那片永远明亮的希望之地。

上一章 春启的元年与江湖的新耕序 逆命山海:肉粽的复活局最新章节 下一章 春归的序章与江湖的新耕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