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逆命山海:肉粽的复活局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赴山海  李沉舟     

秋获的歌谣与江湖的共庆宴

逆命山海:肉粽的复活局

山海逆命录:雁门劫·第七十三章 秋获的歌谣与江湖的共庆宴

总校的银杏叶刚被秋风染成金箔,肉粽就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吵醒。院外,东海的信使披着海风的潮气翻身下马,手里捧着一个装满干海草的竹篮,篮底压着一封林晚的亲笔信——近海的大叶藻丰收了,渔民们捕获的渔获比去年多了三成,特意酿了海味酒,要在海边举办“秋获共庆宴”,请总校的人去尝鲜,还说东海的孩子们编了“海洋守护歌”,想唱给“小导师”们听。

“沉舟,东海的秋获宴是‘共生二年’的大喜事!”肉粽拿着信冲进书房,李沉舟正对着各地的秋获报表微笑,案头摆着漠北送来的牧草籽、南疆捎来的草药包、西域寄来的苜蓿干,每一份都透着丰收的实感。“我们带上学堂的‘秋获小使者’,把总校的新麦粉、江南的桂花糖、中原的果脯都带上,去跟东海的渔民好好热闹一场。”

苏先生立刻将草药箱换成了“秋获礼盒”,里面装着用新采草药炮制的润喉茶,还有他特意为渔民准备的“防风湿膏”,海上风大,涂在关节上能驱寒;“我还带了《秋冬海洋养护手册》,教渔民们怎么储存海草、养护渔网,让今年的丰收能延续到明年。”萧开雁则忙着烤“秋获饼”,把东海的海苔、中原的核桃、江南的桂花一层一层裹进面团,最后在饼上印上“海晏鱼丰”四个字,咬一口满是江湖的鲜香。

学堂的孩子们听说要去东海参加共庆宴,个个兴奋得蹦蹦跳跳。阿古拉翻出自己在漠北用过的牧鞭,说要在宴会上表演“套鱼”(用木棍模仿套马动作套鱼模型);东海的小姑娘把《夏耘指南》更新成了《秋获图谱》,画着各地的丰收景象,想跟渔民们分享漠北的牧草故事;昆仑的孩子则把自己种的冰绒草干花装在精致的木盒里,说要送给林晚,感谢她对海洋学堂的支持。“薪薪”像是知道要去海边,每天都围着孩子们转,时不时用鼻子拱拱装海草的竹篮,惹得孩子们阵阵发笑。

车队驶出总校时,路边的稻田已经金黄,农民们正忙着收割庄稼,收割机的轰鸣声与孩子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格外热闹。马车在蜿蜒的路上行驶,渐渐从内陆的平原变成沿海的丘陵,空气中的味道也从麦香变成了咸湿的海腥味。车厢里,苏先生正给孩子们讲海洋养护的注意事项:“到了东海,要教渔民们把枯萎的海草埋进海底当肥料,还要定期检查渔网,别让塑料垃圾缠住海草,知道吗?”孩子们点点头,把要点记在《秋获手记》上,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与车轮声相映成趣。

抵达东海时,林晚早已带着渔民们在海边等候,他们穿着蓑衣,手里握着渔网,脸上满是笑意。“你们可来了!”林晚拉着肉粽的手,指着远处的渔船,“今年的渔获多得装不下,孩子们天天盼着你们来,说要唱新学的歌给你们听。”

众人跟着林晚来到海边的空地上,这里早已搭起了十几顶草棚,棚外挂满了晾晒的鱼干和海草,篝火堆旁摆着十几个大陶瓮,海味酒的醇香飘满了整个海滩。孩子们看到这景象,立刻兴奋地跑向海边,阿古拉牵着“薪薪”,要去跟渔民的孩子“比赛”捡贝壳;东海的小姑娘则拉着林晚,要给她看《秋获图谱》;昆仑的孩子则把冰绒草干花送给渔民们,说要让昆仑的祝福留在东海。

“秋获共庆宴”开始前,渔民们先举办了“海草祭”。几个老渔民捧着晒干的海草,走向海边,将海草轻轻撒进海里,嘴里念着:“感谢大海的馈赠,愿来年海草更丰,渔获更多。”孩子们也跟着学,小心翼翼地捧着海草,撒向海面,浪花卷着海草,像是在回应这份心意。

接下来,东海的孩子们穿着用贝壳串成的饰品,走上临时搭的舞台,唱起了“海洋守护歌”:“海草绿,浪花白,我们守护这片海;不扔垃圾,不滥捕,鱼虾满舱乐开怀……”稚嫩的歌声伴着海浪声,格外动人。总校的孩子们也不甘示弱,阿古拉表演了“套鱼”,东海的小姑娘唱了“草原牧歌”,昆仑的孩子跳了“雪山舞”,海滩上满是欢声笑语。

宴会上,渔民们端上了刚捕捞上来的鲜鱼、烤虾、海蛎子,还有萧开雁带来的秋获饼、总校的新麦馒头、江南的桂花糖。众人围坐在篝火旁,一边吃着美食,一边聊着今年的丰收故事。一个老渔民喝了口海味酒,笑着说:“以前我们不懂养护海草,渔获一年比一年少;现在跟着学堂学,海草多了,鱼也多了,这都是共生的好处啊!”

夜深了,篝火依旧在燃烧,海滩上的歌声、笑声此起彼伏。肉粽靠在李沉舟身边,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轻声说道:“‘共生二年’的秋获,不仅是渔获的丰收,更是人心的丰收。我们帮渔民们学会了养护海洋,渔民们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海的慷慨,这就是共生的意义啊。”

李沉舟握紧肉粽的手,目光望向远方的海面:“是啊,江湖的共生,就是你护着海,海养着你;你帮着我,我想着你。未来,我们还要去更多地方,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份温暖,让江湖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迎来丰收。”

离开东海那天,天刚蒙蒙亮。渔民们送了很远,林晚递给肉粽一个用珍珠串成的小鱼挂饰:“这是我们渔民的心意,你们带着,就像我们永远和你们在一起。明年春天,我们等着你们来东海,一起补种新的海草!”

孩子们拉着渔民孩子的手,约定明年再见。“我会带漠北的羊毛给你们做围巾!”阿古拉说。“我会带昆仑的冰晶给你们做摆件!”昆仑的孩子说。“我会带中原的糖果给你们吃!”东海的小姑娘说。

车队驶离海滩时,渔民们还在挥手,直到他们的身影变成海边的小点。车厢里,孩子们抱着渔民送的贝壳饰品,兴奋地讨论着这次东海之行的趣事。“薪薪”趴在阿古拉怀里,嘴里叼着一个小海螺,睡得格外香甜。

回到总校时,庭院里的银杏叶已经落满了地,像是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孩子们跑下车,立刻去“守护苗圃”里查看,还把从东海带回来的海草种子种了下去,说要在中原也种出一片“小海滩”。肉粽站在苗圃旁,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突然明白,他们在东海收获的不仅是丰收的喜悦,更是“共生二年”的希望——这份希望,在海边生长,在草原上绽放,在雪山下蔓延,在一代又一代江湖人的心中,永远明亮,永远温暖。

暖炉里的火已经燃起,映着墙上的“江湖共生图”,泛着橘色的光。肉粽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共生二年”秋获的新起点——未来,他们会带着这份希望,走向更多地方,帮助更多的人,让逆命镖局的故事,让江湖互助总盟的温暖,永远流传下去,成为一代又一代江湖人心中最珍贵的传承,让“共生二年”的江湖,在每一个季节都能迎来属于自己的丰稔。

山海逆命录:雁门劫·第七十四章 冬藏的暖意与江湖的新约定

总校的雪落得绵密,肉粽正坐在暖炉旁整理“共生二年”的冬藏清单——漠北寄来的风干肉分装成小袋,要分给学堂的孩子们当冬日零食;东海的干海草泡发后能熬汤,驱寒又滋补;南疆的草药被苏先生制成了药膏,贴在关节上能抵御风寒。案头还压着一封昆仑的冰晶信,白族长在信里说,雪山的冰绒草已收割晒干,特意留了一半给总校,还盼着开春后能派孩子去昆仑学灵草嫁接,信尾画着一株小小的冰晶雪莲,透着雪山的清冽与暖意。

“肉粽姐,漠北的周将军派人来了!”萧开雁掀开门帘,带进一阵寒气,手里捧着一个裹着羊毛的皮袋,“他们说草原下了大雪,牧民们担心牛羊缺草料,想请苏先生去看看,顺便问问明年春天的牧草种子什么时候能送过去。还有,阿古拉的小马‘追风’长大了,周将军特意让使者把马牵来,让阿古拉冬天练练骑术。”

李沉舟刚将总校的冬训计划拟定好,闻言立刻起身:“让镖师们备好防滑的马蹄铁和御寒的厚毡,苏先生带上牧草长势检测仪,开雁准备些抗冻的麦种,我们后天出发。阿古拉这孩子盼‘追风’盼了半年,这次正好让他如愿。”

学堂里的孩子们听说要去漠北,还要见“追风”,个个围着阿古拉打转。阿古拉攥着小马鞭,脸颊因兴奋涨得通红,说要教漠北的孩子怎么给马刷毛;东海的小姑娘把《秋获图谱》换成了《冬藏指南》,画着怎么储存粮食、怎么给牲畜保暖,想教牧民们中原的冬藏方法;昆仑的孩子则把自己的厚羊毛袜装进布囊,说要送给漠北怕冷的小伙伴。“薪薪”像是知道要去草原,每天都跟着阿古拉在院子里跑,时不时用鼻子蹭蹭阿古拉的马鞭,像是在催促快点出发。

车队驶出总校时,路面已积了一层薄雪,车轮碾过雪地,留下两道深深的痕迹。雪马在寒风中稳步前行,呼出的白气瞬间凝成小冰晶。车厢里,苏先生正给孩子们讲草原冬藏的注意事项:“漠北的冬天特别冷,给牛羊喂料要定时定量,不能让它们饿肚子;草料要放在干燥的棚里,受潮了牛羊吃了会生病,知道吗?”孩子们点点头,把要点记在《冬藏指南》上,指尖冻得有些僵硬,却一笔一画写得格外认真。

抵达漠北时,周将军带着牧民们在山口的暖棚里等候,棚内煮着热腾腾的酥油茶,香气飘出老远。“你们可来了!”周将军握着李沉舟的手,语气里满是感激,“今年的雪比往年大,我们怕草料不够,正犯愁呢。‘追风’在棚里拴着,阿古拉快去看看吧!”

阿古拉跟着使者冲进暖棚,只见一匹棕红色的小马正低头吃着草料,鬃毛梳理得整整齐齐,看到阿古拉,立刻抬起头,轻轻蹭了蹭他的手。阿古拉又惊又喜,连忙拿出梳子给“追风”刷毛,嘴里念叨着:“追风,我终于见到你了,以后我天天带你去草原跑!”

苏先生跟着周将军去了草料棚,他用检测仪查看牧草的湿度和营养成分,说:“草料的水分有点高,要多通风晾晒,再混合些中原的麦麸,既能增加营养,又能让牛羊更爱吃。”说着就教牧民们怎么晾晒草料、怎么调配饲料,孩子们围在旁边学,时不时帮着递工具,连“薪薪”都凑过来,用鼻子拱开散落的草料,像是在帮忙整理。

李沉舟则带着镖师们帮牧民加固牛羊棚,他们用厚实的毡布把棚顶和棚壁裹紧,还在棚内搭建了取暖的火塘,说:“晚上把火塘烧旺些,棚里温度能高好几度,牛羊就不会冻着了。”肉粽和萧开雁则在暖棚里煮酥油茶和麦粥,给忙碌的人补充体力,萧开雁还教牧民们做中原的“御寒饼”,说以后放牧时带着,饿了就能吃,还能暖身子。

离开漠北那天,雪停了,阳光洒在草原上,泛着晶莹的光。周将军牵着“追风”,把缰绳交到阿古拉手里:“这马就送给你了,它通人性,你好好待它。明年春天,我们等着你们送牧草种子来,再一起种新的草原。”牧民们也纷纷拿出礼物——老阿妈送的羊毛毯、草药师送的御寒草药、孩子们送的木雕小马,塞满了马车的角落。

阿古拉骑着“追风”,跟在车队旁,舍不得离开。周将军站在山口挥手:“开春见!”阿古拉大声回应:“开春见!我一定带最好的牧草种子来!”

返程的路上,“追风”跟在马车旁稳步前行,阿古拉时不时弯腰摸摸它的脖子,脸上满是笑意。车厢里,孩子们翻看着《冬藏指南》,上面记满了漠北的冬藏方法,还画着“追风”和牧民们的笑脸。东海的小姑娘说:“明年春天,我要教漠北的孩子怎么种耐冻的蔬菜;昆仑的孩子则说要把灵草嫁接的方法教给他们。”

回到总校时,庭院里的雪已没过脚踝,“守护苗圃”被雪覆盖,像是盖了一层白色的被子。孩子们跑下车,立刻去暖棚里查看储存的作物,还把从漠北带回来的牧草种子小心收好,说要等开春后种在苗圃里。肉粽站在暖炉旁,看着窗外的雪景,轻声对李沉舟说:“冬藏不是结束,是为了开春更好的出发。‘共生二年’的冬天,我们藏下的不仅是粮食和草药,还有江湖人的约定与暖意。”

李沉舟握紧她的手,目光望向远方:“是啊,这些约定会像春天的牧草一样,在明年生根发芽。未来的江湖,会因为这些大大小小的约定,变得更温暖,更有力量。”

暖炉里的火噼啪作响,映着墙上的“江湖共生图”,泛着橘色的光。肉粽知道,“共生二年”的冬天,是“十年共生计划”里温暖的一站——而明年春天,他们会带着新的种子、新的技术、新的约定,走向漠北、走向昆仑、走向江湖的每一个角落,让互助的暖意永远流淌,让共生的故事永远延续。

上一章 春归的序章与江湖的新耕声 逆命山海:肉粽的复活局最新章节 下一章 春醒的约定与江湖的新绿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