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梅雨季,空气里弥漫着湿润的青草香。我趁着周末回朝日奈老宅整理旧物,准备将一些童年衣物和书籍打包寄存。阁楼积了薄尘,阳光从斜斜的天窗洒下,像一层轻纱。
在书房角落的旧书柜深处,我无意间触到一个被布帛包裹的硬物。抽出一看,是一本深蓝色封皮的笔记本,边角已微微泛黄。翻开扉页,一行清隽的字迹映入眼帘:
“光的日记——请勿翻阅。”
是光的笔迹。
我指尖微颤。光从来不是会写日记的人——至少,在我记忆里,他总是默默做事,话不多,却把一切都放在心上。可这本日记,却像藏着一个我从未见过的世界。
犹豫片刻,我轻轻翻开了第一页。
“4月3日 晴”
“他来了。那个叫风斗的孩子,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站在玄关,低着头,像一只淋湿的小鸟。我本不该动心,可当他小声说‘请多指教’时,我的心,竟漏了一拍。”
我呼吸一滞。
继续往下读:
“4月10日 阴”
“他今天第一次叫我‘光哥哥’。声音很轻,像风拂过树叶。我假装没听见,可回房后,我对着镜子,悄悄说了三遍‘我是光哥哥’。”
我忍不住笑了,眼底却已湿润。
“5月1日 晴”
“他学会了做玉子烧。虽然焦了,但他说‘想为哥哥们做饭’。我吃了三块,其实想吃更多,但怕他觉得我贪吃。”
“8月15日 多云”
“他发烧了,39度。我守了他一整夜,用湿毛巾一遍遍擦他的手心。他迷迷糊糊抓住我的手腕,喊了声‘别走’。我没走。我哪里都不会去。”
“12月24日 晴”
“圣诞节,他送了我一条围巾,说是亲手织的。针脚歪歪扭扭,像蚯蚓爬。可我戴了一整晚,连睡觉都没摘。今天早上,我发现它被小心地熨平,收进了衣柜最里面。”
一页页翻过,像是走过三年的时光长廊。每一页,都写着“风斗”两个字。他第一次开口说话,第一次主动拥抱,第一次在舞台上发光……光都记了下来。
最末一页,是两个月前:
“他要搬去东京了。我做了很多便当,其实知道他吃不完。可我想,哪怕只吃一口,也能尝到家的味道。我多想告诉他,我不是在照顾他,是在被他治愈。他来了之后,朝日奈家,才真正成了‘家’。”
合上日记,我坐在阁楼的地板上,久久不能言语。
原来,最沉默的人,爱得最深。他从不说“我爱你”,却用每一天的早餐、每一句“路上小心”、每一次默默守候,把爱写进生活的缝隙里。
我抱着日记本下楼,光正在厨房煮味噌汤。听见脚步声,他回头,看见我手中的本子,神情微微一滞。
“你……看了?”他声音很轻。
我走上前,没有说话,只是张开双臂,紧紧抱住了他。
“光哥哥……”我声音哽咽,“谢谢你,记得我所有的第一次。”
他身体一僵,随即轻轻回抱我,像怕弄碎什么珍贵的东西。
“你不需要谢我。”他低声说,“是你教会我,温柔不是软弱,而是最强大的力量。”
那天傍晚,我们坐在庭院的廊下,共享一碗热汤。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
“以后……”我轻声问,“还能继续写日记吗?我想看未来的每一页。”
他笑了,眼里有光:“只要你还在长大,我的笔,就不会停。”
夜风拂过,樱花零落如雪。
而我知道,有些爱,从不喧哗,却永远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