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掉那个神秘的电话,陆川站在窗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边缘。窗外的雨势丝毫未减,狂风裹挟着雨点,狠狠砸在玻璃幕墙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那个沙哑的声音,刻意压低的语调,以及精准的邀约时间和地点——这一切都透着一股不寻常的意味。是凶手的挑衅?还是某个知情人的善意提醒?陆川更倾向于前者。如果对方真的掌握了关键信息,大可不必用这种危险的方式联系自己。
“陆先生,你没事吧?”张诚端着一杯热水走了进来,脸上满是担忧,“刚才看你接完电话脸色不太好。”
陆川回过神,接过水杯,指尖传来一丝暖意。“没什么,一个骚扰电话。”他没有透露电话的内容,眼下情况不明,过多的信息可能会打草惊蛇,“对了,陈先生最近有没有提到过什么特别的人,或者参与过什么不寻常的项目?”
张诚皱着眉回忆了片刻,摇了摇头:“陈先生平时话不多,心思都放在工作上。最近他确实一直在忙‘钟楼项目’,经常加班到很晚,有时候会因为项目的事情发脾气,但具体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没跟我说过。”
“钟楼项目……”陆川重复了一遍,“这个项目的合作方是谁?有没有什么竞争对手?”
“合作方是市里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叫‘鼎盛集团’。”张诚回答道,“竞争对手肯定是有的,建筑设计这一行竞争本来就激烈,不过我没听说陈先生和哪家公司闹得特别僵。”
陆川点点头,将水杯放在桌上。“你先去忙吧,有什么情况随时联系我。”
张诚离开后,陆川再次回到书桌前。他的目光落在那几张“钟楼项目”的图纸上。图纸上的建筑设计非常独特,主体是一个高达五十米的圆形钟楼,钟楼的四周环绕着八个小型的辅助建筑,整体造型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图纸的右下角有一个小小的签名,旁边标注着日期——正是陈景明死亡前一天。
他仔细观察着图纸上的细节,突然发现其中一张图纸的角落里,有一个用铅笔轻轻勾勒的符号,和那枚黄铜纽扣上的符号一模一样。这个发现让陆川的精神一振。看来,这个符号和钟楼项目之间一定有着某种联系。
就在这时,李警官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报告。“陆先生,技术科那边有结果了。”
陆川立刻凑了过去。“怎么样?纽扣上的符号查出来了吗?”
“还没有,”李警官摇了摇头,“这个符号在现有的数据库里没有任何匹配的记录,不像是任何已知的文字、图腾或者标志。不过,我们在纽扣的缝隙里检测到了一些微量物质,经过化验,是一种特殊的涂料,通常用于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
“古建筑涂料?”陆川皱起了眉头,“陈先生是搞现代建筑设计的,怎么会和古建筑涂料扯上关系?”
“这正是我们疑惑的地方。”李警官说,“另外,我们也查了那个匿名电话,是用一个没有实名认证的临时手机号打来的,信号源在城郊的一个废弃基站附近,很难追踪到具体位置。”
陆川沉思了片刻:“李警官,麻烦你派人去查一下鼎盛集团的背景,还有钟楼项目的具体情况。另外,再调一下镜屋附近所有的监控录像,尤其是昨天晚上九点半左右出现的那个神秘黑影,一定要仔细排查。”
“好的,我马上去安排。”李警官转身离开了书房。
陆川独自留在房间里,脑海中不断梳理着现有的线索:完美的密室、掺有安眠药的咖啡、刻着神秘符号的黄铜纽扣、镜墙上的划痕、钟楼项目、古建筑涂料,还有那个神秘的电话和黑影。这些线索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看似毫无关联,但陆川相信,它们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隐秘的联系,而他要做的,就是找到串联这些珍珠的线。
他再次拿起那枚黄铜纽扣,放在灯光下仔细观察。纽扣的表面很光滑,符号的刻画非常精细,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他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打开相册,翻出一张照片。照片是他几年前在一次考古展览上拍的,照片上是一枚出土的 ancient 铜器,铜器的表面刻着一个和纽扣上极其相似的符号。
“难道……”陆川的心脏猛地一跳,一个大胆的猜测在他脑海中浮现。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又响了,这次是李警官打来的。“陆先生,不好了!我们在城郊的废弃工厂发现了一具尸体,根据现场的情况判断,很可能和陈景明的案子有关!”
陆川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我马上过去!地址发给我!”
挂掉电话,陆川抓起外套,快步走出了镜屋。雨还在下,夜色更加浓重,仿佛要将整个城市吞噬。他知道,这起案件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而那个废弃工厂里的尸体,或许就是解开谜团的关键一步,但也可能是一个更深的陷阱。
他坐进车里,发动引擎,车灯刺破雨幕,朝着城郊的方向疾驰而去。窗外的景物飞速后退,陆川的思绪却异常清晰。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两起案件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很可能与十年前的那件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