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平行宇宙中的盛世
本书标签: 古代 

第五章

平行宇宙中的盛世

雷毅火在房府的日子过得小心翼翼,他穿着朴素的灰色仆役服,混迹于众多随从之中,除了偶尔被唤去书房整理一些无关紧要的文书,大部分时间都在默默观察,默默学习。房玄龄似乎真的将他当作了一个需要“考察”的普通奇人,并未给予过多关注,但雷毅火能感觉到,那双深邃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通过各种细节审视着他。

就在他抵达房府的第二天清晨,一份来自东都洛阳的六百里加急军报,打破了长安城的宁静,也送到了李世民的御案前。

“报——陛下!黄河暴涨,洛水倒灌,河南道多处告急!虽东都洛阳城高池深,暂无大恙,然周边州县、无数村庄已成泽国,百姓流离失所,亟待救援!”

朝堂之上,气氛瞬间凝重。黄河水患,自古便是心腹大患。李世民眉头紧锁,立刻下令调拨粮草,派遣得力干员前往赈灾、疏导河水,一系列命令雷厉风行。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治标不治本。黄河这条巨龙,每一次翻身,都意味着巨大的灾难和后续数年国力的消耗。

消息传到房府,下人们也在窃窃私语,谈论着黄河的凶猛和受灾百姓的惨状。雷毅火听到“黄河”、“洛阳”这几个关键词,心中猛地一动。一个宏伟工程的名称瞬间划过他的脑海——小浪底水利枢纽!

他清楚地记得,中学地理课上,老师曾详细讲解过位于洛阳以北黄河干流上的小浪底工程,其“拦沙泄洪、蓄清排浑”的原理,以及巨大的综合效益。虽然贞观年间根本没有电力需求,更别提建造现代水电站所需的钢筋水泥和重型机械,但是……大坝本身的基本结构和治水思路,尤其是利用地形蓄水调沙的核心思想,或许可以借鉴!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他立刻向管事告假,声称身体不适需要休息,回到分配给自己的那间狭窄小屋,找来了纸笔——当然是这个时代的毛笔和略显粗糙的纸张。他凝神回忆,凭借着当年对工程结构图的浓厚兴趣和不错的空间想象力,开始笨拙地勾勒起来。

他画不出精确的受力结构,也无法标注混凝土的标号,但他尽力描绘出了一个大坝的轮廓:巨大的坝体横亘在峡谷之间,底部设有庞大的泄洪排沙洞,旁边还标注了类似“进水塔”、“导流洞”的示意结构。他着重强调了利用峡谷地形建造高坝,形成巨大水库,在汛期蓄水拦沙,待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后再开闸泄洪,利用巨大的水流能量将库区淤积的泥沙冲走,从而实现“调水调沙”,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洪水。

画完后,他又在旁边用尽可能简洁的文字写下了工作原理和预期的好处。整个过程,他全神贯注,几乎忘记了时间。

傍晚时分,房玄龄处理完朝政回到府中,神色间带着一丝疲惫和忧虑。管家依例汇报府中事务,最后似乎想起什么,补充道:“老爷,那个叫雷毅火的随从,今日告假,在房中画了些奇怪的图样,小人看不明白,但他说是或许能解黄河水患之忧,恳请老爷一观。”

房玄龄本不以为意,一个来历不明的年轻人,能有什么治水良策?但想到长歌信中的评价,以及此刻正为黄河之事烦心,便随口道:“拿来我看。”

当那张画着奇特结构图的纸张呈到房玄龄面前时,他起初只是随意扫了一眼,但下一刻,他的目光就凝固了。他拿起纸张,凑到灯下,仔细端详,眉头越皱越紧,眼中充满了惊疑和不可思议。

这图上的结构,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不同于以往任何堤防、水门的设计,它庞大、复杂,充满了某种超越时代的、近乎狂野的想象力。

“唤雷毅火来书房。”房玄龄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

雷毅火很快被带到书房。房玄龄扬了扬手中的图纸,目光锐利地盯着他:“此图何解?与都江堰之‘深淘滩,低作堰’、‘分水鱼嘴’有何不同?”

雷毅火深吸一口气,知道关键时刻来了。他镇定地回答:“房相明鉴。此法与秦时李冰太守修建都江堰,原理确有不同。都江堰精髓在于‘引’和‘分’,顺应水势,劈开玉垒山,利用鱼嘴分水、飞沙堰泄洪排沙、宝瓶口引水,是无坝引水的典范,巧夺天工。”

他指向自己画的草图,语气变得坚定:“而小人所构思此法,关键在于‘拦’与‘调’!选择黄河峡谷狭窄之处,直接以巨力筑起高坝,迫使黄河主流暂时改道,然后拦蓄上游来水,形成巨大水库。待水量蓄积到一定程度,再开启底部这些闸门,集中泄洪。如此循环往复,其利有三:其一,汛期可蓄洪,削减下游洪峰,直接避免或减轻水患;其二,利用蓄积的高水位开闸放水,可形成巨大冲刷力,将下游河道淤积的泥沙冲入大海,减缓河床抬高,此所谓‘调水调沙’;其三,若将来技术允许,甚至可利用水流之力……做许多事情。”

他顿了顿,没有提及发电,只是强调:“此法工程浩大,远非都江堰可比,需举国之力。但若成,或可一劳永逸,至少能极大缓解黄河下游百年水患之忧!”

房玄龄听着雷毅火的讲解,看着图上那前所未见的构想,心中的震惊无以复加。他精通政务,对水利也有所了解,立刻意识到这看似异想天开的方案背后,蕴含着一种截然不同的、极具魄力的治水哲学!这已不是简单的修补堤防,而是要主动驾驭黄河!此子……果然非同凡响!

他沉吟片刻,猛地站起身,小心地将那张图纸收好,对雷毅火道:“你在此等候,哪里也不要去!”

说完,房玄龄甚至来不及更换朝服,拿着图纸,径直乘车赶往皇宫。

甘露殿内,李世民正与几位重臣商议赈灾及善后事宜,气氛沉闷。听闻房玄龄有急事求见,立刻宣入。

“玄龄,何事如此匆忙?”李世民问道。

房玄龄躬身一礼,双手呈上那张图纸:“陛下,臣府中有一奇人,闻黄河水患,献上一治河奇策,并有此图。臣观之,虽匪夷所思,然其理甚明,或可解我大唐黄河百年之患,请陛下御览!”

李世民有些疑惑地接过图纸,初看之下,也是眉头紧锁,不明所以。但当房玄龄依照雷毅火的解释,将“筑坝拦水”、“调水调沙”的原理和预期效果一一说明后,李世民的脸色从疑惑变成了凝重,又从凝重变成了极度的惊奇!

“竟有此法?!”李世民猛地从御座上站起,来回踱步,目光灼灼地盯着那图纸,“直接筑高坝拦水,蓄而泄之,以水攻沙……妙!甚妙!虽闻所未闻,然细思之下,确有其理!此法若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他停下脚步,看向房玄龄,眼中充满了探究与急切:“玄龄,献此策者,究竟是何人?现在何处?”

房玄龄如实回禀:“陛下,此人名叫雷毅火,乃是……乃是永宁公主机缘巧合下发现,荐于微臣。目前正在臣府中暂居。”

“永宁?长歌?”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但很快被对这治河奇策的兴趣压倒,“速宣此人入宫!朕要立刻见他!”

“臣,遵旨!”

当宫中的内侍带着皇帝的旨意来到房府,宣召雷毅火即刻入宫面圣时,整个房府都震动了。雷毅火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略显寒酸的随从衣物,他知道,决定他能否在这个时代真正立足的时刻,到了。他迈开脚步,跟着内侍,走向那座象征着大唐最高权力中心的皇宫,走向那位千古一帝——李世民。

上一章 第四章 平行宇宙中的盛世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