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玄元大陆,原创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原创作品 

(刘宇线)第一章

玄元大陆,原创

玄元大陆历,灵气复苏后第三百零七个年头,大汉帝国,青林郡,一个名为靠山村的小村落。

村子如其名,背靠着一座名为青苔山的绵延山脉,百十来户人家依山傍水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里的村民,世代以耕种和入山采集药草、狩猎普通野兽为生,生活清贫却也安宁。村子里最年长的长者,也从未见过、甚至未曾听闻过什么飞天遁地的“练气士”。对于他们而言,那更像是城里说书先生口中,遥不可及的神仙故事。

刘宇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里。父亲刘铁柱是村里最好的猎手之一,母亲李秀娥则操持着家中几亩薄田,贤惠能干。他还有一个四岁的妹妹,名叫刘芸,粉雕玉琢,甚是可爱。一家四口住在几间黄泥垒砌、茅草覆顶的屋子里,日子虽不富裕,但父母勤劳,家庭和睦,倒也充满了平凡的温馨。

今天,是刘宇六周岁的生日,也是靠山村一年一度为适龄孩童举行“启灵仪式”的日子。所谓的启灵仪式,其实颇为简陋——村长从郡城里请来了一位据说曾在郡守府做过事、见过世面的老文书,带着一块巴掌大小、黯淡无光的灰色“测灵石”。这块石头据说是官方淘汰下来的旧物,灵敏度极低,但足以检测出是否具备最基础的灵气感应天赋。对于靠山村而言,这已是难得的盛事。

村中心的打谷场上,几乎全村的人都围拢了过来。几个与刘宇同龄的孩子,在父母紧张而期盼的目光中,依次将小手放在那块冰凉的测灵石上。石头毫无反应,一如过去几十年来的每一次。

“刘家小子,到你了。”老文书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声音带着一丝疲惫。

刘宇看了看父母,父亲刘铁柱拍了拍他瘦小的肩膀,目光鼓励;母亲李秀娥则紧紧牵着女儿刘芸的手,眼中既有期待,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她并不指望儿子真能成为那万中无一的练气士,只盼着他能平安健康。

刘宇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将自己略显粗糙(因帮着家里做些零活)的小手,按在了测灵石上。

起初,石头依旧沉寂。

老文书叹了口气,正准备记录下又一个“无灵根”的结果。

骤然间,异变突生!

那灰色的测灵石,先是微微一颤,随即,一股温润如玉的光芒自内部透出!这光芒并不刺眼,却异常纯粹、凝实。紧接着,在村民们难以置信的目光中,石头表面,一道、两道、三道……整整九道清晰无比的乳白色光纹,如同水波般荡漾开来,层层叠叠,最终将整块石头映照得宛若一块瑰丽的宝玉!

“嗡——”测灵石甚至发出了低微的嗡鸣声。

老文书“腾”地一下站了起来,老花镜滑落到鼻尖都顾不上扶,他瞪大了眼睛,死死盯着那九道光纹,嘴唇哆嗦着,声音尖利得变了调:“九…九转!零阶九转!天生圆满灵根!!”

整个打谷场,死一般的寂静。

村民们面面相觑,他们不懂什么“零阶九转”,什么“天生圆满”,但他们看得懂老文书的反应,看得见那从未在村中出现过的奇异景象!这意味着,老刘家的儿子,是个了不得的天才!

刘铁柱和李秀娥也懵了,巨大的冲击让他们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只是下意识地紧紧攥住了彼此的手。

老文书激动得满脸通红,他颤抖着记录下结果,然后一把拉住刘铁柱:“刘…刘老弟!你家出了真龙了!零阶九转啊!老汉我活了这么大岁数,只在郡志传闻里听过!咱们青林郡,怕是百年都没出过这等天赋了!必须立刻上报郡城!朝廷必有重赏,孩子也必须马上送去郡学启蒙!耽误不得!”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靠山村以及周围的几个村落。刘家瞬间成了焦点,前来道贺、围观的人群几乎踏破了门槛。郡城官府在接到上报后,也极为重视,派来了专门的官吏核实情况,并带来了丰厚的赏赐——足够刘家盖上青砖大瓦房,并优渥生活好些年的金银,以及一本基础的《引气诀》入门功法。

荣耀过后,便是离别。

一个月后,郡学的录取文书和专项助学金(涵盖学费及部分生活开销)送达。刘宇,这个六岁的孩童,即将离开生活了六年的小山村,前往遥远而陌生的青林郡郡城,进入那里的“青林郡官立初等练气学堂”学习。

离别的那天清晨,雾气未散。村口的老槐树下,母亲李秀娥红着眼眶,一遍遍地整理着刘宇不算厚重的行囊,里面装着她连夜赶制的新衣和干粮。妹妹刘芸抱着哥哥的腿,哇哇大哭,舍不得他走。父亲刘铁柱沉默着,用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千言万语化作一句:“到了郡城,好好学,听先生的话,照顾好自己。”

来接引的,是郡学的一位年轻助教,骑着一匹高大的角马(一种被驯化的低阶食草妖兽,脚力胜过寻常马匹)。刘宇最后看了一眼熟悉的村庄,看了一眼父母和妹妹,咬了咬牙,在村民们的目送下,被助教拉上角马,踏上了离乡之路。

角马奔驰,风声在耳边呼啸。山川、田野、村庄飞速向后倒退。刘宇紧紧抓着鞍鞯,心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彷徨,以及一丝因天赋而燃起的微弱憧憬。

青林郡城,作为大汉帝国十三郡城之一,其宏伟远超刘宇的想象。高达十余丈的青黑色城墙巍峨耸立,城门口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城内街道宽阔,以青石板铺就,两侧店铺林立,旌旗招展,叫卖声、谈笑声、车马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香料以及……一种比村里浓郁许多倍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清新气息,助教告诉他,那就是“灵气”。

青林郡官立初等练气学堂,位于郡城东区,占地面积极广。朱红的大门,门口矗立着两尊并非石狮,而是某种传说中的瑞兽石像,隐隐散发着令人心静的气息。围墙内,亭台楼阁隐约可见,更有演武场传来的呼喝声和金铁交鸣之声。

入学手续并不复杂,在查验了文书和测灵记录后,刘宇被分配到了“甲字舍”——这是为天赋最优的一批学生准备的宿舍,条件最好,是两人一间的小屋。他的室友是一个来自郡城小吏家庭的男孩,名叫赵锋,性格活泼,对刘宇这个从村里来的“零阶九转”天才充满了好奇和一丝敬畏。

学堂的生活,对于刘宇而言,是全新而陌生的。课程主要分为两类:文课与武修。

文课包括《大陆通史》、《灵气基础理论》、《妖兽图鉴初解》、《帝国律法启蒙》等,旨在让这些幼苗了解他们所处的世界,以及作为大汉帝国未来的栋梁所需具备的知识和品格。刘宇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知识,他才第一次知道,原来世界如此广阔,国家如此之多,力量体系如此精深。

武修则是核心。每日清晨,所有学生需在演武场集合,由教习带领,练习基础的《锻体拳法》,打熬筋骨,强健气血,这是容纳和运转灵气的基础。下午,则是各自的“引气”时间。学生们会在学堂提供的、灵气相对浓郁一些的“静室”中,按照《引气诀》的法门,尝试感应并引导天地灵气入体,汇于丹田,转化为自身的“真气”。

刘宇的零阶九转天赋,在此刻展现了其恐怖之处。

当其他同学,包括那位已是零阶三转的郡城少年赵锋,还在苦苦感应灵气,偶尔才能捕捉到一丝一缕,艰难引入体内时,刘宇一进入静室,闭上双眼,便能清晰地“看到”周围空间中,无数色彩斑斓、细如微尘的光点——那便是活跃的天地灵气。他只需心念微动,按照《引气诀》的路径稍一引导,那些灵气光点便如同受到无形力量的吸引,欢快地、争先恐后地涌入他的体内,沿着特定的经脉路线运行,最终沉淀于丹田,化作一股温暖而充盈的气流。

他的修炼速度,几乎是其他天赋最佳者的数倍乃至十数倍!仅仅入学一个月,他丹田内的真气已然充盈无比,并且自然而然地开始凝练、提纯,向着更高层次的气者境界发起冲击。学堂的教习在定期检查进度时,察觉到刘宇体内那远超同龄人的真气量和精纯度,眼中都忍不住闪过惊异之色,私下里议论,此子恐怕用不了一年,便能突破至一阶气者,打破学堂乃至郡城的最快记录。

然而,天赋带来的并不全是赞誉和便利。郡城不同于靠山村,这里的孩子心思更为复杂。刘宇那惊人的天赋,以及他来自偏远山村、衣着朴素的背景,形成了一种奇特的矛盾,引来了一些羡慕,也招致了一些不易察觉的嫉妒和排挤。

尤其是在一次文课小测中,刘宇凭借超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取得了头名,更是刺激了一些自诩出身优越的同学。下课后,以郡城一个富商之子为首的几个孩子,便在走廊里拦住了他。

“喂,乡下小子,运气不错嘛,测灵石没坏掉?”富商之子王鹏抱着胳膊,斜眼看着刘宇,语气带着挑衅。他身边几个跟班也发出哄笑。

刘宇握了握拳头,他记得父亲说过,出门在外,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王鹏:“测灵石是官府之物,自有法度检验。若你不服,可在下次引气课时,看看谁引动的灵气更多。”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基于绝对天赋的自信。王鹏被他看得有些心虚,他自身不过是零阶二转,引气效率远不及刘宇,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他脸色涨红,哼了一声:“练气快有什么用?莽夫而已!咱们走着瞧!”说罢,悻悻地带人离开了。

刘宇看着他们的背影,轻轻吐出一口气。他明白,在这个更广阔的世界里,天赋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助他腾飞,也会带来风雨。他必须更快地成长,不仅是修为上,还有心性上。

夜晚,刘宇躺在宿舍的床铺上,望着窗外郡城远比村落璀璨的星空。他想起了靠山村的父母和妹妹,想起了离别时母亲通红的眼眶,父亲沉默的期许。他暗暗握紧了小拳头。

“爹,娘,小芸,你们放心。我会努力的。总有一天,我会成为真正的强者,让咱们家,再也不用过那种紧巴巴的日子,让你们都以我为荣!”

青林郡学的夜空下,一颗来自乡野的潜龙之种,已然破土,正贪婪地汲取着养分,准备迎接属于他的风云际会。他的传奇,才刚刚开始书写第一个笔画。

上一章 剧情背景介绍 玄元大陆,原创最新章节 下一章 (玖瑶线)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