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彻底变成了霍雨浩的“工作室”。接下来的几天,只要没课,他便会投入到这项“家庭改造计划”中。温书意则成了最忠实的观众和偶尔的助手,负责递工具、提建议,以及最重要的——投喂和擦汗。
她发现霍雨浩做起事来有种近乎苛刻的完美主义。每一道切割线都要求笔直精准,每一个榫卯接口都打磨得严丝合缝。他使用工具的手法娴熟得令人惊叹,那套雕刻刀在他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能在木材边缘雕出流畅美观的线脚,让原本朴素的家具瞬间多了几分精致感。
“你以前……是不是经常做这个?”温书意终于忍不住,在他休息喝水时问道。她实在无法将眼前这个技艺娴熟的“木匠”和那个在图书馆安静看书的清冷少年完全重叠。
霍雨浩握着水杯的手顿了顿,目光有些悠远,似乎在回忆什么。片刻后,他摇摇头,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不算经常。但需要的时候,必须做到最好。”他看向那些半成品家具,眼神像是在看曾经必须亲手打造的生存工具,“熟能生巧罢了。”
温书意没有追问“需要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她敏锐地感觉到那可能涉及他不愿多提的过去。她只是笑着转移了话题,夸赞他的手艺简直可以开店了。
霍雨浩被她逗得微微扬唇,眼神重新变得柔和。他喜欢看她围着自己转,喜欢她眼中毫不掩饰的欣赏和依赖。这种充满烟火气的平静生活,是他曾经在刀光剑影、冰天雪地中无法想象的奢望。他无比珍惜。
然而,平静的生活总会被意外打破,尤其是在这栋隔音效果普通的老旧公寓楼里。
这天下午,霍雨浩正在组装那个靠窗的组合书柜。由于结构相对复杂,他需要不时用锤子轻轻敲击进行校正。为了减少噪音,他特意在敲击点垫了布块,动作也放得很轻。但在一次需要稍微用力的榫头结合时,沉闷的“咚”声还是不可避免地传了出去。
几乎就在声音落下的瞬间,楼下传来了尖锐的、用什么东西敲击天花板的声音(很可能是扫帚杆),伴随着一个中年女人不满的吼叫:“楼上!几点了!还让不让人睡觉了!天天敲敲打打,有完没完?!”
温书意吓了一跳,有些紧张地看向霍雨浩。他们这栋楼确实住户复杂,楼下住的是一位据说作息日夜颠倒、脾气不太好的阿姨。
霍雨浩动作停下,眉头微蹙。他看了一眼时间,下午三点半,完全不是休息时间。但他还是立刻放下了锤子,对温书意投去一个安抚的眼神,低声道:“抱歉,是我考虑不周。”
他的第一反应是自责,这让温书意心里一酸。明明是为了她在忙碌,却要受这种无端指责。她走到窗边,打算朝楼下解释一下。
还没等她开口,楼下的叫骂声又升级了:“装修也不报备!我要去物业投诉你们!等着吧!”
这下温书意也有点生气了。他们这只是手工制作一些小家具,根本算不上正式装修,而且非常注意时间和噪音了。她正要反驳,霍雨浩却轻轻拉住了她的手腕。
“别冲动。”他摇摇头,“口头争执无益。”
“可是她要去物业投诉……”温书意蹙眉。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被投诉总归是麻烦。
霍雨浩沉吟片刻,眼神恢复了平时的冷静和沉着:“我来处理。”他走到工作区,快速将散落的工具和材料归拢了一下,使其看起来不那么像“施工现场”,然后对温书意说,“书意,帮我找一张纸和一支粗一点的笔。”
温书意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很快找来了A4纸和马克笔。霍雨浩接过笔,略一思索,便在纸上流畅地写下几行字:
敬告邻里:
本户近期于每日下午14:00-17:00间,进行少量手工家具组装,已最大限度控制音量与时长,预计三日内完工。
对在此期间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若有特殊需求,可随时上楼沟通协商。
联系电话:13XXXXXXXXX
他的字迹挺拔有力,排版清晰,语气不卑不亢,既说明了情况、限定了时间,表达了歉意,也留下了沟通渠道。看起来比单纯的争吵或忍气吞声要专业和有效得多。
“把这个贴在一楼单元门内侧的公告栏上。”霍雨浩将写好的纸递给温书意。
温书意看着这张“告示”,眼睛一亮:“浩,你太厉害了!这办法好!”这相当于主动公开信息,化解潜在矛盾,占住了情理。就算楼下阿姨真去投诉,物业看到这个,也会觉得他们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了。
她立刻拿着告示下楼张贴。果然,贴好后,楼下暂时没了动静。
然而,事情的发展有时总会超出预期。
大约半小时后,门铃响了。温书意心里一紧,以为是楼下阿姨找上门了。她透过猫眼一看,却愣住了——外面站着两位穿着物业制服的工作人员,表情严肃。
她忐忑地打开门。
“你好,我们是物业的。”一位工作人员开口,“接到投诉,说你们户在进行违规装修,噪音扰民。”
“不是的,我们只是……”温书意连忙解释,但心里有点发慌,面对这种正式问询,她一时不知该如何组织语言。
就在这时,霍雨浩从容地走到门边。他刚刚快速洗了手,换掉了沾满木屑的背心,穿着一件干净的白色T恤,虽然额角还有细汗,但神情镇定自若。他先是对物业人员微微点头示意,然后侧身让开通道,语气平和地说:“两位请进查看。我们并非装修,只是利用业余时间,手工制作几件小型家具,改善一下居住环境。”
他的冷静和坦然让物业人员的脸色缓和了一些。他们走进来,看到客厅里虽然堆着木材和工具,但井然有序,没有破坏任何墙体结构,也没有大型电动工具的噪音,只有几个基本完成、打磨光滑的家具部件靠墙放着,看起来更像是个手工作品展示间。
霍雨浩继续不疾不徐地解释:“我们非常注意影响,活动时间严格控制在工作日下午,并张贴了告示向邻里说明。”他指了指窗外一楼公告栏的方向,“所有材料均为环保板材,手工制作,产生的只是少量木屑和极短暂的手工敲击声,远低于装修噪音标准。”
他逻辑清晰,条理分明,每一句都切中要害,完全不像个被投诉的住户,反倒像是个在陈述项目方案的负责人。他甚至主动出示了购买材料的环保标识单据(他居然细心地把所有票据都整理好了!)。
两位物业人员面面相觑,原本准备好的说教词一句也没用上。这情况和他们预想的“野蛮装修”完全不同。看着霍雨浩沉稳可靠的样子,以及旁边温书意连连点头的确认,他们的态度彻底软化了。
“呃……原来是这样。”一位工作人员清了清嗓子,“手工制作……挺好,年轻人有想法。不过还是要尽量注意,避免影响邻居。”
“我们明白,一定会更加注意。”霍雨浩从善如流。
“那行,情况我们了解了。投诉那边我们会去解释一下。”另一位工作人员说完,几乎是以一种“打扰了”的姿态,匆匆离开了。
门关上后,温书意长舒一口气,拍着胸口:“吓死我了!浩,你刚才简直像个应对危机的专家!太帅了!”
霍雨浩看着她夸张的表情,眼底泛起笑意,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发:“只是把事情说清楚而已。”他顿了顿,略带调侃地看着她,“而且,我们确实有个‘专业团队’。”
“啊?什么专业团队?”温书意一愣。
霍雨浩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她,一本正经地说:“首席设计师兼工匠,和……首席后勤兼公关助理。”
温书意先是一怔,随即噗嗤笑出声来,心里的那点紧张和阴霾瞬间烟消云散。她笑着捶了一下他的肩膀:“好啊你,都会开玩笑了!”
经过这个小风波,接下来的制作更加顺利。楼下再没传来投诉声。那张告示似乎起到了作用,或许连那位脾气不好的阿姨,在看到如此“正式”的沟通和限时承诺后,也选择了忍耐几天。
三天后的傍晚,当霍雨浩为最后一件家具——那个组合书柜——刷上最后一层清漆,整个改造工程终于宣告完工。
清漆的味道淡淡地弥漫在空气中。原本空荡杂乱的客厅角落,此刻被一个设计巧妙、做工扎实的书柜填满,旁边是线条简洁的边几,阳台门口多了一个小巧的花架。所有的家具都保持着木材的原色,只罩了一层清漆,在夕阳下泛着温暖柔和的光泽,与整个公寓的氛围完美融合。
温书意站在客厅中央,看着这个焕然一新的小空间,眼眶有些发热。这不仅仅是几件家具,这是霍雨浩用他的双手,一点一滴为她创造出的、更具体、更温暖的“家”的感觉。
“浩,”她转过身,紧紧抱住身边这个满身汗水和木屑味、却让她感到无比安心和骄傲的少年,把脸埋在他胸膛,声音闷闷的却充满喜悦,“谢谢你……这是我们共同打造的第一个家。”
霍雨浩回抱住她,下巴轻轻抵着她的发顶,感受着怀中人的温暖和依赖。他看着这个被他们共同“改造”过的空间,蓝色的眼眸中流淌着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平静。
“嗯。”他低声回应,手臂收紧,“第一个。”
木屑终将扫净,警报已成插曲。而属于他们的生活,正在这亲手打造的坚实基础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