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宜修的病来得蹊跷。太医们诊治后,皆称是“心力交瘁,郁气攻心”,需要静养。
但他们不知道,子午散每日发作两次,让皇后处于一种慢性衰竭的状态。
在皇后病重的这段时间,后宫不可无人主事。
皇帝思虑再三,最终将协理六宫的凤印交给了华妃。
翊坤宫,华妃手握凤印,得意洋洋,仿佛已经坐上了皇后的宝座。
“哈哈哈!安答应,你果然是本宫的福星。”
华妃将凤印拿在手中把玩,笑得花枝乱颤,“皇后那贱人,还想拿巫蛊之术害你?她也不看看,她自己有没有那个福气!”
安陵容恭敬地站在一旁,心中却无比清醒。
华妃的狂妄,是她最大的弱点。
“娘娘洪福齐天,皇后娘娘自然比不上。”
安陵容奉承道,“只是娘娘,皇后娘娘的病,来得蹊跷。娘娘协理六宫,更要小心防范,以免被人钻了空子。”
华妃不以为意:“她能耍什么花招?不过是心虚装病罢了,本宫现在手握凤印,正是要整治六宫,给那些不识抬举的人一个教训。”
华妃立刻开始大肆排除异己,对那些平时与皇后交好的嫔妃,施以严苛的宫规。
一时间,后宫怨声载道,但无人敢言。
安陵容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巩固了她对曹贵人的控制。
温宜公主的病情在安陵容的“清心静魂”香下彻底痊愈。
曹贵人对安陵容的信任已经达到了盲目的程度。
“安答应,你真是菩萨心肠。”
曹贵人感激道,“若非你,温宜性命堪忧。我愿为你和华妃娘娘赴汤蹈火。”
“曹贵人言重了。”安陵容温和地笑着,心中却在盘算着更大的棋局。
她知道,华妃的狂妄很快会引起皇帝的反感。
她必须在华妃失宠之前,将自己的地位提升到不可撼动的地步。
安陵容开始频繁地在皇帝面前,用一种看似“劝谏”实则“告状”的方式,提及华妃的行事。
“皇上,华妃娘娘协理六宫,事事亲力亲为,实在辛苦。”
安陵容在侍寝时,为皇帝捶腿,轻声说道。
“她辛苦是应该的。”皇帝语气有些不耐。
“是啊,可娘娘性子急躁,难免会有些疏漏。”
安陵容叹了口气,“前日,丽嫔娘娘因为衣着不合规矩,被华妃娘娘罚跪了一个时辰。
丽嫔娘娘身子弱,回来就病倒了。嫔妾看着,心里也替娘娘担心,只怕娘娘太过严苛,惹人非议。”
安陵容没有直接指责华妃,而是用“担心华妃”的姿态,将华妃的暴行,一丝不漏地呈现在皇帝面前。
皇帝听后,脸色越发阴沉。
他将凤印交给华妃,是让她维持秩序,不是让她排除异己,大肆报复。
“华妃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皇帝怒道。
“皇上息怒。”安陵容轻轻抱住皇帝的手臂,“华妃娘娘只是性子直,没有恶意。
不过,后宫事务繁杂,娘娘一人承担,确实吃力。
皇上不如,再寻一位得力的人,分担一下娘娘的辛苦?”
安陵容这话,是在为甄嬛铺路。她知道,皇帝绝不会让华妃独大,必然会抬举一个能与华妃抗衡的人。而这个人,只能是甄嬛。
皇帝果然沉思起来。他发现,安陵容这个小小的答应,不仅能带来身体上的愉悦,更能带来心灵上的慰藉。
她不争不抢,却能将后宫的局势看得一清二楚。
几日后,皇帝下旨,擢升安陵容为安常在。
同时,也晋升了甄嬛为莞贵人,并命她与沈眉庄一同协助华妃处理后宫事务。
安陵容,一个没有家世的县丞之女,以火箭般的速度晋升为常在,与甄嬛、沈眉庄平起平坐。
她没有依靠任何人的力量,完全凭借自己的心机和手段,在两大巨头的夹缝中,为自己挣得了一席之地。
晋封圣旨送到景仁宫时,皇后病榻上听闻此事,气得差点吐血。
她辛苦布局,想除掉安陵容,结果反而让安陵容得了宠,甚至晋了位份。
皇后看着镜中自己苍白憔悴的脸,心中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安陵容……她竟有如此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