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捏着素色绣线的手指骤然收紧,银亮的针尖刺破指腹,渗出一点殷红血珠,她却浑然不觉。
窗外廊下的秋蝉还在聒噪,可那边飘来的宫女私语,像淬了冰的针,直直扎进她心口。
“万岁爷昨儿还特意问起昭宁格格的意思,听说连工部那本新修的《河工备要》,都特批了让格格拿去看呢。”
“可不是嘛,前儿御花园赏菊,万岁爷还亲自指给格格看那盆‘金芍药’,说那花儿的风骨,倒与格格有几分像。”
德妃猛地将手里的绣绷往炕几上一掼,青竹绷架撞在描金漆面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竹息刚从外面进来,见她脸色铁青,忙上前按住她的手:“主子仔细气着身子,不过是两个小丫头片子乱嚼舌根,当不得真。”
“当不得真?”德妃冷笑一声,指腹上的血珠蹭在月白绫帕上,像朵刺眼的红梅。
“本宫当初念着她乌拉那拉氏的体面,又瞧着老四身边确实缺个体己人,才松口让她做了侧福晋。“
”她倒好,推三阻四不肯从,如今倒攀上万岁爷,封了个和硕格格,连工部的门都能进了!”
竹息顺着她的话头往下说,声音压得极低:“主子说的是。一个庶女出身,能得主子青眼已是天大的福分,偏生不知好歹。“
”四阿哥是什么身份?将来......”她话未说完,却故意顿了顿,眼神里的暗示再明显不过。
德妃深吸一口气,指尖在炕几上轻轻敲着,那节奏里满是焦躁。
她想起宜修刚进宫时的模样,一身素衣,低眉顺眼,看着温顺得像只小兔子。
那时她还想着,这样的姑娘好拿捏,放在老四身边,既能安抚乌拉那拉氏,又能替自己盯着后院,是桩两全其美的事。
可谁能想到,这人竟是只藏了利爪的猫,转身就攀上了更高的枝桠。
“万岁爷也是,”德妃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满,又不敢说得太满。
“朝堂之事,哪有女子置喙的道理?工部掌管河工营造,多少老臣都摸不透的门道,她一个小姑娘家,进去能看懂什么?不过是万岁爷一时新鲜罢了。”
竹息连忙点头:“主子说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再厉害的学问,到头来还不是要嫁人生子,相夫教子?“
”她如今得了万岁爷的青眼,又能如何?难不成还能一辈子留在宫里当差?”
这话像是给德妃吃了颗定心丸,她紧绷的肩膀稍稍放松了些。
可转念一想,又皱起了眉:“话是这么说,可万岁爷的心思难测。“
”万一......万一他真把这丫头放在心上,将来指给个有头有脸的人家,岂不是平白给老四添了个麻烦?”
竹息端来一盏温好的菊花茶,递到德妃手里:“主子放心,您想想,昭宁格格虽封了和硕,可出身摆在那儿。“
”庶女的身份,就像一道坎,再怎么蹦跶,也跳不出规矩去。“
”将来真要指婚,顶天了也就是个中等世家。可咱们四阿哥是什么人?他的侧福晋,那是要记入玉牒的。“
”她放着金枝玉叶的前程不要,偏要去做那仰人鼻息的格格,将来有她后悔的时候。”
德妃抿了口菊花茶,苦涩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倒让她清醒了几分。
她想起自己当年,也是从一个小小的宫女一步步走到如今的位置,深知宫里的人情冷暖。
宜修如今看似风光,可没有家族做靠山,又没有子嗣傍身,万岁爷的新鲜劲儿一过,她还能剩下什么?
“你说得对,”德妃放下茶盏,眼神里多了几分笃定,“她以为进了工部,得了万岁爷的看重,就能一步登天?太天真了。“
”女子的出路,终究还是在男人身上。她不做老四的侧福晋,将来嫁的人,未必有老四的十分之一好。“
”到时候,看她还怎么在本宫面前摆架子。”
正说着,外面传来小太监的通报,说四阿哥胤禛派人送了些的东珠过来。
德妃听了,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她看向竹息,语气里带着几分得意:“你瞧,老四心里还是有本宫的。不像有些人,得了点小恩小惠,就忘了自己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