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奥教授团队访华的第七天,国家大剧院的后台已经变成了小型联合国。木圆圆刚用意大利语跟斯卡拉的艺术指导讨论完《托斯卡》的呼吸处理,转身就被京剧老师拽去练《贵妃醉酒》的身段。
"圆圆!"王老师举着谱子冲过来,"《江姐》'红梅赞'那段'三九严寒何所惧',你用美声的胸腔共鸣试试!"
木圆圆还没开口,马里奥教授立刻反对:"不行!这段应该用头声表现革命者的坚贞!"
两位大师当场开始用中意双语辩论,木圆圆夹在中间,感觉自己像块被两头狮子争夺的肉。她偷偷给黄子弘凡发求救信号,结果这人居然回复:"在录节目,自己扛。"
最后还是戏曲刘老师解围,他敲着锣鼓点唱了句"红岩上红梅开",突然把腔调一转,融入了普契尼式的咏叹调韵味。意大利团队顿时惊为天人,马里奥教授甚至掏出小本本记录:"东方革命歌剧与真实主义唱法的融合可能性..."
木圆圆趁机溜到走廊喘气,却撞见一群音乐学院的实习生正扒着门缝偷看。带队的助教激动地拉着她:"木同学!我们能不能观摩你上声乐课?"
于是当天下午,木圆圆的《茶花女》排练变成了公开大师课。当她唱到"他也许是我渴望见到的人"时,马里奥教授突然叫停:"这里的情绪不够绝望!你要想象自己像...像吃不到糖炒栗子一样难过!"
台下传来窃笑声。木圆圆幽怨地瞪了教授一眼,重新开嗓时把那个降B音唱得撕心裂肺,连窗玻璃都在震动。多明戈带头鼓掌:"好!这才是维奥列塔该有的爆发力!"
但轮到中国歌剧选段时,形势逆转。当木圆圆唱《原野》里金子那句"我的虎子哥",王老师要求她加入河北梆子的哭腔。意大利团队听得目瞪口呆,艺术指导小声问翻译:"这种撕裂式的唱法不会伤嗓子吗?"
"这叫'砸夯'唱法,"黄子弘凡不知何时出现在后台,"中国民间戏曲的独特技巧。"
木圆圆看见救星眼睛一亮,唱到"我疼你,我怜你"时故意望向师兄。观众席顿时响起暧昧的咳嗽声,王老师笑着摇头:"这孩子,演戏还带私货。"
傍晚彩排更混乱。中意团队决定合作排练《图兰朵》中的《茉莉花》选段,但意大利人坚持要用原文演唱,中国艺术家则要求加入昆曲水磨腔。木圆圆夹在中间,一会儿要用意大利语唱"Nel silenzio che l'abbandono(在寂静中,我放弃了)",一会儿又要转成吴侬软语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我舌头要打结了!"她在休息间隙向黄子弘凡诉苦。
师兄递来保温杯:"忍忍,晚上带你去吃涮羊肉。"
这个承诺成了木圆圆的精神支柱。当她唱到柳儿咏叹调"公主你冰冷的心"时,甚至把"perché non piangi(你为什么不哭)"唱出了对涮羊肉的渴望,意外获得马里奥教授称赞:"很好!终于有了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