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首尔的深秋,第一场冷空气过境时,YG练习生宿舍的灯还亮着。
宋俞坐在书桌前,手里摊着金珍妮的Rap歌词本,笔尖在纸上轻轻圈画。
宋俞“‘灯光下的影子,跟着节奏跳跃’这句之后,加‘心跳与鼓点,撞出同个频率’会不会更顺?既能接上文的‘节奏’,又能引出舞台上的情绪共鸣。”
金珍妮凑过来盯着修改后的句子,眼睛瞬间亮了。
金珍妮“对!这样一衔接,整个段落的逻辑都通了,唱的时候也更有画面感!”
她放下笔,拉着宋俞走到宿舍的穿衣镜前,晃了晃手腕。
金珍妮“作为谢礼,我教你舞台表情管理!你vocal稳得没话说,但眼神可以再抓人一点,比如唱到高潮,轻轻抬眼扫过观众,像这样。”
说着,金珍妮对着镜子调整姿态,原本清冷的眉眼染上几分张力,嘴角的弧度不刻意却刚好勾住视线。
宋俞跟着模仿,眼神却总有些放不开,忍不住笑场。
宋俞“我怎么觉得自己像在做鬼脸?”
金珍妮“慢慢来。”
金珍妮笑着拍了拍她的肩。
金珍妮“你就想台下都是等着听你唱中文歌的粉丝,把情绪顺着眼神递出去就好。明天深夜去练习室,我们对着镜子练。”
隔天凌晨,练习室的钢琴前还亮着灯。
宋俞指尖落在琴键上,缓缓弹出一段原创抒情旋律——考虑到《IF YOU》尚未发行,她特意根据两人声线定制了曲调。
金珍妮坐在旁边,一边跟着节奏打拍子,一边调整Rap的flow。
金珍妮“中文主歌你唱,韩语Rap我来接,间奏你加段钢琴独奏,这样两种语言能融得更自然。”
宋俞点头,按下录音笔的开关。
她的中文vocal温柔里裹着怅惘,金珍妮的韩语Rap则层层递进地推高情绪,钢琴旋律像一层薄纱,把两种声音轻轻裹在一起。
录完回放时,门口忽然传来脚步声——是负责练习生声乐教学的老师,手里还拿着平板电脑。
龙套“这段合作太绝了。”——老师
老师笑着走近。
龙套“能不能把录音给我?以后可以当练习生的‘声乐与Rap配合范本’。”
宋俞和金珍妮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连忙把录音传了过去。
后来这段音频真的被YG存进教学资料库,成了练习生们私下里反复听的“神仙合作”。
而这段默契的互动,早在金珍妮刚从新西兰回国时就有了铺垫。
那时她初到首尔,韩语里总夹杂着英文,说“洗手间”会脱口而出“bathroom”,提“练习室”习惯说“practice room”。
作为早入社的“前辈”,宋俞特意找了个小本子,把日常用语的韩语写法、发音和中文释义一一对应记下,每天陪她练10分钟。
宋俞“你跟着我念‘화장실(洗手间)’,尾音轻一点,别带英文的重音,就像念‘花脏西儿’的轻声调。”
后来金智秀入社,比金珍妮年长的她主动担起了“姐姐”的角色——知道金珍妮路痴,特意画了张标注着小太阳图标的路线图,从宿舍到练习室、便利店的每一个转弯都写得清清楚楚;发现金珍妮总忘记叠被子,每天睡前都会帮她把枕头摆好、外套叠整齐。
有次金智秀帮金珍妮整理完床铺,看着床头放着的路线图,忍不住拿起手机拍了张照。
照片里,阳光刚好落在路线图的字迹上,暖融融的。
她在照片下配了句“我的新西兰妹妹”,存进手机相册,还偷偷跟Lisa说。
金智秀“珍妮看着独立,其实有时候特别像需要照顾的小丫头。”
深夜的宿舍渐渐安静下来,宋俞躺在床上,耳边还响着练习室里的钢琴声;金珍妮摸着枕头边金智秀画的路线图,嘴角忍不住上扬;金智秀和Lisa则在另一张床上,小声讨论着明天要练的舞蹈动作。
窗外的月光洒进房间,落在四个女孩的床头。
她们或许还不知道,这些互相帮衬的瞬间,会成为未来成团后最珍贵的回忆;而宋俞心里“征服中国市场”的目标,也在这一次次的并肩里,变得越来越清晰——因为她知道,这条路不是自己一个人走,身边还有三个最靠谱的伙伴,一起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