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雍朝异闻录:绣娘的通感眼
本书标签: 穿越  异能  悬疑   

第十四章 传承之诺

雍朝异闻录:绣娘的通感眼

异能实践大赛结束后,林砚收到了一封来自苏州的信,是织造府的老绣娘写的,说苏教习当年留下的一箱绣具,一直没人敢动,想请她回去看看。林砚和顾晏辰商量后,决定一起回苏州。

回到苏州织造府,老绣娘领着他们来到苏教习的旧屋。屋内的陈设依旧,书桌上放着半幅未完成的《清明上河图》绣稿,箱子就放在书桌下。林砚打开箱子,里面整齐摆放着苏教习用过的绣针、丝线和染料,最底层还有一本泛黄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苏教习对异感者未来的设想——她希望有一天,异感者能自由生活,能用异能帮助他人,而不是被当成妖邪。

“苏教习当年为了保护异感者,付出了太多。”林砚抚摸着笔记本,眼眶有些湿润。顾晏辰握住她的手,轻声说:“我们会完成她的愿望,让异感者的传承一直延续下去。”

离开苏州前,林砚将苏教习的绣具和笔记本带回京城,交给了异感者学堂的孩子们。她在学堂的讲台上,给孩子们讲述苏教习的故事,告诉他们:“异能不是诅咒,而是礼物,你们要学会用这份礼物去帮助别人,去守护正义。”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林小婉举起手说:“林大人,我们一定会像苏教习和您一样,做善良的异感者。”

回到京城后,林砚和顾晏辰向雍帝上书,请求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异感者学堂,让更多有异能的孩子能接受教育。雍帝同意了,还任命林砚为“异感者总教习”,负责统筹全国的学堂事务。林砚知道,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但她有信心做好——因为她不是一个人,有顾晏辰的支持,有苏墨、阿吉和孩子们的陪伴,还有无数渴望公平与正义的人在背后支持她。

这日,林砚站在皇宫的城楼上,看着下方繁华的京城,顾晏辰走到她身边,递过一件披风:“天凉了,别冻着。”林砚接过披风,靠在顾晏辰肩上,指尖触到城墙上的砖块,感知到这座城市的安宁与繁荣。“你说,很多年后,人们会不会忘记曾经有过歧视异感者的日子?”林砚轻声问。顾晏辰点头:“会的,但他们会记得,有一群人用努力和坚持,换来了平等与正义。”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京城的街道上,也洒在林砚和顾晏辰身上。林砚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他们坚守初心,传承苏教习的信念,异感者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大雍的盛世也会永远延续下去。她的通感异能,会像一束光,永远照亮正义与希望的道路,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段属于异感者的传奇。

景和十年,京城的春天来得格外早。异感者学堂后院的兰草圃里,一株罕见的“素心兰”正悄然绽放,林小婉蹲在圃边,指尖轻抵花瓣,脸上满是欢喜——这株兰草昨夜还在“抱怨”土壤太干,今日便已吐露芬芳。

林小婉,林大人叫你去前院呢!”门口传来小轩的声音,他手里捧着一个木盒,里面装着刚从太医院送来的新药材。林小婉应了一声,起身时不小心碰倒了身边的洒水壶,水洒在青石路上,竟顺着缝隙慢慢汇聚成小小的水洼。

“你的异能又变强了。”林砚不知何时站在廊下,看着水洼中倒映的兰草影子,眼中带着笑意。如今的林小婉已十六岁,不仅能与植物深度沟通,还能通过植物的根系感知土壤湿度,甚至能引导水分流动——这是连林砚当年都未曾见过的异能进阶。

“是林大人教得好。”林小婉有些害羞,从袖中取出一片兰花瓣,“这株素心兰说,它能感知到百里外的旱灾,南边的稻田恐怕要出事。”林砚接过花瓣,指尖触到的瞬间,通感立刻捕捉到南方稻田的干裂与稻苗的枯萎,心中一紧。

三日后,林砚带着林小婉和太医院的医官赶往南方。抵达灾区时,成片的稻田已干裂得能塞进手指,村民们跪在田埂上,眼中满是绝望。林小婉走到田边,指尖插进土壤,闭上双眼。片刻后,她睁开眼,对林砚说:“稻苗的根还没死,只要能引来水源,它们还能活。”

可附近的河流早已干涸,唯一的水源在百里外的山脉中,要引水过来绝非易事。林小婉却笑着走向山脚,将手贴在一棵老槐树上。林砚的通感能“听”到她与树木的对话——她在请求山林中的植物帮忙,用根系搭建“地下水道”,将山泉水引到稻田。

接下来的三日,林小婉几乎不眠不休,一直守在山脚,引导植物根系生长。村民们也自发前来帮忙,清理水道的碎石。第四日清晨,当第一股清泉从土壤中渗出,流进稻田时,村民们欢呼着跪地叩谢。林砚看着林小婉疲惫却明亮的眼睛,突然明白苏教习当年的期待——异感者的异能,从来都是守护生命的力量。

回京后,雍帝下旨封林小婉为“护农县君”,允许她在全国推广“植物引水法”。林小婉站在朝堂上,捧着圣旨,目光落在林砚身上,眼中满是感激。林砚微微一笑,她知道,属于异感者的传承,早已在这些年轻的生命中,绽放出比兰草更绚烂的光芒。

番外二 雁门归客

景和十二年冬,雁门关外飘起了大雪。顾晏辰率军驻守雁门关已三年,这日巡逻时,发现雪地里躺着一个浑身是伤的少年,少年怀中紧紧抱着一只受伤的海东青,眼中却透着倔强。

“我叫阿烈,是北狄的异感者。”少年醒来后,对顾晏辰说,“北狄的新可汗想利用异感者操控猛兽,再次入侵大雍,我不愿意,就带着海东青逃出来了。”顾晏辰看着少年眼中的坚定,想起了当年的阿吉,便将他留在军中,还派人医治海东青。

阿烈的异能是与猛禽沟通,他能听懂海东青的鸣叫,甚至能指挥它们侦查敌情。在他的帮助下,雁门关的守军提前识破了北狄的几次偷袭,还缴获了大量的兵器。顾晏辰写信将此事告诉林砚,信中写道:“异感者本无国界,若能以异能换和平,便是天下之幸。”

次年春天,林砚带着昭雪司的人来到雁门关。见到阿烈时,他正指挥着一群海东青在天空盘旋,海东青的鸣叫清亮,在山谷中回荡。林砚的通感能感知到阿烈与海东青之间的信任,还有他对和平的渴望。

“我想回北狄。”阿烈突然对林砚说,“我想说服更多北狄的异感者,不要为可汗的野心卖命。”林砚有些担心,顾晏辰却点头同意:“我派一队精锐护送你,若有危险,就放海东青传信。”

阿烈离开的那天,雁门关的守军都来送行。他骑着马,怀里抱着痊愈的海东青,回头对林砚和顾晏辰喊道:“等我回来,我要带北狄的异感者来京城,看异感者学堂!”林砚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指尖触到身边的积雪,感知到空气中涌动的希望——或许用不了多久,异感者不仅能在大雍安居乐业,还能成为连接两国和平的桥梁。

三个月后,海东青带着阿烈的信飞回雁门关。信中说,他已说服了北狄一半的异感者,新可汗的野心被挫败,北狄的贵族们正商议着与大雍重新签订和平盟约。顾晏辰拿着信,对林砚笑道:“你看,我们的愿望,正在慢慢实现。”

林砚点头,望向窗外。京城的春天已至,异感者学堂的孩子们正在院子里放风筝,风筝上画着展翅的海东青,在蓝天白云下,飞得又高又远。

上一章 第十三章 学堂赛艺 雍朝异闻录:绣娘的通感眼最新章节 下一章 各卷内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