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渊中萤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言情 

第25章:羽翼

渊中萤

自别院归来,宋听禾在王府中的地位发生了微妙而切实的变化。

下人们依旧恭敬,但那恭敬里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信服,不再仅仅源于那枚戒指的威慑。常嬷嬷与她讨论药膳方子时,语气更添平等,甚至偶尔会请教她一些罕见的药材特性。连沈医女再来授课时,也会就某些疑难杂症与她探讨,俨然将她视为可以交流的同道。

谢凛待她,似乎也与以往不同。他依旧寡言,神色冷峻,但送到她院中的书籍,除了医典,开始夹杂一些涉及朝局动向、边关军情的简报抄录,虽只是冰山一角,却足以让她窥见外间世界的波澜壮阔。他偶尔会在她用膳时过来,问几句医术进展,或是听她谈及从医书中悟出的道理,虽不置评,却会静静听完。

宋听禾心知肚明,这是她通过“碧落散”一事挣来的。她证明了自己并非全然无用,证明了她所学的东西,能在他掌控的棋局中,落下实实在在的子。

她更加勤勉。医术精进的同时,她也开始留意那些简报中的信息,试图将零碎的线索拼凑起来,理解谢凛所处的局势,理解那些可能波及到她的暗流。她不再仅仅满足于调理自身,她要知道自己身处何方,危险来自何处。

这日,她正在翻阅一本前朝名医关于瘟疫防治的札记,常嬷嬷悄无声息地进来,低声道:“姑娘,王爷让老奴将这个交给您。”

那是一个小巧的紫檀木盒,入手沉甸甸的。

宋听禾打开盒盖,里面并非珠宝首饰,而是一套打造极为精巧的银针,细如牛毛,长短不一,在丝绒衬垫上闪着幽冷的光。旁边还有几柄薄如柳叶的小刀,以及一些她叫不出名字的、形状奇特的器具。每一件都打磨得光可鉴人,显然是极品。

“这是……”她讶然。

“王爷说,姑娘既精于此道,便该有称手的器具。”常嬷嬷语气平静,“这套‘九玄针’,还有这些解剖刀具,是王爷命人寻来的,望姑娘善用。”

宋听禾指尖拂过那冰凉的银针,心中震动。这套器具,绝非寻常医者所能拥有,更非她一个闺阁女子该碰的东西。尤其是那些解剖刀具,涉及人体结构,在某些卫道士眼中,近乎离经叛道。

他将这些东西给她,意味着什么?是鼓励她向更深、更禁忌的领域探索?是认为她有能力、也应当去触碰那些常人不敢触碰的层面?

她合上盒盖,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替我谢过王爷。”她声音平稳。

常嬷嬷退下后,宋听禾独自坐在窗前,看着那个紫檀木盒良久。

她想起别院中那个中毒的男子,想起谢凛那句“你能不能救”的逼问,想起这些时日他让她接触的那些超出闺阁范畴的信息。

他是在锻造她。

用危险,用知识,用超越常理的期望,将她从一只需要庇护的笼中雀,锻造成一把或许能为他所用的……利器。

这个认知让她脊背生寒,却又隐隐生出一丝不甘屈从的倔强。

她不想只做一把被利用的利器。

她想要掌控自己的命运,想要拥有足以与他平等对话、甚至……守护自己想守护之物的力量。

她重新打开木盒,取出一根最长的银针,指尖感受着那冰冷而坚韧的触感。

既然他给了她羽翼,那么,她便要试着,飞得更高,更远。

几日后的一个傍晚,谢凛来到她院中时,宋听禾并未像往常一样在看书或整理药材,而是站在书案前,面前铺着一张京城简图,上面用朱笔和墨笔标注了许多细小的符号。

“这是什么?”谢凛走到她身侧,目光落在简图上。

宋听禾并未惊慌,放下笔,坦然道:“听禾根据近日看到的邸报抄录,以及沈姑姑、常嬷嬷偶尔提及的城中情况,试着标注了去岁至今,京城几处时疫发生的地点、水源分布,以及药材铺的集中区域。”

她指着图上的标记:“若再有疫情,或可据此快速判断可能的蔓延方向,调配物资。虽粗浅,或有些许参考之用。”

谢凛凝视着那张标注细密的简图,眸中掠过一丝真正的讶异。他让她接触那些信息,本意是让她开阔眼界,知晓利害,却没想到她竟能举一反三,运用到民生实务上。

这份心思,这份敏锐,已远超寻常闺阁女子,甚至超过许多碌碌无为的官员。

他的目光从简图移到她沉静的侧脸,烛光下,她眉眼低垂,长睫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依旧柔弱,却仿佛有什么东西,自内而外,破茧而出。

“看来,”他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情绪,“本王这王府,倒是养出了一位女诸葛。”

宋听禾心头一跳,抬起头:“王爷谬赞,听禾只是尽己所能,不想虚度光阴。”

谢凛深深看了她一眼,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

但他知道,有些事,已经不同了。

她不再仅仅是他捡回来的“阿萤”的影子,也不再是那个需要他时刻护着的病弱女子。

她是宋听禾。

一个开始崭露头角,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的宋听禾。

夜色中,谢凛负手立于廊下,望着宋听禾院落的方向,唇角几不可查地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

事情,似乎变得有趣起来了。

上一章 第24章:药香 渊中萤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26章:惊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