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深吸一口气,从一堆练习册里,精心挑选了一道难度适中的物理题。
这道题我确实想了很久也没思路,但又不至于复杂到让人一看就头疼。
我觉得,作为我们线上交流的开端,这个难度刚刚好。
我把手机对准题目,仔仔细细地拍了一张清晰的照片,确保每一个数字和符号都看得清清楚楚。
然后,我在对话框里,小心翼翼地敲下了一行字。
黎含泫“黄同学,早上好。
黎含泫“这道题的能量转换过程我有点想不明白,能麻烦你帮我看一下吗?”
点击发送的那一刻,我的心跳都漏了一拍。
接下来,便是漫长的等待。
我把手机放在桌上,假装去翻看课本,可眼睛却总是不由自主地瞟向那个安静的屏幕。
一分钟,两分钟……时间仿佛被放慢了无数倍。
手机屏幕亮了。
叮咚一声,是QQ特别提示音。
我几乎是立刻就抓起了手机,点开了消息。
不是文字,而是一张图片。
他把我发过去的那道题的图片下载了下来,然后用手机自带的编辑功能,在上面用红色的线条和箭头,清晰地标注出了整个过程中的动能、电势能和内能的转化方向与关系。
紧随图片之后,发来了一行简短的文字。
黄子弘凡:“注意审题,内壁光滑意味着没有摩擦力,能量守恒。”
简洁,清晰,一针见血。
我看着那张被标注得明明白白的图片,和他那句点睛之笔般的提示,脑子里原本乱成一锅粥的思路瞬间就被理顺了。
我连忙拿起笔在草稿纸上演算起来,之前一直卡住的关隘迎刃而解。
黎含泫“明白了!谢谢你!”
我激动地回复道,还在后面加了一个用力点头的表情包。
黎含泫
这一次,他几乎是秒回,只有一个字。
黄子弘凡:“嗯。”
虽然只有一个字,但我却仿佛能想象出他坐在书桌前,对着手机屏幕,平静地点了点头的样子。
我的心里,像是被注入了一股暖流,熨帖又安稳。
这个周末,有救了。
这次成功的开端给了我巨大的鼓励。
整个周六,我几乎都沉浸在题海之中。
每当遇到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的难题,我便会拍照发给他。
从物理到化学,再到偶尔卡壳的数学。
而他,就像一个永远在线的、最智能的解题机器人。
他的回复总是很快,而且形式多样。
有时候是像第一次那样,直接在原图上标注。
有时候,他会发来一张他自己草稿纸的照片,上面是他工整又清晰的解题步骤。
还有些时候,他会直接打字,用一两句话点出我思维上的漏洞。
我们之间没有任何闲聊。
没有“在干嘛”,也没有“吃饭了吗”,所有的对话都围绕着那些枯燥的题目展开。
一张张照片发过去,一个个问题抛出去,然后收获一份份条理清晰的解答。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
31同学问你一道题完。
本作者宝宝们,喜欢的点个收藏,点点免费的赞赞,送免费的花花,多多评论,就是我码字的最大动力了˘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