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失败后,她终于做出了像样的面条。看着锅中翻滚的面条,她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李婶“少奶奶学得真快。”
李婶由衷赞叹。
秦水烟羞涩地笑了。这是她第一次下厨,虽然过程艰辛,但成就感满满。
当晚,她特意将自己做的那碗面端到张父张母面前,请他们品尝。
张父“这是水烟亲手做的?”
张父尝了一口,颇为惊讶。
江岁岁“是,公公。做得不好,请多包涵。”
秦水烟紧张地等待评价。
张母尝了尝,点头道。
张母“味道不错,难得你有这份心。”
得到公婆的认可,秦水烟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也许,她可以在这个家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夜深人静时,她坐在书桌前,再次提笔。这次不是给父母写信,而是想要写给张凌赫。
“凌赫夫君敬启,”
她写下开头,随即又觉得太过正式,将纸揉成一团。
张凌赫:这样写又显得太过生硬。
她咬着笔杆,陷入沉思。他们之间,既无夫妻之情,又非全然陌生,这种关系实在难以把握。
最终,她决定以最平常的语气开始:
“凌赫:
见信安。
你离开已有五日,家中一切安好。公公婆婆身体康健,勿念。
我近日在跟李婶学习厨艺,虽进步缓慢,但已能做出像样的面条。你若回来,可愿尝一尝?
书房中的书我取阅了几本,若你有特别需要留意的,可否告知?以免我误动了重要书籍。
北地春寒,望添衣保暖。
水烟 敬上”
写完后,她反复读了几遍,总觉得词不达意。这样平淡无奇的信,他会回复吗?
她想起临别时他说“可以给我写信”,那语气更像是客套,而非真心邀请。
犹豫再三,她还是将信装进信封,决定明天寄出。无论如何,她尝试过了。
军营中,张凌赫刚刚结束一场军事演练,满身尘土。
“张教官,有您的家书。”勤务兵递上一封信。
张凌赫有些意外。他离家才几天,父母很少在这个时间给他写信。
当他看到信封上清秀的字迹时,更加惊讶了。是秦水烟。
他拆开信,快速浏览内容。信中语气客气而疏离,像极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但字里行间,他能感受到她努力适应张家生活的用心。
学做菜?他挑眉。
那个连路都走不稳的娇气包,下厨是什么样子。他想象着她被厨房油烟呛得咳嗽连连的模样,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赵志成“张教官,笑什么呢?”
同僚赵志成凑过来问道。
张凌赫立刻收敛表情,将信折起收起。
张凌赫“没什么。”
赵志成是他多年的战友,性格开朗,与他截然不同。
赵志成“是家里来的信?”
赵志成“听说你结婚了,怎么也不请我们喝喜酒?”
赵志成调侃道。
张凌赫“一切从简。”
张凌赫简短回答,转身走向营房。
回到自己的房间,他再次拿出那封信,细细读了一遍。
她提到书房的书。看来她是真的喜欢阅读,不是装样子。他想起那日在书店,她雀跃的身影和发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