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安全屋的过程如同一次高度警戒的军事行动。陈默安排了多条迂回路线和车辆更换点,确保无人跟踪。当陆昭和沈璃最终踏入那扇熟悉的门时,紧绷的神经才略微放松。
然而,短暂的胜利感很快被更深的忧虑取代。
陈默的初步报告已经传来:成功切断了庄园的对外通讯光缆,并植入了三个监听节点和一个能量追踪信标。但在小队撤离时,遭遇了庄园守卫的激烈追击,一名队员受了轻伤。更重要的是,对方反应极其迅速专业,在通讯中断后不到五分钟就启动了备用方案,并开始进行反侦察扫描。
“他们不是普通的安保力量,”陈默在视频那头,脸色凝重,“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更像是…私人军事承包商。而且,他们对电子入侵有很强的防范和反击能力。”
陆昭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这次行动虽然达到了主要目的,但也彻底激怒了“影阁”,并暴露了己方部分实力和行事风格。
沈璃则专注于分析从庄园监听节点传回的零星音频片段。由于时间仓促和对方反制,获取的信息有限且嘈杂。但她还是捕捉到了一些关键词汇:“……目标脱离……计划失败……‘阁老’很失望……启动‘清除’预案……”
“清除”二字让沈璃心头一凛。这意味着,“影阁”可能不再满足于监视和干扰,而是要采取更极端的手段了。
压力之下,潜伏的分歧开始显现。
在讨论下一步行动时,陆昭倾向于主动出击,利用安装在庄园的信标,寻找机会获取更多关于“影阁”结构和“三世镜”碎片的信息,甚至考虑与某些可能存在的、对“影阁”不满的内部人员进行接触。
“我们不能一直被动防守,”陆昭站在战略图前,语气坚决,“‘影阁’就像阴影里的毒蛇,只有把它揪出来,我们才能真正安全。现在我们在暗处也埋下了钉子,这是机会。”
沈璃却持反对意见。她认为当前敌我力量悬殊,主动出击风险太大。“‘清除’预案意味着什么?可能是针对我们个人的暗杀,也可能是对我们社会关系的打击,甚至是更可怕的陷阱。我们应该暂时隐匿,巩固现有成果,优先研究‘共生’的可能性,提升自保能力。贸然行动,可能会毁掉我们好不容易争取到的一点主动权。”
“巩固成果?躲在这里研究?”陆昭转过身,眼神锐利,“沈璃,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影阁’不会给我们安心研究的机会!我父亲的教训还不够吗?犹豫和退缩,只会让敌人更肆无忌惮!”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和长期以来背负的压力。林家的血仇和生存危机,让他本能地倾向于更激进、更具攻击性的策略。
沈璃被他话语中的尖锐刺痛,但也激起了她的倔强:“冲动和冒险就能解决问题吗?你父亲当年或许就是太过激进才……!”她猛地刹住话头,意识到失言。
空气瞬间凝固。
陆昭的脸色沉了下来,眼神冰冷:“才什么?才招来杀身之祸?沈璃,别忘了,你们沈家也一直置身事外,明哲保身!如果不是命格相连,你会站在这里吗?”
这话如同利刃,划破了两人之间艰难建立起的脆弱信任。沈璃脸色一白,祖母和母亲谨小慎微、试图避开漩涡却终究被卷入的无奈与心酸涌上心头。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疏离:
“你说得对,我们是因命格而被迫合作。但正因如此,我们才更需要理智,而不是被情绪和仇恨驱使。我的建议是基于风险评估。如果你坚持你的计划,我会配合,但请恕我无法认同。”
她转身离开了书房,留下陆昭一个人对着满墙的图表,胸口起伏。
冲突并非源于根本性的矛盾,而是不同性格、不同背负和不同风险偏好下的必然碰撞。陆昭习惯于掌控和进攻,而沈璃更擅长洞察和防守。
冷战持续了大半天。安全屋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傍晚,沈璃在客卧整理祖母的札记,心情复杂。她知道陆昭背负着什么,也能理解他的急切,但她无法接受那种近乎赌博的冒险。她摩挲着手腕上的木珠,感受着其中与陆昭命格隐隐相连的波动,一种难以言喻的烦躁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萦绕心头。
另一边,陆昭独自在静修室,对着阵眼中的碎片,试图平静心绪。父亲的笔记、秦先生的告诫、沈璃的质疑在脑中交织。他不得不承认,沈璃的顾虑有道理。复仇的火焰灼烧着他,但他不能拿两人(尤其是现在可能包括沈璃)的安危去赌。
深夜,陆昭敲响了沈璃的房门。
沈璃打开门,神色平静,带着戒备。
陆昭沉默片刻,才开口,声音有些沙哑:“今天…是我太急躁了。你说得对,我们现在经不起大的失败。”
沈璃有些意外,没想到骄傲如陆昭会主动缓和。
“我也有错,”她语气缓和了些,“我不该那样评价你的父亲。”
短暂的沉默后,陆昭继续说道:“我重新考虑了你的建议。主动接触风险太高。我们可以先专注于分析从庄园获取的信息,同时继续我们的…共鸣研究。或许,找到增强自身实力的方法,才是应对一切的根本。”
这是他做出的让步,也是更理性的选择。
沈璃点了点头:“我同意。而且…我觉得我们之前的共鸣尝试,虽然冒险,但方向或许是对的。如果我们能更好地控制那种连接,哪怕只是短时间的实力提升,在面对危机时也能多一分底气。”
裂痕并未完全弥合,但至少,沟通的桥梁重新搭建起来。这次冲突,像一次淬火,让他们的合作关系在摩擦后反而变得更加坚韧和现实。他们意识到,彼此不仅是盟友,也是需要相互制约和平衡的存在。
窗外,城市的灯火依旧,而安全屋内的两人,在经历了一次信任的危机后,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共同的目标和脚下充满荆棘的道路。只是,这一次,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这条路上的彼此,并非完美契合的齿轮,而是需要不断磨合才能并肩前行的独立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