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枢的笔记摊在黑曜石办公桌上,页角泛黄卷曲,墨迹间藏着未尽的玄机。陆昭用指尖划过一行关于“时间褶皱”的潦草推算,腕间浅痕泛起微凉。
“他提到了七个坐标。”陆昭将笔记转向沈璃,上面圈出七个地名,由线连接,形似北斗,“对应沪上七处老建筑,都与镜城项目早期地脉勘测有关。”
沈璃的目光却落在笔记边缘的涂鸦上——几个重叠的新月标记,与阿月留下的银饰如出一辙。“驼铃帮的印记。星枢和他们不止是合作。”
她拿起那枚青铜钥匙,闭目凝神。钥匙内部的能量流动如同纤细的丝线,向着城市东南方向延伸。“感应很强,在……董家渡附近。”
一小时后,两人站在董家渡一栋待拆迁的石库门建筑前。墙面爬满枯萎的藤蔓,门牌号码模糊不清,唯有门楣上残存的西洋花雕与笔记中某张草图隐约对应。
钥匙插入锈蚀的锁孔,轻轻转动。
“咔哒。”
门开了,却没有露出预期的庭院。门后是一片扭曲的光幕,如同高温下的空气波动,散发出与昨夜镜宫相似的空间涟漪。
陆昭与沈璃对视一眼,同时迈入。
光幕之后,并非破败民居,而是一间充满民国风情的书房。红木书柜顶天立地,黄铜地球仪静止在角落,留声机的铜喇叭泛着暗哑光泽。时间在这里仿佛凝固了,空气里漂浮着旧纸张和淡淡墨香。
书房正中央,一张宽大的紫檀木书桌上,摊开着一本厚重的线装书。书页空白,但当沈璃靠近时,心口金莲微热,空白页面上逐渐浮现出淡金色的字迹——《镜灵枢要·补遗》。
“星枢的手笔。”陆昭扫过内容,眼神微凝。补遗不仅完善了命格共生之法,更详细记录了压制镜灵反噬的几种秘术,以及……关于“镜城”真正作用的推测。
“他认为,镜城大厦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稳定器’。”沈璃轻声念出,“用以平衡因三世镜力量逸散而导致的局部时空紊乱。”
她的指尖拂过书页上一处复杂阵法图,图中核心节点,赫然指向他们此刻所在的位置。“这里,是七个‘锚点’之一。”
就在这时,书房角落的阴影里,传来一声极轻的叹息。
两人骤然转身。
一个穿着灰色长衫、身形虚幻的老者缓缓从阴影中浮现,容貌与星枢有七八分相似,却更显苍老疲惫。他并非实体,更像一段残留的意念。
“你们来了。”老者的声音直接回荡在两人脑海,带着欣慰与遗憾,“比我预计的稍晚了些。”
“星枢先生?”沈璃试探着问。
老者微微摇头:“我只是他预留在此的一段‘记忆回响’,能量耗尽便会消散。”他看向陆昭手腕与沈璃心口,“看来,你们找到了那条不同的路。很好……不枉费我等了这么久。”
“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陆昭沉声问道,“镜灵,影阁,还有这七个锚点?”
“为了阻止一个更古老的错误。”记忆回响指向那本《镜灵枢要·补遗》,“初代镜宫主人,那位青衣道人,他封入血脉的,并非完整的镜灵,而是其‘恶念’与‘本能’的部分。其‘灵智’与‘记忆’,被剥离出来,散落各处。三世镜的轮回,本质是恶念本能不断寻找合适宿体,试图重组完整的过程。”
沈璃心中一震:“所以,镜灵本身并无善恶,是残缺导致了它的混乱和掠夺性?”
“可以这么理解。”记忆回响点头,“星枢与陈迹、莫连山当年在昆仑发现的,正是被剥离封存的‘灵智’碎片。陈迹想彻底净化它,莫连山想掌控它,而星枢……他想找到被青衣道人藏起的‘记忆’碎片,让镜灵重归完整,结束这场无尽的轮回。镜城项目,就是为了汇聚力量,定位‘记忆’碎片的下落。”
“记忆碎片在哪里?”陆昭追问。
记忆回响的身影开始变得透明,声音也断续起来:“七个锚点……全部激活……星图自现……小心……守护派并非……铁板一块……”
话音未落,老者的虚影如同烟雾般消散在空气中。
书房微微震动起来,书架上的书籍簌簌作响。他们脚下,一个以书房为中心、覆盖整个董家渡区域的巨大隐形阵法被短暂激活,又迅速隐没。
沈璃感到怀中的青铜钥匙彻底失去了能量感应,化作凡铁。而那本《补遗》的金色字迹也固定下来,不再变化。
“看来,我们有了新的任务清单。”陆昭合上《补遗》,目光扫过这间充满秘密的书房。
激活七个锚点,拼凑完整星图,寻找镜灵的“记忆”碎片。
而星枢最后的警告犹在耳边——守护派内部,也有问题。
离开书房,重回董家渡残破的街道,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城市的喧嚣扑面而来,仿佛刚才那段跨越时空的对话只是一场幻梦。
但沈璃能感觉到,心口金莲与这座城市地下某些沉睡的存在,产生了更深的联系。
陆昭拿出手机,发出几条指令。“调动资源,排查其余六个坐标点。要绝对保密。”
他看向远处镜城大厦的尖顶,眼神锐利。
星枢留下的棋局,才刚刚开始。而他们,已置身棋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