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听潮阁:直播天王养成记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轩一听潮阁  听潮阁许来     

第15章:深夜电台·澈清的团播奇迹

听潮阁:直播天王养成记

陆潮声推开策划部会议室的门,手里还拿着刚打印出来的数据分析报告。凌音已经走了,设备安静地放在角落里,只有澈清坐在主位前,低着头在平板上滑动,一遍遍检查“深夜电台”的流程图。

“人都到齐了?”他问。

澈清抬起头,“就等你了。”

陆潮声走过去,接过她递来的文件。翻到第二页时,目光停在“非表演性表达”这几个字上。他忽然想起凌晨三点那条弹幕——不是夸技术厉害,而是写着:“姐姐辛苦了。”

他开口问:“上次凌音通宵调试设备,你们还记得弹幕说什么吗?”

没人回答。

他合上文件,声音轻了些:“他们说‘姐姐辛苦了’。”顿了顿,又说,“不是因为4K画质多牛,是因为她敢让大家看到自己眼睛里的血丝。”

桥鹊在后排小声插了一句:“所以这回不唱歌跳舞,是来说实话的?”

“对。”澈清接话,“我们分析过数据,凌晨两点后上线的人,七成以上都会私信倾诉心事。他们不是来看热闹的,是想找一个能听见他们声音的人。”

木木墩靠在椅背上,皱眉:“可咱们是娱乐平台啊,不说唱跳,光讲故事,观众能待得住吗?”

“留不住也得试试。”十三坐在靠墙的位置,语气干脆,“现在打赏榜前十里,六个都是靠哭惨博同情。与其让主播瞎拼情绪,不如教会他们怎么真正去理解别人。”

麦麦一直没说话,这时轻轻点了点头:“我奶奶走之前,最喜欢听我讲睡前故事,用方言的那种……她说听着安心。”

澈清眼睛一亮:“那就从你开始排第三位。桥鹊第一,木木墩第四,中间穿插麦麦和临时连线。节奏我来控,允许沉默,允许卡壳,但不准编。”

陆潮声在方案最后写了一行批注:“允许哽咽,但必须真实。”然后抬头,“直播时间定在今晚十二点,推全平台首页入口。”

会议结束,大家陆续离开。陆潮声站在大屏前看了眼测试流,“在线人数预估多少?”

“保守估计五万。”澈清说。

“我要十万。”他说完转身走了,背影挺直,像一棵不会弯的树。

——

晚上十一点五十五分,听潮阁B1直播间灯光调成了暖黄色。没有舞台,没有炫彩灯光,只有一张圆桌,六把椅子,中间放着一个老式麦克风,银灰色的,像是几十年前广播站用的那种。

桥鹊第一个坐下,手放在桌上,指尖微微发抖。她打开录音笔,按下播放键——一段雨声缓缓流淌出来,混着老旧收音机的杂音。

“各位晚安。”她的声音有点哑,“我是桥鹊。今天想讲个……我自己都快忘了的事。”

弹幕慢慢飘起:“??开播了?”“这是什么节目?”“背景音好奇怪。”

桥鹊深吸一口气:“那年我外婆失踪,是在三月十七。那天暴雨,停电,整条巷子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她出门前最后一句话是‘鹊儿别怕,阿婆去买糖水’。”

弹幕突然安静了一瞬。

接着有人刷:“我奶奶也是那天晚上走的。”

“阿尔茨海默症,走失第七天在桥洞下找到的。”

“我爸那天喝醉了,说我妈再也不会回来……结果真的没回来。”

桥鹊的声音更轻了:“我找了三个月。最后是在城南一家养老院看见她的。她不认识我了,但嘴里一直在哼一首童谣。”

她停了几秒,才继续:“那时候我就在想,如果当时我能牵住她的手,就好了。”

弹幕炸了。

“我现在就在医院陪护,我爸昨天又叫不出我名字了……”

“刚给我妈打了电话,她说‘你在哪啊’的时候,我差点哭了。”

“谢谢你说出来。我一直不敢讲。”

澈清在监控台前迅速调整镜头,切到了麦麦。她已经戴上耳机,轻声哼起一段江南小调,曲调简单,却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接一下吧。”澈清低声说。

麦麦点点头,接过话筒:“刚才那段童谣,是我小时候常听的。我来弹一段,送给所有还在等亲人回家的人。”

她没起身,只是低头拨动随身带的小型箜篌,叮咚几声,像是夜露滴落在屋檐。

弹幕渐渐缓了下来,变成一片温柔的“抱抱”和“加油”。

轮到木木墩时,他摘下耳机,直接对着麦克风说:“我妈化疗那会儿,掉光了头发,疼得睡不着。我就坐在床边,弹吉他给她听。有次唱到一半,她突然说‘川仔,妈要是走了,你要继续唱啊’。”

他的声音低下去:“我说不会的。但她还是走了。”

弹幕再次涌动。

“我妈也是癌症……我从来没跟她聊过这些。”

“我也试过给爸爸放歌,他睡着了,但我还在播。”

“你们知道吗?听到这里,我第一次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熬。”

实时在线人数冲破八万,服务器轻微波动了一下,又被技术组立刻压住。

澈清看着曲线,手心出汗。她悄悄打开后台语音,对十三说:“注意木木墩,呼吸频率偏高,可能情绪上来了。”

十三点头,在记录本上标了个红圈。

直播进行到第五十三分钟,峰值突破十万。没有满屏的打赏特效,也没有PK爆灯,只有不断滚动的真心话。

——

凌晨一点十七分,直播结束。

灯光恢复明亮,几个人坐在原位,谁都没动。

桥鹊关掉录音笔,握在手里,盯着天花板出神。

麦麦轻轻收起箜篌,去茶水间泡了杯热茶。回来时发现桌上多了张纸条:“讲出来,就好了。”她笑了笑,折好塞进包里。

木木墩没走,坐在原位喝了杯热牛奶,耳机里循环播放一首老歌——是他母亲生前最爱听的《月亮代表我的心》。

十三最后一个离开,手机震动,是澈清的消息:“新人训练加‘共情能力’课,重点教如何传递温度而不耗尽自己。”

她回复:“严师模式启动。”

同时在培训系统里新建课程模块,输入标题:共情边界管理。备注栏写着:“温柔,也要有铠甲。”

——

凌晨两点零四分,澈清独自坐在策划部,回看直播录像。

她把进度拉到桥鹊讲述中途,放大音频波形。发现有三次明显的呼吸紊乱,刚好是在提到“养老院”“认不出”“糖水”这几个词的时候。

她暂停画面,在工作笔记写下:“共情≠暴露伤疤。下次增设‘希望回声’环节,由听众分享被治愈的故事。”

然后打开内部通讯,给陆潮声发了份优化建议。

五分钟后,回复来了,只有三个字:“照做。”

她松了口气,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桌上沙盘里,不知谁放了个微型话筒模型,正对着她,像在默默倾听。

——

陆潮声坐在办公室,面前摊着直播数据简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