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回溯暖爱
本书标签: 校园  重生逆袭 

第9章 新的舞台与脱口而出的秘密

回溯暖爱

金融实践社的活动室位于经管学院大楼的五楼,比林薇想象中要正式许多。宽敞明亮的房间,一面墙是白板和数据显示屏,另一面是摆满了金融类期刊和行业报告的书架。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已经坐了十几个人,大多是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低年级的新生面孔不多。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混合着咖啡因和淡淡打印墨水的气味。这是一种林薇既熟悉又陌生的氛围——属于成年人的、务实的、充满竞争与合作的世界。上一世,她几乎完全错过了这些。

她和赵欣然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赵欣然似乎也有些紧张,小声说:“哇,感觉大家都好厉害的样子。”

林薇拍了拍她的手,递给她一个安抚的眼神。她自己的心跳其实也有些快,但更多的是一种久违的兴奋。这才是她应该投入精力的地方,而不是在那些无谓的情感纠葛中内耗。

会议开始,社长——一位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沉稳的大四学长陈明,先简单介绍了社团的宗旨、主要活动和今年的规划。接着,他切入正题,宣布了本学期第一个实战项目——为一家本地初创的科技公司“迅流科技”做一份市场潜力分析与初步估值报告。

“这家公司主要做边缘计算节点的优化,技术很有特点,但市场认知度低,融资遇到瓶颈。我们的任务就是尽可能搜集信息,做出有说服力的分析,帮助他们厘清自身价值,也为我们的‘启明杯’商业策划大赛做个热身。”陈明将项目资料分发下来。

会议室里立刻响起了翻动纸张的沙沙声和低声讨论。

林薇拿起资料,快速浏览起来。迅流科技……边缘计算节点优化……这些名词对她而言并不陌生。上一世,在她心灰意冷出国后,曾经恶补过许多金融和科技方面的知识,试图用忙碌麻痹自己,而这个领域恰好是她关注过的。她记得,大概一年后,随着物联网和AI应用的爆发,相关技术公司的估值会迎来一轮飙升。

一个模糊的想法开始在她脑海中成型。

陈明环视一圈:“大家对这次项目有什么初步想法,或者想选择从哪个角度切入,现在可以简单说说。畅所欲言,不用拘束。”

几个高年级的学长学姐率先发言,有的提到从技术壁垒分析,有的建议做竞争对手对标,有的则认为应该重点研究潜在应用场景。思路都中规中矩,符合教科书上的框架。

林薇低头看着资料,手指无意识地划过“潜在应用场景”那几个字,眉头微蹙。她总觉得,忽略了一个关键点。

“那位学妹,”一个带着笑意的、清朗的男声忽然响起,指向了她,“我看你好像有不同的想法?不如说说看?”

林薇抬起头,发现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自己身上。说话的是一位坐在陈明旁边的男生。他穿着简单的白色卫衣和牛仔裤,头发清爽利落,五官俊朗,嘴角自然上扬,带着一股阳光又自信的气质。和沈屹辰那种冷峻的、带有压迫感的好看完全不同,他的好看是温暖的、具有亲和力的。

林薇认出他来了,顾衍。金融系大二的传奇人物,计算机双修,据说编程和金融分析能力一样强悍,是社团的副社长,也是这次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被这样点名,林薇稍微有点意外,但并没有慌张。她深吸一口气,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既然被点名了,躲闪反而显得小家子气。

“学长好,各位学长学姐好。”她先礼貌地打了个招呼,声音清晰,不卑不亢,“我叫林薇,大一。我刚刚听了大家的思路,很受启发。不过,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个角度?”

她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目光落在顾衍带着鼓励笑意的脸上,继续说道:“技术壁垒、竞争对手、应用场景,这些确实重要。但对于迅流科技这样处于早期、急需证明自己价值的公司来说,或许‘时机’和‘叙事’更重要。”

“时机?叙事?”有学长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对。”林薇点头,拿起资料,“边缘计算这个概念其实不新,但为什么是现在?因为5G的普及、物联网设备数量的指数级增长、以及AI推理对低延迟的刚性需求,正在共同构成一个爆发的临界点。我们需要在报告里清晰地描绘出这个‘风口即将到来’的图景,让投资者看到,投资迅流,不仅仅是投资一项技术,更是投资一个即将起飞的赛道。”

她一边说,一边在白板上快速画了一个简单的时间轴和关联图,标注出几个关键的技术节点和市场趋势。

“至于‘叙事’,”她转过身,面对大家,“我们不能只把迅流看作一个技术提供商。我们可以帮它构建一个更吸引人的故事——比如,‘智能城市的末梢神经’,‘让算力像水电一样随处可得的基础设施构建者’。一个好的故事,比干巴巴的技术参数,更容易打动非技术背景的投资者,也能帮迅流在众多同类公司中脱颖而出。”

她的语速不快,条理清晰,提出的观点新颖且切中要害。原本还有些嘈杂的会议室渐渐安静下来,不少高年级学生都露出了思索和惊讶的表情。一个大一新生,能有这样的宏观视野和表达逻辑,实在出乎意料。

赵欣然在下面激动地偷偷掐林薇的大腿,被林薇不动声色地躲开了。

顾衍脸上的笑意更深了,眼神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欣赏。他等林薇说完,轻轻鼓了鼓掌:“很有意思的角度。‘时机’和‘叙事’,这确实是很多初创公司估值模型里容易被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非量化因素。学妹想法很棒啊!”

他的夸奖真诚而直接,没有丝毫的敷衍。

林薇被他夸得有点不好意思,刚才发言时的自信收敛了一些,微微笑了笑,习惯性地谦逊道:“学长过奖了,主要是重生了……啊不是!”

话一出口,她猛地顿住,心脏差点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要命!怎么说顺嘴了!

她赶紧稳住心神,面不改色地、极其自然地接了下去,仿佛刚才那个诡异的停顿根本不存在:

“……重拾了对学习的热情。对,就是突然对专业知识特别感兴趣,所以多看了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瞎想的。”

她面上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后背却惊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好险!差点就社会性死亡了!

顾衍似乎并没有察觉到那个微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卡顿,或者说,他以为那只是她一时口误。他朗声笑道:“看来这热情重拾得正是时候!你这‘瞎想’可一点都不瞎。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这个项目的核心小组?正好缺一个像你这样能跳出固定思维框架的人。”

这个邀请,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也意味着更大的压力和更紧密的团队协作。

林薇几乎没有犹豫,她看了一眼身边同样兴奋的赵欣然,然后对顾衍点点头:“谢谢学长,我很荣幸。我会努力学习的。”

“太好了!”顾衍显得很高兴,“那会后我们核心小组再留一下,详细分工。”

项目启动会继续进行,但林薇能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明显多了起来,有好奇,有探究,也有认可。这是一种与前世截然不同的关注,是基于她自身能力和思考的注视,让她感到踏实而有力量。

会议结束后,核心小组的几个人留下来讨论具体分工。顾衍很自然地走到林薇旁边,和她讨论起刚才提到的“风口”该如何用数据和行业报告来具体佐证。

“你刚才提到AI推理对低延迟的需求,我最近正好在看一篇关于分布式模型训练的论文,里面有个数据可能用得上……”顾衍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和他讨论问题感觉很顺畅,是一种智力上的愉悦。

林薇也渐渐放松下来,投入到了专业的讨论中,暂时将那个可怕的口误和某个阴魂不散的冰山抛在了脑后。

她和顾衍站在白板前,一个说,一个补充,偶尔争论,又很快达成一致,气氛融洽而高效。

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将两人的身影投在光洁的地板上,靠得很近。

他们都没有注意到,活动室虚掩着的门外,走廊的阴影里,一个清冷的身影不知何时站在那里,静静地透过门缝,看着里面相谈甚欢的两人。

沈屹辰的目光,落在林薇带着专注和偶尔笑意的侧脸上,那是他从未在她脸上看到过的、面对他时的神采。

然后,他的视线缓缓移到与她并肩而立、言笑晏晏的顾衍身上。

握着文件夹边缘的手指,无声地收紧,骨节泛出用力的白色。

窗明几净的活动室内,是崭新的舞台和志同道合的伙伴。

而门外,无声的阴影悄然蔓延,带着冰冷的、偏执的注视。

林薇的新生活,似乎注定了无法彻底平静。

上一章 第8章 失灵的“特权” 回溯暖爱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0章 无名“雷锋”与冰冷的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