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的南京飘着绵密的雨,何书雅把刚打印好的《虫洞跃迁计划》修改稿叠好,塞进帆布包时,手机屏幕亮了——是久哲发来的消息:“今晚有临时战术复盘,可能要晚点回去,你别等我吃饭。”
她指尖在屏幕上敲出“好,注意休息”,按下发送键后,目光落在桌角那只情侣马克杯上。
杯子是上周逛夜市时买的,一只印着“墨迹不”,一只印着“久哲”,可自从她开始赶小说修改稿、久哲带队备战季后赛,这两只杯子就很少能在餐桌上凑成对。
何书雅揉了揉发涩的眼睛,转身坐回书桌前。
出版社催着要最终定稿,她必须在这周内改完最后三个章节;而久哲那边,战队刚经历两连败,每天泡在基地分析录像到后半夜,有时两人住在同一屋檐下,却只能在清晨他出门时匆匆说上一句“早安”。
有天清晨,何书雅起来赶稿,发现久哲蜷缩在沙发上睡着了,身上只盖着一件薄外套,手里还攥着写满战术笔记的本子。
她轻手轻脚地给他盖毯子,指尖碰到他眼底的青黑时,心里又酸又疼。
那天晚上,她特意炖了他爱喝的排骨汤,可汤热了三遍,直到凌晨一点,久哲才拖着疲惫的脚步回来,说一句“太累了,没胃口”,就倒在床上睡着了。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个月,何书雅的修改进度卡在最后一章,对着屏幕上的文字发呆时,总会想起久哲疲惫的脸。
她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太执着于赶稿,忽略了他;又或者,他们的事业本就像两条平行线,很难真正交融。
直到那天,她赶稿时突然头晕目眩,扶着桌子站起来时,眼前一黑栽倒在地。
等她醒过来,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久哲坐在床边,眉头皱得很紧,眼里满是血丝,手里还攥着她没写完的稿子。
“你吓死我了。”
久哲的声音沙哑,见她醒了,连忙伸手探她的额头,“医生说你是过度劳累,低血糖晕倒了。为什么不告诉我你最近这么拼?”
何书雅看着他眼里的担忧,鼻子一酸:“我不想打扰你备战,而且出版社催得紧……”
“再急也不能拿身体开玩笑。”
久哲打断她,轻轻握住她的手,“这几天我总想着尽快解决战队的问题,忽略了你,对不起。”
他顿了顿,语气软下来,“雅雅,爱情和事业不是选择题,我们是要一起走很久的人,不该让彼此独自扛着压力。”
那天下午,久哲推掉了所有训练安排,在医院陪着她。
他们靠在病床上,聊了很久——久哲说战队最近的困境,说新人队员心态不稳,他想调整训练节奏却怕影响进度;何书雅说自己的修改瓶颈,说担心改后的内容不符合读者预期,又怕耽误出版社的排版。
“其实我们可以试试‘同步规划’。”
久哲突然说,他拿出手机,点开日历,“比如每周一、三、五晚上,我尽量早点回来,我们一起吃饭,哪怕只聊半小时;周二、四我在基地加班,你就安心写稿,不用等我;周末留一天完全属于我们,不管工作多忙都不碰。”
何书雅看着他认真规划的样子,心里的阴霾瞬间散开。她想起之前帮战队想战术时,久哲说“灵活调整才能应对变化”,原来爱情里的平衡,也需要这样的“灵活战术”。
从医院回去后,他们开始按照约定执行。
每周五晚上,久哲会带着她爱吃的糖炒栗子回来,两人坐在沙发上,他听她讲小说里的新情节,她听他说队员们的小进步;周末他们会去老巷里逛集市,或者在江边散步,把工作暂时抛在脑后。
有次何书雅改稿到深夜,正卡在“主角团队如何平衡任务与友情”的情节,久哲端着温牛奶进来,看了一眼屏幕,笑着说:“就像我们现在这样啊,知道彼此在忙,却也知道对方一直在身后。”
何书雅瞬间豁然开朗,在稿子里写下:“真正的并肩,不是时刻相伴,而是你在追逐荣耀时,我能为你加油;我在构建世界时,你能为我撑伞。”
后来,《虫洞跃迁计划》顺利出版,首签会那天,久哲特意调了训练时间,带着队员们来现场支持,举着写有“雅雅加油”的牌子,比她还紧张;而Hero战队也在季后赛里一路逆袭,冲进总决赛时,何书雅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穿着印着战队LOGO的衣服,用力挥舞着荧光棒。
决赛结束后,久哲捧着冠军奖杯,在镜头前说:“这次能夺冠,要感谢我的女朋友何书雅。她教会我,平衡好爱情和事业,才能更从容地面对挑战。”
台下的何书雅看着他,眼里满是星光。
她知道,最好的爱情从不是一方为另一方妥协,而是像他们这样,在各自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又总能在转弯处,握住彼此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