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重生后,恶毒家人休想再染指分毫
本书标签: 现代  打脸  爽文     

第三十三章 番外(三)

重生后,恶毒家人休想再染指分毫

周铭与简薇薇的事件,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A大和B大两所顶尖学府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但涟漪很快平息。顶尖学府的天之骄子们有自己的赛道要奔跑,无暇长久驻足于他人的丑闻。

简蓁蓁的生活迅速回归了原有的轨道,甚至更加纯粹。她谢绝了一切不必要的社交,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物理学的深海中。“致远计划”提供的资源远超她的想象,独立的实验室权限,与国际前沿接轨的学术资料,以及导师——国内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泰斗,陈清源院士——的亲自指点。

陈院士是个惜才如金又要求极其严苛的老者,初见简蓁蓁时,并未因她“状元”或“竞赛金牌”的头衔而另眼相看,只丢给她几篇晦涩难懂的综述性论文和一堆复杂的实验数据。

“一个月,给我一个可行的研究切入点。”老人语气平淡,眼神却锐利如鹰。

换成普通大一新生,恐怕早已被这阵势吓退。但简蓁蓁没有。她体内住着一个历经世事的灵魂,深知这是导师的考验,也是机遇。

她几乎住在了实验室和图书馆。白天泡在实验室里熟悉那些昂贵的精密仪器,晚上则对着那些天书般的论文和数据进行攻坚。她发现,自己重生后不仅记忆力、理解力远超从前,对物理图像的直觉和构建模型的能力也达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在她脑中能迅速被归类、拟合,指向某种潜在的可能。

第三周,她敲开了陈院士办公室的门。

“老师,我认为数据中表现出的异常涨落,可能不是噪声,而是一种源于拓扑边界态的新型量子振荡的迹象。这是初步的理论推导和模拟验证。”她将一份简洁清晰的报告放在陈院士桌上。

陈院士戴上老花镜,仔细翻阅着。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许久,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赞赏。

“思路不错,胆子也大。”他放下报告,语气依旧平淡,“拓扑边界态……这个方向很新,也很险。实验验证难度极大,国际上成功的组也不多。你敢做吗?”

“敢。”简蓁蓁回答得毫不犹豫。

“好。”陈院士点点头,“实验室权限给你开放到最高。需要什么设备、资源,直接打报告。半年,我要看到初步的、可靠的实验结果。”

这是一个近乎苛刻的任务,但简蓁蓁接下了。

从此,她更加成了物理系的“传说”。人们经常看到她在凌晨独自离开实验室,背影清瘦却挺拔。她几乎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但在几次重要的学术讨论课上,她提出的问题和见解,往往能一针见血,让高年级的学长学姐都为之侧目。

她的世界里,似乎只剩下公式、数据和实验仪器。那种全情投入的专注,以及偶尔流露出的、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锐利,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气场,让她即使沉默,也无法被忽视。

大二上学期,简蓁蓁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了国际知名的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B》上,她是第二作者,第一作者是陈院士。论文报道了他们在一种新型拓扑材料中观测到的奇异量子效应,虽然只是初步成果,但以其新颖的视角和扎实的数据,引起了领域内一些专家的关注。

一篇顶刊二作,对于一名大二学生而言,堪称惊艳。

赞誉和好奇随之而来。有媒体想采访这位“美女学霸科学家”,有投资机构拐弯抹角地想打听她研究的“应用前景”,甚至还有一些所谓的“青年才俊”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接近她。

简蓁蓁对此一概冷淡处理。她将稿费和自己利用前世记忆,在合法合规前提下进行的一些小额、精准的金融投资所得,一起存入那张独立的银行卡。数字在稳步增长,这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本。

她与家里的联系几乎断绝。只在过年时,会收到简宏宇一条干巴巴的祝福短信,她回一个“同乐”,便再无下文。王秀兰和简薇薇,则彻底消失在她的世界里,如同从未存在过。

偶尔,在深夜离开实验室,看着满天繁星时,她会想起前世那个破旧出租屋里的寒冷与绝望。那些画面如今已有些模糊,但心底那簇冰冷的火焰从未熄灭。

她知道,现在的成就,还远远不够。

她要站的更高,高到足以俯瞰过去,也高到能够掌控自己的未来,乃至……影响这个世界运行的轨迹。

一天,陈院士将她叫到办公室,递给她一份邀请函。

“下个月在瑞士有个小型的前沿研讨会,主题正好契合你的方向。我和几个老朋友牵头办的,规模不大,但来的都是真才实学的。”陈院士看着她,“你准备一下,跟我一起去。做一份十五分钟的报告,讲讲你最近的进展。”

简蓁蓁接过那份质感厚重的邀请函,心中微动。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踏上国际学术舞台。

“谢谢老师,我会认真准备。”

走出办公室,她握紧了手中的邀请函。

瑞士,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所在地,全球物理学的圣地之一。

一个新的舞台,正在她面前展开。

她抬起头,A大的夜空,星光格外璀璨。

她的征途,正在一步步,走向那片真正的星辰大海。而这一次,她将不再是仰望者,而是参与者,乃至……未来的引领者。

上一章 第三十二章 番外(二) 重生后,恶毒家人休想再染指分毫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番外 瑞士,洛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