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星尘归途与无声的守望
那缕来自星骸本源的金银双色流光,细若游丝,却坚韧无比。它如同一位沉默的引路人,在绝对虚无的混沌中,为那两点依偎的微光勾勒出一条若有若无的路径。这路径并非实体,更像是一种概念上的牵引,指向星骸本源所在的、那片平衡与生机的星域。
林启和凌光的意识,如同沉入最深海底的碎片,仅存的感知模糊而遥远。他们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感觉不到空间的变换,唯一能清晰捕捉的,是彼此那微弱却始终不曾熄灭的“共鸣”。这共鸣是他们存在的锚点,是风暴中仅存的灯塔。
幽蓝与纯白的微光,跟随着金银流光的指引,在虚无中艰难地飘荡。它们穿过破碎的规则残片,绕过隐形的空间陷阱,速度缓慢得令人绝望。每一次微小的移动,都仿佛要耗尽其最后一丝气力。它们的形态愈发黯淡,仿佛下一秒就会彻底融入这片永恒的黑暗。
然而,那缕星骸本源的流光始终不曾断绝,它温和地滋养着它们,如同春水润泽将熄的余烬。这并非力量的直接赋予,而是一种存在层面的维系,一种对“可能性”的守护。
不知过去了多久,或许是一瞬,或许是永恒。前方的“虚无”开始变得稀薄,偶尔有极其微弱的、来自正常宇宙的星光粒子穿透进来,如同透过厚重云层的熹微晨光。
他们正在接近“虚无边界”的边缘。
……
星衡联盟,中央枢纽。
失去了林启和凌光,联盟并未分崩离析,但仿佛失去了灵魂。运作依旧,秩序尚存,却笼罩在一片难以驱散的压抑与迷茫之中。苏晚接替了大部分战术指挥,她的眼神比以前更加锐利,也更加沉默。林默则成了“净化执行庭”的实际领导者,他以近乎残酷的标准训练着新的净化者,仿佛想用这种方式填补内心的空洞。
费伦特的死亡和贸易联邦的审查不了了之,仿佛有一只更大的手抹平了一切。联盟内部的猜忌并未完全消除,只是在失去共同旗帜的悲痛下,暂时蛰伏起来。
“星轨观测所”加大了对“虚无边界”的监控力度,却一无所获。那片区域仿佛一个只进不出的黑洞,吞噬了所有的探测信号,也吞噬了联盟的希望。
人们开始私下里传言,“双王”已经陨落,为了阻止某个可怕的阴谋而牺牲。悲痛化为了某种沉默的坚持,支撑着联盟继续运转,但前路在何方,无人知晓。
机械神域的代表铁腕,在一次高层会议后,私下找到了苏晚。
“这是林启指挥官离开前,委托我分析的数据最终报告。”铁腕的电子眼闪烁着平静的光芒,将一份加密存储体交给苏晚,“关于‘虚无边界’内部某种周期性能量潮汐的预测模型。他认为,这可能是穿透那片区域的关键。”
苏晚接过存储体,手指微微颤抖。这是林启留下的最后线索。
“机械神域,依旧承认星衡联盟。”铁腕继续说道,电子音没有任何起伏,“平衡,符合逻辑。我们会继续提供技术支持。”
没有过多的安慰,只有基于理性和承诺的坚持。苏晚看着铁腕离开的背影,紧紧握住了手中的存储体。她知道,他们不能倒下。只要还有一丝微弱的希望,只要联盟还存在,他们就必须等下去,也必须……战斗下去。
……
虚无的边缘,两点微光终于穿透了最后一层粘稠的阻碍,如同溺水者浮出水面,重新感受到了“存在”的实感。
它们漂浮在一片陌生的星域边缘,后方是那令人心悸的“虚无边界”壁垒,前方,是稀疏却真实的星辰。那缕引导它们的金银流光在此缓缓消散,仿佛完成了使命。
它们太微弱了,微弱到甚至无法引动最基本的能量。就像两粒宇宙尘埃,随波逐流。
它们漫无目的地飘荡着,依靠着本能的“共鸣”相互依偎,汲取着对方存在本身带来的微弱暖意。记忆是破碎的,力量几乎荡然无存,唯有那份刻入灵魂的羁绊,清晰如昨。
它们飘过一片星云,绚丽的色彩无法映入“眼帘”;它们掠过一颗垂死的恒星,感受不到其最后的悲壮燃烧。
它们只是存在着,以一种最原始、最脆弱的方式,在浩瀚的宇宙中,进行着一场无声的流浪。
直到某一天,它们飘入了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恒星系。一颗年轻的、散发着青蓝色光芒的恒星,以及围绕它运行的几颗行星。
在其中一颗覆盖着茂密紫色森林、大气中弥漫着活跃生命气息的行星引力场边缘,它们停了下来。一股微弱但纯净的、属于新生文明的生机波动,如同轻柔的歌声,隐隐传来。
那两点微光,幽蓝与纯白,在这生机波动的拂拭下,极其轻微地、同步地闪烁了一下。
仿佛迷失的旅人,在无尽的荒原后,终于嗅到了一丝……烟火的气息。
它们不再移动,只是静静地悬浮在这片星域的边缘,如同两粒找到了临时港湾的星尘,在寂静中,开始了一段漫长而未知的……沉睡与复苏。
而在遥远的星衡联盟,苏晚根据林启留下的模型,锁定了一个“虚无边界”能量潮汐的周期性薄弱点。一支由最精锐志愿者组成的侦察小队,已经整装待发。
希望,如同风中残烛,微弱,却未曾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