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脑洞小说 > 四爷,你只是我剧本里的棋子
本书标签: 脑洞 

第60章:巫蛊祸起与绝地反击

四爷,你只是我剧本里的棋子

刘贵人的挑衅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只激起了一圈涟漪便迅速沉寂。年素言并未采取任何明显的报复行动,依旧按部就班地处理内务府事务,整顿账目,提拔干吏,仿佛那日的冲突从未发生。这份沉静,反而让暗中观察的各方势力更加捉摸不透。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康亲王杰书显然并不满足于仅仅利用一个刘贵人给年素言添堵,他在酝酿着更致命的杀招。

这日深夜,年素言仍在值房内核对各地皇庄的岁贡清单,影七如同鬼魅般闪入,脸色是从未有过的凝重。

「主子,出事了。」他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急促,「半个时辰前,翊坤宫(皇后居所)的值夜太监在巡查时,于后殿夹道的砖缝里,发现了一个……一个扎满银针的布偶!」

年素言执笔的手猛地一顿,墨点滴在账册上,晕开一团污渍。她缓缓抬头,眼中寒光迸射:「巫蛊?!」

「是!」影七重重点头,「布偶身上贴着黄纸,写着……写着皇上的生辰八字!」

轰——!

年素言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天灵!巫蛊之术,厌胜之罪,自古以来便是宫廷大忌,是足以株连九族的十恶不赦之罪!竟有人敢用此等手段陷害皇帝?!

「布偶现在何处?都有谁知道?」年素言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语速极快。

「发现布偶的太监吓得魂不附体,立刻报给了翊坤宫总管太监常永贵。常公公不敢怠慢,已连夜密封了证物,此刻……此刻恐怕已经报到皇上那里去了!」影七急促道,「据我们安插在翊坤宫的眼线回报,发现布偶之前,曾有人看见刘贵人身边的贴身宫女,在那一带鬼鬼祟祟出现过!」

刘贵人!康亲王!

年素言瞬间将所有线索串联起来!好毒的计策!这绝不仅仅是冲着她年素言来的,这是要将她和整个年家,甚至可能牵连更多势力,一并置于死地!若坐实了巫蛊罪名,别说她区区一个内务府总管,便是亲王贝勒,也难逃一死!

「我们的人可能接触到那个布偶或者常永贵?」年素言立刻问道。

「很难!翊坤宫如今必定戒备森严,常永贵是皇后心腹,此刻定然寸步不离那证物,等待皇上裁决。」

时间紧迫!必须赶在雍正雷霆震怒、下令彻查之前,找到破局的关键!

年素言大脑飞速运转。直接去辩解?空口无凭,反而显得心虚。指认刘贵人?没有铁证,对方完全可以抵赖,甚至反咬一口。此刻最重要的是……证据!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以及……找到对方陷害的证据!

「影七,」年素言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你立刻带人,去做两件事。第一,想办法查清那个布偶所用的布料、丝线、针的来历,尤其是最近宫内谁领取过类似物料!第二,盯死刘贵人及其身边所有人,查她们最近所有的行踪、接触的人,尤其是……与宫外,与康亲王府的联系!哪怕是最细微的异常,也不能放过!」

「是!」影七领命,瞬间消失。

年素言独自在值房内踱步,心念电转。对方既然设下如此毒局,必然做了周密安排,常规手段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破绽。她需要另辟蹊径,需要一个让对方意想不到的突破口。

她的目光落在了内务府庞大的档案库方向上。那里存放着历朝历代宫苑修缮、物料支取的详细记录……或许,可以从那里找到线索?对方制作布偶,必然需要物料,这些物料从何而来?是否能在庞大的支取记录中找到蛛丝马迹?

但时间!她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就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值房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和甲胄碰撞声!苏培盛尖细而冰冷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年大人,皇上口谕,即刻前往养心殿见驾!」

来了!这么快!

年素言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冠,确保自己看不出丝毫慌乱,这才推开房门。

门外,苏培盛面无表情地站着,他身后是两队手持刀剑、神色肃杀的大内侍卫,火光映照下,兵刃寒光闪闪。这阵仗,已与拿问钦犯无异。

「年大人,请吧。」苏培盛侧身让开道路,语气不容置疑。

年素言微微颔首,在一众侍卫的“护送”下,向着养心殿走去。沿途遇到的太监宫女无不避让低头,噤若寒蝉,看向她的目光充满了恐惧与怜悯。

养心殿内,灯火通明,气氛却压抑得令人窒息。雍正端坐龙椅,面沉似水,眼底是酝酿着风暴的雷霆之怒。皇后乌拉那拉氏坐在下首,脸色苍白,眼中带着惊惧与愤怒。地上,跪着翊坤宫总管太监常永贵,他面前的地上,摆放着一个被黄绫覆盖的托盘。

「奴婢年素言,叩见皇上,皇后娘娘。」年素言依礼参拜,声音平稳。

「年素言!」雍正的声音如同冰碴,带着刺骨的寒意,「你可知罪?!」

「奴婢不知身犯何罪,请皇上明示。」年素言抬起头,目光坦然。

「哼!」雍正猛地将龙案上一份奏折摔在地上,「翊坤宫发现厌胜之物,诅咒朕躬!常永贵,你来说!」

常永贵哆哆嗦嗦地叩头,将发现布偶的经过又说了一遍,最后补充道:「……奴才已查问过内务府针线房,近一月来,领取过类似金线银线和湖绉料子的,只有……只有年大人麾下‘汇通天下’为宫中采办绣品时,曾支取过一批,说是……说是要仿制前朝古画上的纹饰……」

矛头直指年素言和“汇通天下”!

「年素言,你还有何话说?!」雍正目光如刀,死死盯住她。

压力如同泰山压顶!人证(常永贵及发现太监),物证(布偶及物料来源指向),似乎都已齐全。若换做旁人,此刻恐怕早已瘫软在地。

年素言却反而更加冷静。她捕捉到了常永贵话里的一个关键信息——“近一月来”。对方果然在物料来源上做了手脚,试图将嫌疑引到她身上。

她缓缓抬起头,迎着雍正冰冷的目光,声音清晰而坚定:「皇上明鉴!‘汇通天下’确曾支取过一批金线银线与湖绉,但此事并非近一月,而是在两月之前!且所有支取、使用,皆有详细账目记录,每一寸料子、每一根丝线的去向,皆可查证!奴婢恳请皇上,立刻调阅内务府广储司及会计司相关账册,一查便知!」

她笃定的态度让雍正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他看向常永贵:「常永贵,你确认是近一月?」

常永贵额头冷汗直冒,伏地道:「回……回皇上,针线房管事是这么跟奴才说的……」

「苏培盛!」雍正厉声道,「立刻去广储司和会计司,将相关账册全部取来!朕要亲自核对!」

「嗻!」苏培盛不敢怠慢,立刻带人前去。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殿内寂静无声,只有烛火噼啪作响。年素言跪在冰冷的地上,背脊挺得笔直。她知道,这是生死攸关的时刻,账册是她洗清嫌疑的关键,但……对方既然敢陷害,会不会也在账册上做了手脚?

就在她心中念头飞转之时,影七的身影如同轻烟般在殿外阴影处极快地闪了一下,对她做了一个极其隐晦的手势——「料已找到,线在宫外」!

年素言心中大定!影七果然找到了关键线索!

片刻后,苏培盛带着几名小太监,抱着厚厚几摞账册回来了。

雍正亲自翻阅,目光锐利如鹰。他很快找到了“汇通天下”支取物料的那一页记录,时间赫然是两月之前!与年素言所说完全吻合!

「常永贵!」雍正将账册狠狠摔在常永贵面前,「你作何解释?!」

常永贵吓得魂飞魄散,连连磕头:「皇上恕罪!皇上恕罪!定是……定是针线房管事记错了!奴才……奴才也是听信了他的话啊!」

「记错了?」雍正冷笑一声,眼中杀机毕露,「如此大事,一句记错了就想搪塞过去?苏培盛,将针线房管事,以及所有经手此物料的人,全部拿下,严加审讯!」

「嗻!」

第一轮交锋,年素言凭借准确的账目记录,成功化解了物料来源的指控。

但危机并未解除。布偶是在翊坤宫发现的,这才是最致命的。

就在这时,年素言再次开口,声音沉稳:「皇上,奴婢还有下情回禀。」

「讲!」

「奴婢以为,此案关键,在于何人制作、并将此污秽之物放入翊坤宫。宫内戒备森严,能悄无声息做到此事者,必是熟悉宫禁、且有内应之人。奴婢恳请皇上,严查近日所有出入翊坤宫人员,尤其是……各宫主子身边得力之人,其行踪、其近日所领用物料、其与宫外联系,皆应细查!」

她这话,将调查的方向,隐隐引向了各宫嫔妃及其身边人,尤其是……刘贵人!

雍正目光深沉地看了她一眼,未置可否,但对苏培盛吩咐道:「听见了吗?给朕查!从翊坤宫开始,所有近日出入人员,一一盘问!各宫主位处,也给朕仔细地搜!」

旨意一下,整个后宫顿时鸡飞狗跳。侍卫太监们如狼似虎,穿梭于各宫之间,盘问搜查,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年素言依旧跪在养心殿,她在等待,等待影七那边找到的、能将刘贵人和康亲王彻底钉死的铁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殿外的喧嚣似乎渐渐平息。苏培盛再次进来禀报,面色古怪:「皇上,各宫搜查已毕,并未发现异常。只是……在盘问刘贵人身边宫女彩珠时,发现她昨日曾借口家中母亲病重,出宫半日。而守宫门的侍卫证实,她出宫后,并未直接回家,而是……去了一趟康亲王府后门停留片刻。另外,奴婢们在她床下的暗格里,搜出了几缕与那布偶所用完全一致的、未来得及处理的湖绉边角料,以及……一包未曾用完的、特殊的朱砂!」

人证(侍卫),物证(边角料、朱砂),以及指向明确的动机(康亲王指使)!铁证如山!

养心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雍正脸上的肌肉剧烈地抽搐了一下,他缓缓站起身,走到龙案前,看着那托盘上的布偶,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年素言,最后,将冰冷的目光投向了殿外刘贵人所居宫殿的方向。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将刘氏……拿下。康亲王杰书……圈禁府中,听候发落。」

尘埃,终于落定。

年素言缓缓闭上了眼睛,紧绷的神经骤然松弛,冷汗这才后知后觉地湿透了内衫。

她赢了。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凶险万分的巫蛊之祸中,她凭借缜密的心思、准确的判断和暗中的布局,绝地反击,不仅洗清了自己的嫌疑,更将幕后黑手康亲王杰书和刘贵人彻底扳倒!

然而,她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只有劫后余生的疲惫和更深的寒意。

这紫禁城,当真是步步杀机。今日她能侥幸过关,明日呢?

她睁开眼,看向龙椅上那个心思深沉的帝王。经此一事,他对她是更加信任,还是……更加忌惮?

殿外的天空,已然泛起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开始了,但笼罩在年素言头顶的阴云,却似乎从未散去。

上一章 第59章:总管风云与后宫暗箭 四爷,你只是我剧本里的棋子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61章:系统再现与惊世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