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康熙冥诞祭祀的筹备,如同一根紧绷的弦,牵动着内务府上下所有人的神经。年素言深知此事关乎雍正颜面,更关乎她自身地位的稳固,不敢有丝毫懈怠。她亲自坐镇,每日核对清单,巡视库房,将一应流程梳理得滴水不漏。
苏培盛的提醒言犹在耳,年素言对营造司那位与常保有牵连的郎中李卫,格外多了几分留意。她明面上并未动他,反而将一部分祭器督造的次要任务交给了他,暗地里却让影七加紧了对他的监控。
这日,距离大典仅剩三天,年素言正在核对最后一批从江南快马加鞭送来的御用丝绸,会计司郎中卫贤却脸色凝重地求见。
「年大人,」卫贤行礼后,压低声音道,「下官核验营造司报送的祭器打造费用,发现其中一批铜鎏金香炉的工料银,比往常数额高出近三成。下官询问李卫,他支支吾吾,只说如今铜价上涨,工匠工钱也涨了,但拿不出详细的市价凭据。」
果然来了!年素言眼中寒光一闪。李卫这是见她没有立刻动他,以为她有所顾忌,便想趁着祭祀筹备的最后关头,浑水摸鱼,大捞一笔?还是说,这背后另有指使,想借此在祭祀大典上制造事端,让她这个新任总管下不来台?
「账目和李卫的呈报留下,你下去吧,此事本官自有计较。」年素言不动声色地吩咐道。
卫贤退下后,年素言立刻唤来影七:「李卫最近除了和内务府的人接触,还见过谁?尤其是……和宫外,或者和那些被圈禁的府邸,有无联系?」
「回主子,」影七回道,「李卫行事谨慎,明面上并未与可疑之人接触。但他前日曾以采买为由出宫半日,我们的人跟踪发现,他去了西城一家名为‘聚宝斋’的古玩店,停留了约一刻钟。那家店……背后东家有些模糊,似乎与几位闲散宗室有些关联。」
闲散宗室?年素言眉头微蹙。是那些对雍正不满、却又无力反抗的皇亲国戚?他们指使李卫在祭祀用度上做手脚,是想恶心一下雍正,还是想借此把她这个“皇帝爪牙”拉下马?
无论是哪种可能,都绝不能让其得逞!
年素言没有立刻发作拿下李卫,打草惊蛇。她沉吟片刻,心中已有了计较。
次日,她以内务府总管身份,召集七司郎中议事。当着众人的面,她拿出了李卫那份虚报的账目。
「李大人,」年素言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这批香炉的工料银,作何解释?」
李卫显然早有准备,躬身道:「回年大人,如今市面铜价确实飞涨,工匠们也知道祭祀事大,不敢怠慢,日夜赶工,这工钱……自然也比平日要高些。下官也是按照实际情况呈报,绝无虚言。」他一口咬定是市场行情和人工成本上涨。
几位与李卫交好的郎中也纷纷出言附和,试图将水搅浑。
年素言静静听着,直到他们说完,才缓缓从袖中取出另一份文书。「巧得很,本官近日恰好也让人查了查京城各大铜料行和工匠市的行情。」她将文书递给身旁的苏培盛(雍正特意让他来旁听,以示重视),「根据记录,近三月来,上等红铜价格平稳,略有小幅下跌。至于工匠工钱,内务府自有定例,祭祀期间虽有补贴,也绝无翻倍之理。李大人,你这份账目,与市价相差如此之大,作何解释?」
李卫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没想到年素言竟然暗中调查了市价!「这……这……许是下官经办之人弄错了,下官回去定然严查……」
「弄错了?」年素言声音陡然转冷,「先帝爷祭祀,何等庄严肃穆之事!一钉一铆,一丝一线,皆需诚心敬意!你一句‘弄错了’,就想搪塞过去?若是祭器因此出了纰漏,你担待得起吗?!」
她目光如电,扫过在场众人,凡是被她目光扫到的官员,无不低下头去。
「苏公公在此,正好做个见证。」年素言对苏培盛道,「李卫经办祭器,账目不清,涉嫌贪墨,已不适宜再负责此项事宜。即日起,革去其营造司郎中一职,锁拿至内务府慎刑司,严加审讯!其所负责一应事务,暂由营造司另一位郎中接管,所有账目重新核算,祭器逐一检查,若有丝毫差错,唯你是问!」
「嗻!」苏培盛躬身应道,随即一挥手,两名随行的大内侍卫立刻上前,将面如死灰、连喊冤枉的李卫拖了下去。
议事厅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被年素言这雷霆手段震慑住了!他们没想到,这位年夫人不仅查账厉害,动起手来更是如此果决狠辣,毫不拖泥带水!
年素言环视众人,语气放缓,却带着更深沉的力度:「先帝爷在天之灵看着,皇上在养心殿等着。祭祀大典,关乎国体,关乎圣誉,更关乎我等为臣者的忠心!本官希望诸位都能引以为戒,恪尽职守,将差事办得妥妥帖帖。有功,本官不吝赏赐;有过,也休怪本官不讲情面!」
「下官等谨记年大人教诲!」众官员齐声应道,声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整齐和恭敬。
经此一事,年素言在内务府的威信彻底树立了起来。再也没有人敢质疑她的权威,也没有人敢再在祭祀筹备事宜上动歪心思。各项事务的推进,反而比之前更加顺畅高效。
三日后,康熙帝冥诞祭祀大典在太庙隆重举行。仪仗卤簿,庄严肃穆;祭器牲牢,洁净整齐;百官执事,各司其职。整个大典过程,无一丝一毫的差错。
雍正亲临主祭,全程面色沉静,但典礼结束后,他对随侍在侧的年素言微微颔首,说了一句:「差事办得不错,辛苦了。」
虽然依旧是简短的肯定,但年素言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份量,比以往更重了几分。
回到值房,影七前来禀报了对李卫的审讯结果。李卫最终扛不住,承认了虚报账目、意图贪墨的事实,但他一口咬定是自己财迷心窍,并未受人指使。至于那家“聚宝斋”古玩店,线索追查下去,似乎也只是一些不得志的宗室子弟聚会的场所,并未发现与重大阴谋的直接关联。
年素言听着汇报,心中明了。李卫或许只是被人利用的一枚棋子,对方投石问路,见她反应如此激烈果断,便迅速斩断了线索。这紫禁城里的水,果然深得很。
「知道了。」年素言淡淡道,「李卫按律处置。至于那家‘聚宝斋’……暂时不必再查,但要让人留意着。」
她不会轻易被这些暗中的小动作干扰。祭祀大典的圆满成功,让她在雍正面前进一步证明了自身价值,也在内务府彻底站稳了脚跟。
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松懈。李卫事件提醒她,暗处的敌人从未消失。而她下一个目标,已经清晰——彻底掌控内务府之后,是该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地方了。
「汇通天下」的商业网络,需要更快地扩张和深化。那些散落在各地的、可能成为盟友或者需要警惕的势力,也该着手进行更细致的梳理和接触了。
她走到巨大的舆图前,目光掠过京城,投向那广袤的江山。
立足已稳,是该展翅的时候了。这大清的财富与权力,她年素言,要一步步,牢牢握在手中。凤翼已丰,只待风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