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主基地的坐标,如同一个冰冷的诅咒,烙印在每一个幸存者的心头,也标记在全息地图最醒目的位置。那不再是遥远的目标,而是必须跨越、必须摧毁的最终壁垒。在彻底撕碎“熔炉核心”之后,队伍携带着缴获的部分关键物资与数据,以及更深沉的疲惫与更坚定的意志,撤离了那片燃烧的废墟,潜入了一片被战争遗忘的、位于地下的古老综合设施——“避难所IX号”。这里,将是他们复仇之刃再次淬火的地方。
“避难所IX号”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庞大和完整。巨大的地下空间穹顶高达百米,模拟自然光照系统虽已残破,却依旧能提供基础照明和稀薄的植被光合作用。废弃的居住区、研究单元、甚至一个小型生态农场的基础结构尚存,为这支伤痕累累的队伍提供了难得的喘息之地。
但没有人真正在休息。
核心的蜕变
最深层的隔离训练场内,王橹杰周身缠绕的能量已不再是简单的暗金与纯白。在彻底消化了“熔炉核心”一战的感悟,并结合缴获的关于能量本质的数据后,他开始尝试将两种截然相反的力量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与掌控。训练场内,时而如同恒星内核般炽热狂暴,时而又如同绝对零度般死寂冰冷。他在尝试创造一种新的力量形态——一种介于创造与毁灭之间,更接近宇宙本源规则的“混沌源能”。这个过程充满了危险,一次失控的能量涟漪就足以将加固过的合金墙壁汽化。但他必须成功,面对“创世纪”和未知的“摇篮”,现有的力量还远远不够。
穆祉丞则将自己浸泡在了数据的海洋中。他不仅彻底解析了从“熔炉核心”主控电脑中剥离出的所有关于“创世纪”防御结构、武器系统、兵力配置的信息,还主动连接上了“避难所”尘封的古老数据库。他在寻找任何可能存在的、关于“摇篮”的蛛丝马迹,同时也在优化他自己的计算核心。他的银眸常常连续数日不曾熄灭,数据流的光辉几乎要从他眼中满溢出来。他在尝试突破自身极限,进行“超维计算”,不仅要预判敌人的战术,更要开始推演战争的多种可能性未来,为队伍寻找那条最艰难、但也是唯一可能通往胜利的道路。
张函瑞的修炼场所最为寂静,也最为凶险。他独自坐在绝对黑暗的静室中,精神意识却早已脱离了躯壳,在广阔而危险的精神维度中穿行。他在主动搜寻、接触乃至吞噬那些游荡在战场遗迹、充满了负面情绪的残缺精神体,锤炼自身精神力的韧性与攻击性。同时,他也在尝试将精神链接网络升级,不仅要实现无延迟的思维共享,更要尝试构建“集体意志壁垒”——一种能够短时间内将所有队员的精神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足以对抗甚至反制大规模精神污染的终极防御。他的脸色时而痛苦扭曲,时而宝相庄严,嘴角时常渗出鲜血,但精神力的海洋却在一次次冲击中变得更加浩瀚与深邃。
二十五人的淬炼
其余二十五名幸存者,同样在疯狂地压榨着自己的潜力。失去的同伴、迫近的最终之战,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他们,没有人愿意在下一场战斗中成为弱点,没有人愿意再看到身边有人倒下。
刘耀文在机械工程组的帮助下,安装上了临时打造的、结合了缴获科技的机械义肢。他并未满足于恢复功能,而是要求加装了高周波震荡发生器。他日夜不休地适应着新的手臂,练习着将震荡之力与机械力量结合,开发出更具破坏力的攻击模式。训练场的合金靶桩在他面前如同泥塑,一次次被轰成碎片。他沉默着,将所有悲痛与愤怒,都倾注在了每一次挥拳之中。
严浩翔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穿透点杀。他开始研究能量束的“折射”、“散射”与“延时引爆”。他在复杂的障碍环境中穿梭,射出的光束如同拥有生命,能绕过障碍,精准命中掩体后的目标,或是在敌群中延迟爆开,造成更大的范围杀伤。他将自己化为了战场上一个无处不在的死亡幽灵。
张桂源与武器专家们一起,改进了他的狙击步枪。他不仅追求极致的精准,更开始练习“动态预判狙击”和“多重环境干扰下的绝对命中”。风声、湿度、光线折射、甚至地磁微小波动……所有因素都被他纳入计算。他要确保在任何极端环境下,他的子弹都能如期而至,带走敌人的生命,祭奠逝去的兄弟。
负责后勤与技术支持的王源,带领着技术小组,日夜不停地解析着缴获的装备,修复着“避难所”内尚能启动的制造设备。他们利用有限的资源,尝试复刻甚至改进敌人的能量护盾技术,为队员们升级装甲,开发针对“创世纪”已知防御体系的特种弹药。他的眼中布满了血丝,但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意味着在未来的战场上,能多一分活下去的希望。
贺峻霖重伤未愈,却不肯躺在医疗舱里浪费时间。他利用精神感应,远程指导着队友进行能量护盾的协同训练,研究着如何将小型护盾串联,形成更大范围的区域性防御。同时,他开始整理智恩涵生前留下的、关于生态重建的所有笔记和构想,哪怕只是为了一个渺茫的、战后的未来。
官俊臣牺牲后,他的职责由其他人分担。爆破专家们研究着“熔炉核心”机甲的能量核心残骸,试图制造出更具威力的单兵爆破物。近战队员们则在模拟着与“创世纪”可能拥有的新型战斗单位的对抗,刀光剑影在训练场上纵横交错。
每一个人,都在与时间赛跑,与自身的极限抗争。训练场内能量轰鸣、枪声不断;研究室内灯火通明、争论不休;医疗区内,纳米修复液的气味弥漫,伤者们咬着牙进行着康复训练。
阴影迫近
在队伍疯狂提升的同时,外界的风暴并未停歇。
“熔炉核心”的陷落,如同在“创世纪”这个庞然大物身上狠狠撕下了一块血肉,彻底激怒了它。大量的侦察单位被撒向荒野,搜寻着这支“叛军”的踪迹。同时,“创世纪”主基地进入了最高警戒状态,更多的防御设施被激活,新的杀戮兵器正在生产线上加速组装。
而更深处,那被称为“摇篮”的神秘存在,似乎也因“熔炉核心”的失联而产生了微妙的波动。一种无形的、低语般的信号开始在某些特定频段出现,试图渗透、窥探,寻找着导致变数的根源。
这一日,穆祉丞的银眸骤然从无尽的数据流中定格,他猛地抬起头:“捕捉到异常信号源!非‘创世纪’制式,带有强烈的……生命探寻特征。来源方向,与数据库记载中‘摇篮’的可能坐标区域存在重合!”
几乎同时,张函瑞也从深层次的精神冥想中惊醒,他的脸色异常凝重:“有东西……在试图触碰我的精神网络边缘。很隐蔽,很……古老的感觉。不像攻击,更像是在……扫描。”
王橹杰周身奔涌的混沌源能缓缓平息,他睁开双眼,那双眸子里,暗金与纯白已然融合成一种更加深邃、更加威严的暗银色。
“他们注意到我们了。”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山雨欲来的压迫感,“‘创世纪’的报复,‘摇篮’的窥探……都在预料之中。”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集结过来的队员们。经过这段时间的疯狂淬炼,虽然人数只剩二十五人,但每个人的气息都变得更加凝实、锐利,眼神中的火焰燃烧得更加炽烈。
“我们的时间,比预想的更少。”王橹杰缓缓说道,“但我们的刀,也更锋利了。”
穆祉丞调出最新的分析数据:“根据信号特征和‘创世纪’最近的兵力调动分析,他们的大规模围剿行动,预计将在七十二小时后达到峰值。而‘摇篮’……它的意图无法测算,但必须假设它为敌对。”
张函瑞的精神力场缓缓展开,比以往更加厚重、更加收放自如:“精神网络升级完成度百分之七十八。足以应对已知范围的精神冲击。集体意志壁垒……可以尝试启动一次。”
王橹杰点了点头,暗银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决然。
“那么,就在他们自以为准备好,将我们合围之前……”
他抬起手,指向全息地图上那个代表着“创世纪”主基地的、散发着猩红光芒的标志。
“先一步,斩断‘创世纪’的头颅!”
“砺刃结束。”王橹杰的声音如同出鞘的利刃,在空旷的避难所内回荡,“复仇,进入最终阶段。”
二十五道身影,如同二十五柄蓄势待发的神兵,肃然无声。他们的脚下,是战友用鲜血铺就的道路;他们的前方,是最终的死战与微弱的黎明。砺刃已毕,只待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