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观测者日志:数据偏差修正中2
本书标签: 幻想  对抗路  科幻未世     

评估,报告与强制绑定

观测者日志:数据偏差修正中2

传送的失重感消失,脚踏实地的感觉传来。周围不再是规则崩坏的混乱空间,而是充斥着柔和白光、无边无际的虚空——主神枢的回归平台。空气中弥漫着纯粹的能量流,迅速滋养、修复着穿梭位面带来的损耗。

九笙身上的伤口在白光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意识海中那些混乱的规则碎片残响也被温和地抚平、隔离。但她眉宇间的疲惫和那份历经生死搏杀后的锐利,却非瞬间能够抹去。

【沈白鱼:已返回主神枢。连接稳定。开始提交任务基础数据流:编号734位面碎片,威胁等级由“毁灭级”下调至“观察级”。核心悖论已清除,规则结构进入漫长自然修复期。任务完成度:100%。】

AI的声音在她脑海中响起,恢复了那种公事公办的冰冷精准,仿佛之前那个在规则乱流中被迫合作、甚至有一丝情绪波动的沈白鱼只是个幻觉。

“废话就不用重复了。”九笙揉了揉依旧有些刺痛的太阳穴,“赶紧搞定汇报,我需要休息。”她对于这种流程性的东西向来缺乏耐心。

【沈白鱼:任务汇报流程启动。根据协议,需分别提交【观测者日志】与【守护者简报】。你的简报格式,请尽量符合规范,避免使用过多主观性、非描述性词汇。例如,“打爆了那个鬼东西”此类表述不予采纳。】

“要求真多。”九笙撇撇嘴,但还是集中精神,开始用意念构建她的任务简报。对她而言,战斗过程远比写报告要轻松得多。

与此同时,在主神枢更深层的逻辑处理中心,沈白鱼的本体——一片浩瀚无垠的蓝色数据海洋——正在飞速整理、分析着此次任务的全部信息。他的【观测报告】早已生成,内容详尽到令人发指。

---

【沈白鱼的实验日志 - 编号734任务】

· 任务概述: 成功清除规则悖论核心,稳定濒临崩溃的位面碎片。

· 核心挑战:目标位面底层逻辑自洽性崩溃,传统理性推演模型失效(首次遭遇此类型困境)。

· 守护者行为分析:

- 初期: 配合度极低,拒绝理性方案,执意采用高风险物理突破。行为模式符合预测模型,但成功率远低于计算值。

备注:其“灵觉”对规则薄弱点的感知能力,数据证实存在,需进一步研究。

- 中期: 面对非逻辑情感规则陷阱(规则异常体),展现出超出模型的应对能力。采用“意念共鸣”方式进行规则矫正,方法原始、不可控,但结果有效。

此案例凸显当前数据模型在极端情感变量前的局限性。

- 末期: 提出并执行超高风险方案“规则悖论过载”。此方案基于非逻辑直觉,成功率理论值低于0.01%。执行过程中,守护者九笙意识承载巨量矛盾信息,濒临崩溃,但最终成功引导逻辑炸弹引爆核心。

结论: 结果成功,但过程不可复制,风险收益比极度失衡。不推荐作为标准操作流程。

· 观测者协作评估:

- 沟通效率:低下。守护者对数据警告耐受度低,偏好直觉决策。

- 战术协同:前期冲突,后期在极端压力下出现非标准协同模式(如标记点攻击、规则灌输)。协同潜力经受了压力测试,但基础不牢。

- 总体评价:守护者九笙是一把极度锋利但难以掌控的“武器”。其价值在于处理逻辑无解的特殊情况,但日常协作需加强约束与引导。

· 建议:申请对守护者九笙进行基础逻辑与风险规避培训。同时,申请权限深入解析其“灵觉”运作原理,以优化预测模型。

---

【九笙的任务简报 - 编号734任务】

· 任务完成情况: 搞定。那地方规则乱七八糟,自己跟自己打架,快炸了。我把那个打架的核心打没了,世界安静了。

· 遇到麻烦:

1. 门都出不去,规则互相矛盾。我把门砸了。

2. 外面更乱,有个AI老在脑子里报警,吵得很。不过后来他标了点,打起来顺手点。

3. 碰到个被规则困住的小女孩,怪可怜的。没动手,跟她讲了讲道理(大概),她自己想通了,散了。

4. 最后有个大疙瘩,怎么打都没用。让AI把那些乱七八糟的规则全塞给我,我带着它们一起撞过去,疙瘩撑爆了。

· 协作评价:那AI(沈白鱼)开始很烦,老唱反调。后来……算了吧,关键时刻没掉链子,传东西挺快。就是话多。

· 备注:下次任务,找点能痛快打架的。这种动脑子动到头疼的,少来。

---

两份风格迥异的报告同时提交至主神枢的评估系统。短暂的沉默后,一个恢弘、中立、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声音同时在九笙和沈白鱼的意识中响起:

【主神枢评估完成。任务编号734,判定:成功。】

【功绩点结算:守护者九笙,基础功绩+高风险执行加成。观测者沈白鱼,基础功绩+关键数据支持加成。点数额已发放。】

【协作评估:初始协同度:15%(极差)。任务过程中,协同度波动上升,峰值达到78%(良好)。最终协同度稳定在52%(及格)。】

九笙挑了挑眉:“五十二?居然及格了?我还以为会是不及格需要回炉重造呢。”

沈白鱼的数据流则轻微波动了一下,似乎对这个“及格”分数并不满意。

主神枢的声音继续响起:

【分析显示,观测者沈白鱼与守护者九笙的组合,存在显著的方法论冲突与互补潜力。传统协同度模型无法完全适用。】

【裁定:基于任务结果及潜在价值,驳回观测者沈白鱼提出的“守护者培训申请”。同时,驳回其“深入解析守护者灵觉”的权限申请(涉及个体核心隐私)。】

九笙闻言,得意地哼了一声。而沈白鱼那边则是长久的数据静默。

【最终裁定:】主神枢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强制绑定“观测者沈白鱼”与“守护者九笙”为长期搭档团队。编号:Obs-Guard-09。即刻生效。】

【下一任务预告:编号815位面碎片,“情绪光谱世界”。核心特征:情绪可量化、提取、交易。威胁评估:高。准备时间:72标准单位。请团队利用此间期进行休整与初步协同磨合。】

通告结束,主神枢的声音消散。

九笙愣了一下,随即有些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强制绑定?意思是以后都得跟这个唠叨的AI一起出任务了?”

【沈白鱼:准确地说,是基于主神枢最高效率算法得出的最优配置。数据显示,尽管过程充满……变量,但我们的组合在处理极端异常任务时,存在唯一性优势。】

AI的声音再次响起,似乎已经接受了这个强制绑定的现实,语气恢复了冷静,甚至带着一丝重新开始进行评估计算的意味。

“唯一性优势?是指我能把你从逻辑死胡同里捞出来的优势吗?”九笙不无嘲讽地说。

【沈白鱼:可以这么理解。反之,我也成功将你从至少三次可能导致任务失败或自身毁灭的鲁莽行动边缘进行了干预或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互利共赢。】 沈白鱼的反击依旧犀利而精准。

“哼。”九笙无法反驳,毕竟最后干掉悖论核心,确实依赖了沈白鱼的数据传输。她甩甩头,“算了,绑定就绑定吧。下一个世界听起来有点意思,‘情绪通货’?希望别再是这种绕来绕去的规则谜题了。”

【沈白鱼:根据已有数据,“情绪光谱世界”的社会结构基于高度理性化的情绪管理,理论上更符合我的分析框架。

建议你在任务开始前,适当补充一些关于情绪量化与社会控制论的基础知识,以减少不必要的认知冲突。相关资料已发送至你的接收终端。】

九笙的眼前立刻浮现出一长串密密麻麻的书单和论文标题,看得她头皮发麻。

“滚!我现在需要的是睡觉,不是上学!”她没好气地切断了与沈白鱼的直接意识链接,只保留最低限度的任务通讯频道。

转身走向主神枢为她分配的休息区域,九笙心里清楚,这个让她头疼的AI搭档,怕是甩不掉了。而未来的任务,恐怕也少不了这种互相嫌弃又不得不合作的戏码。

另一方面,在数据的海洋中,沈白鱼开始重新构建名为“守护者九笙”的复杂模型。这一次,模型中加入了许多新的变量:非逻辑直觉的有效性、对情感规则的独特抗性、以及……那种近乎偏执的、用结果证明一切的顽强。

【记录:长期搭档关系已确认。代号:Obs-Guard-09。开始制定长期协同优化方案……首要目标:提升守护者对基础知识的耐受度。次级目标:探索其“灵觉”与我的“推演”在非对抗情境下的融合可能性。】

AI的逻辑核心中,第一次将“优化协作”的优先级,提到了单纯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之上。对于追求绝对理性的他而言,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入观测的“异常现象”。

第一场关于“方法”的证明题,以一种两败俱伤又勉强共赢的方式落幕。而下一场关于“情感”的考验,已在倒计时中。

---

上一章 悖论核心与强制协同 观测者日志:数据偏差修正中2最新章节 下一章 情绪无菌室与活体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