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蛇沼秘符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盗墓笔记同人  短篇小说 

寻常巷陌

蛇沼秘符

杭州的秋天总带着点缠绵的雨。吴邪趴在柜台上,看着雨丝斜斜地织在青石板路上,把西泠印社的木门润得油亮。胖子在里屋跟人讨价还价,嗓门大得能掀了屋顶,张起灵则坐在窗边,手里拿着片银杏叶,正用指尖细细摩挲叶脉,动作轻柔得不像他。

“我说天真,你那宝贝盒子又亮了。”胖子抱着个青花瓷罐走出来,额上还带着汗,“刚那老头,非要用这破罐子换你半块青铜碎片,我跟他磨了半个钟头,愣是没松口。”

吴邪转头看向紫檀木盒,果然,里面的青铜星图边缘泛着淡淡的金光,像是有新的纹路要浮现。他伸手触碰,指尖传来熟悉的温热感,这次的震动很轻,像是在撒娇似的。

“估计是又有新地方了。”他笑着把盒子合上,“不急,等这阵雨停了再说。”

张起灵突然放下银杏叶,看向巷口。雨幕里走来个撑着油纸伞的老太太,鬓角斑白,手里挎着个竹篮,篮子里装着些刚蒸好的桂花糕,香气混着雨气飘进来,甜得人心里发暖。

“小吴老板在吗?”老太太的声音很温和,“我家老头子让我送些糕来,说多谢你上次帮他辨认那幅古画。”

吴邪赶紧起身迎出去:“李奶奶,您太客气了。”

老太太笑着把竹篮递给他,目光落在柜台的紫檀木盒上,眼睛亮了亮:“这盒子里装的,是青铜玩意儿吧?我小时候在乡下祠堂见过类似的,上面刻着长虫(方言:蛇),说是能镇宅。”

“您见过?”吴邪心里一动。

“可不是嘛。”老太太往巷口望了望,“就在余杭乡下的老祠堂,文革时被砸了,就剩个石台子,上面刻着的花纹,跟你这盒子里的倒有几分像。”

张起灵突然站起来,黑金古刀不知何时被他握在手里,刀身映着窗外的雨,闪着冷光。“去看看。”

三人第二天一早就往余杭乡下赶。雨过天晴,稻田里的水洼映着蓝天,像撒了一地碎镜子。老太太说的老祠堂在山坳里,只剩半截断墙,石台子果然还在,上面的蛇纹被风雨侵蚀得模糊,却能看出与青铜星图同源的脉络。

张起灵蹲下身,指尖按在石台上的凹槽里,大小正好能放下青铜印。他轻轻一转,石台“咔哒”一声弹开,露出个暗格,里面放着块巴掌大的青铜镜,镜面蒙着层灰,却依旧能照见人影。

擦干净才发现,镜背刻着的不是星轨,而是幅小小的地图,画着条蜿蜒的河,河尽头标着个红点,旁边写着“乌篷船”三个字。

“这是让咱们坐乌篷船去?”胖子挠挠头,“余杭这地方,河多如网,哪条才是?”

吴邪却注意到镜面上的倒影——除了他们仨,镜角还映着个模糊的人影,穿着粗布衣裳,正撑着乌篷船往河深处去,船头挂着盏马灯,在水里晃出细碎的光。

“跟着灯走。”张起灵指着镜面,“灯在哪,船就在哪。”

找船费了些功夫,最后在一个老渡口找到位撑船的老爷子,听说他们要去河深处,连连摆手:“那地方邪乎得很,前几年有个年轻人进去钓鱼,再也没出来,说是被‘河神’收走了。”

“我们就是去看看,不惹事。”吴邪把青铜镜递给他看,“您认不认得这标记?”

老爷子盯着镜子看了半天,突然一拍大腿:“这是沈家的船标!几十年前,沈家是这一带的大户,专门在河里捞东西,后来不知咋的,一家子都没了,船也沉了。”

乌篷船缓缓驶进河汊,两岸的芦苇长得比人高,风一吹,发出“沙沙”的声响。老爷子撑着篙,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调,调子忽高忽低,听得人心里发毛。

“到了。”老爷子突然停船,指着前方的水面,“下面就是沈家沉船的地方,你们自己看吧,我可不敢靠近。”

三人换上潜水服下水,河底的淤泥很厚,能见度极低。吴邪握着青铜镜,镜面突然亮起,指引着方向。在一片坍塌的船舱里,他们找到个上了锁的木箱,箱子上的锁是蛇形的,用青铜镜一照,“咔哒”就开了。

里面没有金银,只有一本泛黄的账簿,记载着沈家捞上来的东西——大多是些寻常古物,直到最后一页,写着“捞得青铜匣,内有蛇纹片,遇水则亮,引至祠堂”。

“看来沈家也是守脉人。”吴邪把账簿收好,“这青铜镜,就是他们的信物。”

回到岸上时,夕阳正落在河面上,把河水染成一片金红。老爷子看着他们手里的木箱,叹了口气:“沈家当年就是为了找这箱子,才把命搭进去的。有些东西,本就不该属于凡人。”

吴邪把青铜镜放进紫檀木盒,星图上果然多了段新的纹路,指向苏南的一片水乡。他突然觉得,这些散落的青铜器物,就像散落在人间的星辰,看似孤立,实则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诉说着同一个故事。

“下一站,苏南?”胖子啃着桂花糕,“听说那儿的酱排骨不错。”

张起灵望着河水,水面倒映着他的影子,平静得像一面镜子。“嗯。”

乌篷船缓缓驶回渡口,篙点在水面,荡起圈圈涟漪,把夕阳的金红揉碎在水里。吴邪知道,水乡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就像这河水,永远向前流淌,带着那些青铜的印记,带着他们仨的脚印,在寻常巷陌里,续写着未完的篇章。

上一章 人间烟火 蛇沼秘符最新章节 下一章 水乡迷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