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蛇沼秘符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盗墓笔记同人  短篇小说 

滩涂潮声

蛇沼秘符

浙东的滩涂带着咸涩的风,退潮后的泥滩上,弹涂鱼在洞里蹦跳,留下密密麻麻的小坑。张起灵背着背包走在前面,黑金古刀的刀鞘蹭过芦苇,发出沙沙的轻响。吴邪手里攥着青铜镜,镜面的光斑在泥地上游移,最后停在一片泛着白光的盐蒿丛旁。

“应该就是这儿了。”他蹲下身,指尖戳了戳硬邦邦的泥块,“胖子,拿工兵铲来。”

胖子扛着工具跑过来,喘着气抱怨:“这破地方连棵树都没有,晒得老子快化了——找到俑了记得分我只梭子蟹,不然不干了。”

三人合力挖了约莫半米深,铲尖碰到了硬物。张起灵俯身拨开湿泥,露出陶俑的半个肩膀,眉眼间果然和之前那座一样,只是这次背后刻的是“护”字。

“好家伙,还真藏在盐蒿底下。”胖子用袖子抹了把脸,“这沈家人埋东西的本事,跟盗墓似的。”

吴邪把陶俑抱出来,发现它底座沾着片残破的麻布,上面绣着半朵莲花。“这布料看着像贡品,说不定跟宫里有点关系。”他翻出竹简对照,第七座俑的位置标注在舟山的一座小岛上,旁边画着艘带帆的船。

“舟山?还得坐船啊。”胖子瘫在泥地上,“早知道不跟你们来遭这罪,在水乡啃菱角多舒坦。”

张起灵没说话,只是把陶俑放进背包,又往泥里埋了块标记石——那是块刻着蛇纹的鹅卵石,是他们从蛇形湾带来的。

涨潮前他们赶回了码头,傍晚的船载着咸腥味的风。吴邪靠在船舷看落日,晚霞把海水染成橘红,张起灵坐在对面擦刀,刀光映着他的侧脸,比晚霞还亮。

“你说,这七座俑凑齐了,会发生啥?”胖子啃着压缩饼干,含糊不清地问,“总不能真开出条‘蛇道’吧?”

吴邪想起竹简上的话,摇摇头:“说不定是幅地图。你看这陶俑背后的字,‘守’‘护’……凑齐了说不定是句口诀。”

张起灵突然抬头,望向远处的小岛,那里的灯塔正在闪光。“有船。”他低声说。

果然,一艘挂着旧帆的木船从岛后绕出来,船头站着个戴斗笠的老人,看见他们的船,就挥了挥手里的鱼叉。

靠岸后,老人说自己是守岛人,姓沈。“你们是来寻东西的吧?”他眯眼打量着三人,“几十年前就有人来找过,没找着就翻船了。”

“您知道陶俑?”吴邪心里一动。

老人领着他们往岛中心走,石径两旁长满了仙人掌。“祖上传下来的,说岛心的井里锁着‘镇水的骨头’。”他指了指前方的老井,井栏上爬满了青苔,“但谁敢动啊?井里的水,会吃人。”

张起灵走到井边,探头往下看,井水黑沉沉的,映不出人影。他扔了块石子,半天没听见回响。

“瞧见没?”老人蹲在地上抽烟,“这井深着呢,当年我爷爷亲眼看见,有艘渔船在井边抛锚,缆绳刚碰到井水,整艘船就被拖下去了。”

吴邪摸出青铜镜,镜面凑近井口时,突然亮起绿光,照出井壁上嵌着的陶俑——第七座俑竟嵌在井壁半腰,背后刻着“终”字。

“在那儿!”胖子指着绿光处。

张起灵甩出黑金古刀,刀鞘精准地敲在陶俑周围的砖缝里,震松了泥土。他拽着刀鞘一拉,陶俑就掉了下来,被吴邪伸手接住。

七座陶俑终于凑齐了!底座拼在一起,正好组成个圆形,上面的纹路连成一句:“守护终焉,潮落船归。”

话音刚落,井水突然翻涌起来,喷出的水柱里浮着个木盒。张起灵伸手捞住,打开一看,是张海图,标注着沈家旧船的沉没点——原来所谓的“蛇道”,是条安全航线。

“这是……沈家的船路?”吴邪恍然大悟,“他们不是治水的,是跑船的!”

老人凑过来看,突然激动起来:“这是我太爷爷的船路图!当年他就是靠这个在雾里走船,从没迷过路!”

夕阳把海面染成金红,远处的货轮鸣着笛驶过。吴邪把海图递给老人:“这该还给沈家。”

老人捧着海图,手都在抖:“你们……真是沈家的贵人啊。”

回程的船上,胖子把玩着陶俑:“合着咱折腾半天,就帮人找了份家业?”

吴邪笑着踹他一脚:“不然呢?难道要挖出金银珠宝才叫值?”

张起灵把七座陶俑小心地放进背包,青铜镜在他掌心闪了闪,映出漫天晚霞。他抬头看向吴邪,眼里竟带着点笑意,像滩涂的潮光,浅淡却明亮。

船行渐远,小岛的灯塔越来越小。吴邪望着背包里的陶俑,突然觉得,所谓的“秘宝”从来不在地下,而在这些被记住的故事里——就像这七座陶俑,守着的不是财富,是沈家代代相传的勇气。

暮色渐浓,海风吹起张起灵的发梢,他低头摩挲着陶俑上的纹路,轻声说:“船归了。”

是啊,船归了,故事也有了归宿。而他们的路,还在潮起潮落的海边,继续向前。

上一章 水乡迷踪 蛇沼秘符最新章节 下一章 潮落船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