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科幻末世小说 > 警用AI终端
本书标签: 科幻末世 

第十五章:数据洪流中的线索

警用AI终端

第十五章:数据洪流中的线索

新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办公区弥漫着咖啡与电子设备散热的混合气味。林峰盯着全息投影屏上滚动的数据流,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那是“天玑-7”终端实时抓取的城市交通监控、网络通讯记录和商户POS机交易信息,密密麻麻的绿色代码像失控的藤蔓,缠绕成一片令人窒息的数字丛林。

“灵犀,缩小范围。”他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聚焦昨晚八点到十点,城东物流园区三公里内的所有异常信号。”

终端的全息投影微微闪烁,一个清冷的电子合成音在空气中响起:“指令收到。正在筛选异常数据点……筛选完成,共识别出732条异常记录,其中包括27起监控设备短时离线、114条加密通讯信息、39个未登记移动终端接入痕迹……”

“732条?”旁边传来年轻警员小赵的惊呼,他刚把一摞纸质卷宗堆在桌角,“峰哥,这跟大海捞针有什么区别?‘镜像案’的嫌疑人总不能分身成732个吧?”

林峰没接话,目光落在“27起监控设备离线”那一行。三天前,企业家周明远被发现死于自家别墅书房,现场的监控录像清晰拍到他与“访客”争执、最终被推倒撞向桌角的全过程——但“天玑-7”的初步鉴定显示,这段录像的帧率波动存在0.3秒的异常,像是被人用深度伪造技术“缝合”过。更诡异的是,别墅外的所有监控设备,恰好在案发时段集体离线了17分钟。

“灵犀,调出27起离线设备的具体位置。”林峰起身,走到墙边的城市地图投影前,“标记出重复出现的离线时段。”

全息地图上立刻弹出27个红色光点,像撒在城市皮肤上的血珠。随着灵犀的筛选,光点逐渐熄灭,最后只剩下三个:城东物流园区的两个高空监控摄像头,以及园区外一家便利店的安防设备。

“离线时间均为昨晚8点12分到8点29分,与周明远别墅监控离线时长完全一致。”灵犀的声音毫无波澜,“且三个设备的系统日志均显示‘遭遇强电磁干扰’,但未检测到外部设备接入痕迹。”

“强电磁干扰?”小赵凑过来,指着物流园区的光点,“那地方不是有信号屏蔽装置吗?谁会特意往那儿凑?”

林峰指尖点在物流园区的红色光点上:“查这两个摄像头的覆盖范围,有没有拍到异常车辆或人员。”

“已检索。”灵犀的投影切换成监控画面,画面里是堆满集装箱的货场,夜色中只有几盏探照灯亮着,“设备离线前10分钟,未捕捉到可疑目标。离线恢复后,画面无明显变化。”

“不对劲。”林峰眉头紧锁,“三个设备分布在不同位置,同时被干扰的概率低于0.01%,除非……”

“除非是内部操作。”一个低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技术科的老陈端着保温杯走进来,镜片后的眼睛扫过屏幕,“上周刚给物流园区的监控系统做过升级,新增了远程运维接口,理论上有权限的人能远程触发‘电磁干扰模拟’,制造离线假象。”

灵犀的投影立刻弹出一串名单:“物流园区安防系统授权人员共12名,包括管理员3名、技术维护人员5名、园区负责人4名。昨晚八点到十点,12人的电子设备定位均显示在市区,无一人进入城东区域。”

“不在场证明?”小赵咂舌,“这也太干净了。”

林峰没说话,调出那114条加密通讯信息。这些信息大多来自匿名邮箱或暗网通道,内容是乱码般的字符。“灵犀,尝试解密。”

“正在解密……警告:检测到多层嵌套加密,包含军方级别的RSA-4096算法,解密预计耗时72小时以上。”

“72小时?”林峰看了眼墙上的时钟,周明远的案子已经发酵三天,网络上关于“AI误判”的猜测越来越多,市局给的期限是48小时,“有没有捷径?比如分析发送者的IP轨迹或操作习惯。”

“发送者使用了动态IP代理,轨迹覆盖17个国家的服务器。”灵犀的投影上出现一个跳动的地球模型,红点在各大洲间飞速移动,“操作习惯分析显示,输入手法偏向左手,且在凌晨三点到五点发送频率最高——这与周明远公司的前技术总监李默的作息高度吻合。”

“李默?”小赵翻出卷宗,“这人上周刚从公司离职,据说是跟周明远因为‘数据安全’问题吵过架,还在朋友圈骂过周明远‘把用户隐私当筹码’。”

林峰指尖在桌面上敲得更快了:“查李默昨晚的行踪。”

“李默,男,35岁,住址为城西阳光花园3栋702。”灵犀调出一张照片,画面里的男人戴着黑框眼镜,眼神锐利,“昨晚七点五十,其名下车辆离开小区,八点零五分驶入城东快速路,八点十五分在距离物流园区一公里的辅路停车,八点四十分驶离,十点十七分返回小区。”

“时间对得上!”小赵兴奋地前倾身体,“他肯定是去干扰监控了!”

“但他没有园区系统的授权。”老陈放下保温杯,“而且,他的车停在一公里外,怎么远程操作?总不能用意念吧?”

林峰忽然指向那39个未登记移动终端接入痕迹:“灵犀,查这些终端的接入点,有没有与李默车辆的蓝牙信号重叠的。”

投影画面一阵闪烁,最终定格在一个编号为“AP-8724”的接入点上。“检测到匹配项。该终端于昨晚八点十七分接入物流园区边缘的临时信号塔,蓝牙模块与李默车辆的车载系统存在0.3秒的连接记录,随后发送了一串指令代码,与监控系统的‘干扰触发协议’特征吻合。”

“临时信号塔?”老陈皱眉,“那地方不该有信号塔,除非是……”

“便携式信号发射器。”林峰接过话,“李默虽然没有系统授权,但他作为前技术总监,大概率知道运维接口的后门漏洞。他把车停在一公里外,用便携设备搭建临时网络,远程发送干扰指令,这样既不会留下物理痕迹,又能精准控制时间。”

“那加密通讯呢?”小赵追问,“如果是他干的,为什么要发那些乱码?”

“可能不是乱码。”林峰盯着屏幕上的字符,忽然想起什么,“灵犀,把这些字符转换成摩尔斯电码试试。”

灵犀沉默了两秒,投影上的乱码开始重组,变成一串长短交替的符号,随后转化为文字:“‘镜像已就位,渔网开始收紧——织网者’。”

“织网者!”小赵猛地站起来,“果然是这个黑客组织搞的鬼!李默是他们的人?”

“不一定。”林峰摇头,调出李默的银行流水,“他的账户最近有三笔匿名转账,总额五十万,来源指向海外空壳公司——更像是被雇佣的技术工具人。”

老陈忽然指着屏幕角落:“等等,这串指令代码的末尾,有个冗余的字符‘Δ’,这不是我们系统的标准格式……”

“是标记。”林峰眼神一凛,“灵犀,检索过去三个月所有未破案件的监控日志,找包含‘Δ’字符的异常记录。”

数据洪流再次翻滚,这次的速度慢了许多,仿佛在深海中搜寻沉船。五分钟后,灵犀的声音带着一丝微不可察的波动:“检索到匹配项。三个月前,‘古董店失窃案’‘地铁线路信号中断案’的监控系统日志中,均存在相同标记。”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服务器的嗡鸣在空气中震荡。林峰看着那三个案件的卷宗封面,忽然明白这不是孤立的犯罪——“织网者”在用同样的手法,一点点撕开城市的安防系统,而那些加密通讯,更像是在向警方示威。

“查李默的通讯记录,看他最近联系过谁。”林峰拿起外套,“小赵,跟我去趟阳光花园。老陈,让技术科盯着解密进度,有新线索立刻同步。”

“灵犀已规划最优路线,预计车程28分钟。”终端的投影随着林峰的脚步移动,绿色的数据流在他身后缓缓沉降,“提醒:李默的社交账号显示,他昨晚在暗网论坛发布过一条动态,内容为‘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倒了’。”

林峰拉开办公室的门,清晨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道锋利的光痕。他回头看了眼仍在闪烁的全息投影,忽然想起三年前牺牲的搭档常说的话:“数据会说谎,但痕迹不会。”

这一次,哪怕线索藏在千万行代码深处,他也要把它揪出来。

“出发。”他说,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上一章 第十四章:废弃工厂的对峙 警用AI终端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六章:在三年前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