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凯旋归京的日子定了下来,礼部拟定的庆典章程也送到了皇帝案头,极尽隆重。这股风自然也刮进了后宫,连带着翊坤宫的宫人走路都更挺直了腰板。
这日清晨请安,众妃嫔齐聚景仁宫。年世兰到得不算早,她身着贵妃规制的绛紫色宫装,狐裘拥颈,仪态万千,由颂芝扶着缓缓走入。众人纷纷起身行礼,连齐妃也收敛了几分,不情不愿地矮了矮身子。
皇后端坐上首,笑容一如既往的温婉大气:“华贵妃来了,快坐。本宫瞧着六阿哥愈发康健,真是件喜事啊。”
年世兰微微颔首,在下首第一个位置坐下,语气平淡;:“劳皇后娘娘挂心,晟儿一切都好。只是小孩子家,需得精心,半点马虎不得。”她目光扫过殿内众人,在甄嬛和沈贵人身上略一停留,便收了回来。
齐妃按捺不住,带着几分酸意开口道:“华贵妃如今可是双喜临门,不仅六阿哥康健,年大将军也立下不世之功,即将回京,真是风光无限啊。”
年世兰眼皮都未抬,端起颂芝递上的热茶,轻轻吹了吹:“齐妃说笑了。哥哥身为臣子,为皇上效力是分内之事,何谈功劳?至于风光……”她放下茶盏,发出一声轻微的脆响,“这后宫之中,唯有皇上和皇后娘娘才是真正的主子,我等姐妹,不过都是伺候皇上的奴婢罢了,谈何风光?”
她这话说得谦卑,却将齐妃的挑拨轻轻挡回,更点明了尊卑。齐妃被噎得脸色一阵青白,张了张嘴,在皇后警告的眼神下,终究没再出声。
皇后适时接过话头,笑容不变:“华贵妃谦逊了。年大将军劳苦功高,皇上圣心欣慰,这也是后宫姐妹的荣耀。”她转而看向众人,“年大将军凯旋庆典在即,后宫也需整肃宫规,切勿在此等盛事之前,出了什么差错,丢了皇家的颜面。”
众人齐声应道:“臣妾/嫔妾谨遵皇后娘娘教诲。”
请安散去后,年世兰扶着颂芝的手走在长长的宫道上。积雪已被宫人清扫干净,露出湿滑的青石板。
“主子,方才齐妃的话……”颂芝低声问道。
“跳梁小丑,不必理会。”年世兰语气淡漠,“皇后才是那条不叫的狗。”她今日在景仁宫表现得越是沉稳谦和,皇后那边就越是无从下手。
回到翊坤宫,周宁海已在等候,低声禀报:“娘娘,将军府上传话进来,夫人明日递牌子入宫请安。”
年世兰眼神微凝:“知道了。一切按旧例准备,但守卫需更加严密,所有进入正殿的物品,包括夫人带来的,都必须仔细查验。”
“嗻。”
次日,年夫人依例入宫。母女相见,年夫人看着女儿贵妃的气度,又是骄傲又是担忧。
“娘娘在宫中可还安好?六阿哥可好?”
“母亲放心,一切都好。”年世兰让乳母抱来弘晟给年夫人看,待乳母退下后,殿内只余心腹,她才沉声问道,“母亲,哥哥那边……近日如何?”
年夫人叹了口气,压低声音:“你哥哥……性子你是知道的。虽接了你的信,嘴上应承,但此番大胜而归,底下人吹捧者众,难免有些……意气风发。你父亲劝了几次,他也只听进去三分。”
年世兰的心沉了下去。果然如此。哥哥的骄纵,是刻在骨子里的,尤其是在巨大的军功面前。
“母亲,您回去后,务必再次严正告诫哥哥!”年世兰语气急切,“告诉他,京城不是西北,功高震主是取死之道!皇上如今赏得越多,将来翻脸时就越狠!让他务必收敛锋芒,约束部下,尤其是回京之后,言行举止,绝不能授人以柄!就说……就说为了年家满门,为了我和晟儿在宫中的安危,求他谨言慎行!”
年夫人见她说得严重,连连点头:“我记下了,定将你的话带到。”
送走母亲,年世兰独自站在殿中,心头笼罩着一层厚厚的阴云。哥哥的脾气,她太了解了。皇帝的猜忌,皇后的虎视,前朝的不满……所有的一切,都像一张不断收紧的网。
她走到摇床旁,看着熟睡的儿子,伸出手指,极轻地碰了碰他柔嫩的脸颊。
“晟儿,舅舅就要回来了。”她低声喃喃,语气带着无尽的忧虑,“但愿他……能听得进劝吧。”
若是哥哥依旧我行我素,那她所有的努力,所有的谨慎,都可能付诸东流。这翊坤宫的安稳,又能维持到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