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帝王攻略记(综美男武将)
本书标签: 古代  刘辩 

隋宫月:汴河风起

帝王攻略记(综美男武将)

第一章 汴河画舫,惊鸿照影

仁寿四年的汴河,正是荷风送香的时节。

我撑着油纸伞站在码头,看着兄长把最后一箱丝绸搬上画舫——连家世代做漕运生意,这趟是给扬州行宫送贡品,父亲特意让我跟着来长见识。

“妹妹,快上船吧,再等就要误了行船时辰了!”

兄长在船头喊我,我应着刚要迈步,却见远处驶来一队龙舟,旌旗蔽日,鼓乐喧天,连汴河的水波都似被震得晃了晃。

“是晋王殿下的船队!”船上的船夫忽然压低声音,满脸敬畏。

我抬头望去,最前面的龙舟雕梁画栋,珠帘半卷中,一道明黄色身影倚在窗边。

那人约莫二十出头,面容俊朗得近乎凌厉,眉骨高挺,眼尾微扬,手中把玩着一枚白玉扳指,目光扫过码头时,恰好与我撞个正着。

是杨广。我早听闻他仪容俊美,文武双全,此刻亲见,才知传言不虚。

他的视线在我身上停顿了片刻,像落在水面的月光,短暂却晃得人心慌。

我连忙低下头,跟着兄长躲进船舱,心跳却像擂鼓般停不下来——那一眼,竟似要把人的魂都勾去。

第二章 行宫夜宴,情根深种

船队抵达扬州行宫时,已是三日后。

兄长忙着交割贡品,我闲来无事,便在行宫附近的园子里散步。

傍晚时分,忽然有内侍来找,说晋王殿下请我去赴宴。

我握着内侍递来的鎏金请柬,指尖发凉——我只是个商户之女,怎配赴王爷的宴席?

可君命难违,我只能换上兄长为我准备的素色衣裙,跟着内侍往行宫深处走。

宴客厅里烛火通明,杨广坐在主位上,身边围着几位官员,却在看见我时,挥手屏退了所有人。

“连姑娘不必拘谨,”他起身走到我面前,递来一杯酒,“那日在汴河上,见姑娘身姿清雅,便想邀来一叙。”

我接过酒杯,却不敢饮,只是轻声道:“殿下谬赞,民女蒲柳之姿,不值一提。”

他笑了笑,眼底带着几分玩味:“姑娘过谦了。听闻连家漕运做得极好,汴河上的商船,半数都归连家管?”

那天夜里,我们聊了许多。

他问我汴河的漕运路线,问我各地的风土人情,我一一作答,渐渐也不再紧张。

他说话时声音温和,偶尔会为我添酒,烛火映在他脸上,竟让人忘了他是高高在上的晋王。

宴席散时,他送我到园门口,忽然从袖中取出一支玉簪,簪头是一朵镂空的莲花,映着月光格外好看。

“这支簪子,送你。”他把簪子递到我手里,“明日我要回长安,若有机会,再与姑娘在汴河上赏荷。”

我攥着玉簪,看着他转身离去的背影,月光落在他的衣摆上,泛起一层淡淡的银辉。

那一刻,我知道,自己的心,已经落在了这个叫杨广的男人身上。

第三章 长安风云,咫尺天涯

自扬州一别后,我再也没见过杨广。

只是偶尔会从兄长口中听到他的消息——他被立为太子,他辅佐隋文帝处理朝政,他的名声越来越响。

仁寿四年末,隋文帝驾崩,杨广登基为帝,改元大业。

消息传来时,我正在汴河上清点货物,手中的账本“啪”地掉在船上,眼泪忽然就掉了下来。

他成了皇帝,而我,只是个商户之女,我们之间,隔着万水千山。

大业元年,朝廷下令开凿大运河,连家因熟悉漕运,被召去长安负责运河的漕运规划。

兄长带着我一同前往,抵达长安那天,正好赶上杨广的登基大典,街上人山人海,我站在人群中,远远看着他坐在御撵上,身着龙袍,威严赫赫,却再也不是当年扬州行宫那个温和谈笑的晋王。

后来,兄长因规划漕运有功,被封为漕运使,我也跟着住进了长安的府邸。

有次宫宴,兄长带着我一同赴宴,我又见到了杨广。

他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众人,在我身上停留了片刻,却只是淡淡颔首,再无往日的温情。

宴会上,有官员提议为杨广选妃,他笑着应允,目光却再也没看向我。

我端着酒杯,看着杯中晃动的酒液,忽然觉得心酸——原来,当年扬州的相遇,不过是一场转瞬即逝的梦。

第四章 运河月落,情深不寿

大业四年,大运河全线贯通。

杨广下旨巡幸江都,兄长奉命随行,我也跟着一同前往。

船队行至汴河时,杨广忽然派人来召我去他的龙舟。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登上龙舟,杨广正站在船头,看着汴河的景色。

“连月,”他转过身,眼底带着几分疲惫,“还记得当年扬州的荷花开得有多好吗?”

我点点头,眼泪差点掉下来:“记得。”

“朕登基后,日日被朝政缠身,再也没有当年的闲情逸致了。”他走到我身边,轻声道,“当年送你的玉簪,还在吗?”

“在。”我从袖中取出那支玉簪,簪头的莲花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却被我珍藏了多年。

他接过玉簪,摩挲着簪头,忽然道:“连月,朕知道委屈了你。这些年,朕不是不想找你,只是朕是皇帝,有太多身不由己。”

那天夜里,他留我在龙舟上,我们聊了很久,像回到了当年的扬州行宫。

他说他的抱负,说他想让大隋成为盛世,说他的孤独。

我静静地听着,忽然觉得,就算他是皇帝,也有不为人知的心酸。

可这样的温情,终究是短暂的。

船队抵达江都后,各地起义频发,天下大乱。

杨广变得越来越暴躁,常常饮酒度日。

有次我劝他回长安稳定局势,他却笑着说:“回长安又如何?这天下,早就不是朕的了。”

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及发动兵变,率军攻入江都宫。

我听到动静,疯了似的往杨广的寝殿跑,却见他坐在龙椅上,神色平静,手中还握着那支玉簪。

“连月,你来了。”他看着我,笑着说,“朕终究,还是没能给你一个安稳的家。”

叛军冲进来时,他把玉簪塞到我手里,轻声道:“快走,别管朕。”

我不肯走,抱着他的腿,哭着说:“陛下,我不走,我要和你在一起!”

他却推开我,眼神坚定:“活下去,替朕看看这天下,到底会变成什么样。”

刀光闪过的瞬间,我看见他闭上了眼睛,嘴角却还带着一丝笑意。

我攥着那支玉簪,被内侍拉着逃出了江都宫,身后是熊熊燃烧的宫殿,是大隋王朝覆灭的烟火。

后来,我隐居在汴河岸边,看着运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看着日月交替,春秋更迭。

每当夜里月亮升起时,我就会拿出那支玉簪,想起当年汴河上的初遇,想起扬州行宫的夜宴,想起那个叫杨广的男人。

他是暴君,是亡国之君,可在我心里,他只是那个曾在汴河上对我微笑,曾送我玉簪的晋王。

这段始于汴河的情缘,终究随着大隋的覆灭而落幕,只留下一轮运河月,照着我余生的思念。

上一章 长安春深:风起掖庭 帝王攻略记(综美男武将)最新章节 下一章 隋宫月:艳骨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