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上的修士只是随意挥了挥手,长清所在的牢笼底下的车轮便嘎吱嘎吱地再次抬起。巨大的机械声轰隆作响,牢笼被缓缓推着,朝着门外移动而去。
大门缓缓打开,门缝中透进来的阳光格外耀眼,从一线到一片逐渐放大。与众人想象中的残破景象截然不同,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奇异的画面:修士与凡人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有的修士站在田间,双手挥舞着施行布雨术,水流从天空落下,为田地浇水;有的修士利用术法搬起那些凡人难以提起的建材,把它们稳稳地安放在建筑房屋的位置;还有的修士聚集在受伤的凡人身旁,手中凝聚着柔和的光芒,小心翼翼地用术法为他们治疗伤口。而凡人们也没有想着不劳而获,都在力所能及地干着自己能干的事情,有人挑着担子走过,扁担发出“吱呀”的声响,也有人忙着整理农具,嘴里哼着小曲儿。
当牢车开过人群时,众人热情地对着领头的修士招手,修士也微笑着回应,修士与凡人打成一片,笑声、交谈声此起彼伏。众人大吃一惊,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仿佛不敢相信眼前所看到的一切。
路过一间屋子时,屋子里传来的声音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先是一阵儒雅的嗓音传出:“同学们,这是人字,一撇一捺,互相依靠……”声音温和而坚定,随后底下一群稚嫩的声音跟着读了出来,奶声奶气却又充满认真劲儿。人群里的表情各异,长清看到这一幕,心中大概有了猜测。当年老英雄的传承覆盖了大半个九州,私底下认识过字,听说过当年故事的人,绝不在少数。
仙族严禁人间识字,为的就是造成文化的断层。消灭了传承的桥梁——文字后,就消灭了大部分的气节。人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只知道只要确保一些基本的温饱,只要不是绝对饿死,就不容易反抗,这样就确保了稳定的人丹供应,也避免了因种族灭绝而牵引的业力。
牢车继续前行,从村子开到了城镇中。城镇里和村子一样,凡人与修士相处融洽,仿佛是世外桃源一般。
这一路的遭遇与见闻,如同一阵阵暴雨,滴滴答答地落在众人心上,扣动着众人的心弦。
直到牢车开进一间空旷且简朴的木屋,几根寻常的木柱子竖立着,台上一张略显破旧的桌案,仔细探查还能看见柱子间密密麻麻刻着的咒文。太上站着的依旧是军营中见到的那位领头的修士,当众人再次看见那名修士时,心情瞬间又跌落到了谷底,生怕下一个死的就是自己。
长清依旧默默注视着这一切,在一阵短暂的沉默中,“开笼。”一阵淡淡的声音从台上传出,笼子上的法阵也被周围的兵士解除。
“我问你们,这一趟有何感想?可愿归降?”众人窸窸窣窣地发出一阵嘈杂声,不少人的家眷和为数不多的财产都在外面,他们舍不得这些。
“不愿归降也罢,念在你们大多数人并未怎么作恶,甚至于无,到时候我会将你们流放回去。”修士像是猜到了众人的想法一般。台上的修士背过身去,默默地等待着众人的回应。
又是一阵嘈杂声,一名修士率先走出,先是“扑通”一声跪下,做出归降的动作。一部分修士也动作迅速,迅速走出跪下。当长清也想跟着跪下归降时,刚刚屈下一点膝盖,暗地里里,一道术法从台上发出,一道无形的力量又将其拖起。
台上的修士转过身来,目光扫视众人,像是对着众人说的,可目光又在长清身前停留了几秒,话里有话“站起来,不许跪!在这里没有人值得你们跪!要知道,站着跪下来容易啊,跪着站起来就难咯。”随即一道金光闪过,将众人托起。
“愿意归降的领去改造,不愿归降的也不强求,先到这大院住下吧,不许外出,到时候自然有人带你们回去。”
长清扫了一眼停留原地的人群,每个人都低着头,像是沉睡一般,似乎都有着什么难言之隐。他又看到了那熟悉的身影,李二呆立在原地,和周围人一样像丢了魂魄。
在长清没注意到的时候,台上的修士依旧盯着他看,眼里带着几分像教师对学生一般的仁爱与严厉。“他身上的气息……太像了,或许应该在外面多磨砺久一点……”修士轻声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