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湖边的偶遇像一颗被悄悄埋下的种子,在郑苡橙和何运晨各自忙碌的生活土壤里,静待发芽。
期末的硝烟愈发浓烈。郑苡橙几乎住在了图书馆,连直播都彻底停掉,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中。偶尔在啃书本的间隙,她会想起那个冬夜在湖边背诵《合同法》的清晰侧影,以及他温和的、带着点书卷气的声音。这种感觉很微妙,像繁忙乐章中一个偶然跳出的、令人愉悦的装饰音,转瞬即逝,却又留下淡淡的回响。
何运晨那边同样水深火热。法学院的期末以案例分析的浩繁和法条记忆的精准著称,他几乎每天都泡在北航的图书馆或自习室,与各种法律文书搏斗。只是,在疲惫地合上电脑时,脑海里会不经意地闪过一双明亮的眼睛,和那句带着调侃的“未名湖的冷风,专治各种学不进去”。这让他紧绷的神经能得到片刻的舒缓。
打破这片沉寂的,是一条来自游戏平台的私信。
那是一个刚结束一场鏖战的深夜,何运晨习惯性地打开平台想放松一下,鬼使神差地点开了“小橙今天赢了吗”的主页——虽然她很久没直播了。他犹豫了片刻,在私信框里输入:
晨光微曦: 冒昧打扰。期末加油。(附一张北航法学院图书馆窗外,一轮明月挂在光秃秃树枝上的照片)
发送成功後,何运晨有点后悔,觉得自己可能有些唐突。他放下手机,准备继续看文献,心思却有些难以集中。
几分钟后,手机屏幕亮起,提示有新的回复。
小橙今天赢了吗: 哈哈哈同加油!(附一张北大图书馆自习室,桌面上堆成小山的金融教材和咖啡杯的照片)你们法学院的月亮看起来比我们的圆,可能是因为我们被书本挡住了视线。[狗头]
看到回复,何运晨忍不住笑了。她果然在线,而且回复的语气轻松又带着她特有的幽默感。
晨光微曦: 可能月亮也怕被我们的法条绕晕。你们金融模型的杀伤力也不小。
小橙今天赢了吗:彼此彼此,互相伤害。[抱拳] 不过看到还有人同样在水深火热中,我突然觉得平衡了。
晨光微曦:……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期末的惨状大抵相似。
就这样,一场始于期末互嘲的线上对话,悄然拉开了序幕。
他们并没有频繁地聊天,更像是两个在学海孤军奋战的旅人,偶尔在休息的驿站相遇,交换一个“你懂的”眼神,互相打打气。有时是何运晨看到一条有趣的法学段子分享给她,有时是郑苡橙吐槽某个金融模型反人类的设计。话题围绕着学业,偶尔涉及一点各自学校的趣闻,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却又心照不宣地维系着这份微弱的联系。
郑苡橙发现,何运晨不仅逻辑严谨,幽默感也相当在线,那种冷幽默的风格偶尔能让她对着手机屏幕笑出声。而何运晨则觉得,郑苡橙在“学霸”和“主播”之外,还有着非常生活化、接地气的一面,吐槽起学业来犀利又精准,像个认识很久的朋友。
期末的战役终于结束。
交完最后一门课的论文,郑苡橙感觉整个人都虚脱了,但更多的是解脱的轻松。她走出光华楼,冬日难得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她拿出手机,下意识地想分享这份轻松,手指在通讯录里滑动,最终停在了那个因为几次私信而悄然置顶的、备注为“何运晨-北航法”的名字上。
她想了想,发了条消息过去:
郑苡橙: 解放了!感觉灵魂都得到了升华!你们呢?结束了吗?
几乎是片刻之后,手机就震动起来。
何运晨-北航法: 恭喜!我们昨天刚结束。正准备犒劳一下自己,出去吃顿好的。
郑苡橙: 羡慕!我们学校食堂都快吃吐了。
何运晨-北航法: (犹豫了一下,还是发了出去)那……要不要一起?我知道学校附近有家不错的铜锅涮肉,这个天气吃正好。算是……庆祝劫后余生?
发出这条邀请,何运晨的心跳有些加速。他盯着手机屏幕,有些忐忑。
郑苡橙看着这条消息,愣了一下。一起……吃饭?从线上的“网友”,变成线下的……“饭友”?
她脑海里浮现出他温和的笑容和清晰的谈吐,似乎……并不让人讨厌。而且,考完试确实需要好好放松一下,一个人吃饭也挺无聊的。
郑苡橙: 好啊!铜锅涮肉听起来就很治愈!时间地点?
看到肯定的回复,何运晨嘴角控制不住地上扬,立刻把餐厅地址和约好的时间发了过去。
傍晚,那家以地道老北京风味闻名的小餐馆里,热气腾腾的铜锅咕嘟咕嘟地冒着泡,羊肉的鲜香弥漫在空气中。
郑苡橙和何运晨相对而坐。脱离了期末的憔悴,两人都显得精神了不少。郑苡橙穿了件暖黄色的毛衣,衬得皮肤愈发白皙,头发柔顺地披在肩上。何运晨则是一件简单的灰色毛衣,看起来清爽又干净。
起初还有一丝初次正式约饭的拘谨,但美食和共同“熬过期末”的革命友谊很快化解了尴尬。
“这个麻酱调料一定要按照老板的秘方调,不然味道不对。”何运晨熟练地帮她调配着蘸料。
“哇,看来是常客啊。”郑苡橙接过调料碗,尝了一口,眼睛一亮,“嗯!好吃!”
“这家店我研一的时候发现的,味道很正。冬天来吃一顿,什么烦恼都没了。”
“同意!感觉期末消耗的元气正在慢慢恢复!”
他们一边涮着鲜嫩的羊肉和各式蔬菜,一边聊着天。话题不再局限于学业,而是扩展到了各自的家乡、兴趣爱好(当然,巧妙地避开了电竞主播这个话题,何运晨默契地没有点破,郑苡橙也乐得维持现状)、对未来的模糊想法。
何运晨说起自己本科在浙江工业大学的经历,如何下定决心考研来到北航。郑苡橙则分享了在光华“卷生卷死”的日常,以及高中时和佳佳一起犯傻的趣事。
“所以,你和你文韬学长的女朋友是高中同学?”何运晨有些惊讶,这个世界真小。
“对啊,佳佳是我最好的朋友。文韬学长……嗯,算是我们朋友圈里的传奇人物。”郑苡橙笑道。
气氛融洽而自然。何运晨很会照顾人,不动声色地帮她添水、递纸巾,交谈时目光专注而真诚。郑苡橙则发现,他不仅学识好,涉猎也很广,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他聊天是件很舒服的事情。
“对了,”何运晨状似不经意地提起,“下学期我们法学院和你们光华好像有个联合的案例分析比赛,你有没有兴趣?”
“嗯?有这回事吗?”郑苡橙抬起头,饶有兴致,“我还没关注通知。”
“嗯,好像是关于企业并购中的法律与财务风险整合案例。我觉得……你的金融背景和我的法律背景,或许可以互补一下。”何运晨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只是客观分析,但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郑苡橙咬着筷子,思考了一下。联合比赛……听起来很有挑战性,也很有意思。而且,和他组队的话……
“听起来不错啊。”她笑了起来,眼睛弯弯的,“等具体通知下来,我们可以详细聊聊。”
“好。”何运晨也笑了,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这顿热气腾腾的涮肉,不仅驱散了期末的寒意,更像一座桥梁,悄然连接了两个原本平行的世界。他们从隔着屏幕互道加油的“网友”,正式升级为了可以面对面吃饭、讨论未来合作的“饭友”。
而某些更深层次的联系,似乎也在这氤氲的火锅蒸汽中,悄然孕育。